繁榮下的平和——荷蘭黃金時代的靜物畫藝術

卡拉瓦喬《捧果籃的男孩》局部

提及西方17世紀繪畫藝術史上最矚目的黃金時代,荷蘭就像一個備受上天眷顧的幸運兒,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靠著不斷擴張的海外貿易建立起新興資本主義制度,寬鬆民主的社會環境,以及繁榮的市場經濟,讓傳統的美術創作擺脫了以往封建禮教下的宮廷控制,開始大膽與世俗生活接軌,衍生出一系列繽彩紛呈的藝術畫種,如歷史畫、肖像畫、風景畫、靜物畫、以及風俗畫,而靜物畫以其獨特豐富的象徵寓意被當時的貴族階級所追捧,在17世紀盛極一時。

商品經濟下的孕育催生 靜物畫的歷史淵源

荷蘭靜物畫的歷史誕生涉及到多種原因,最主要的當屬商品經濟,以及市場需求的催動,當時基數最大的肖像畫藝術家因為自身的窘境,肖像的創作空間已經趨近飽和,在豐富的物質環境催生下,迫使他們努力去開拓新的繪畫分支。我們從這些繪畫創作者的自身屬性來看,荷蘭本土尼德蘭民族特有的「樸實」態度使他們在繪畫藝術創作時能保持高度客觀冷靜,而且,荷蘭市民是加爾文宗信教的天堂,在這裡,被歐洲天主教所排斥的各種新教派別在荷蘭都可以受到庇護,這些新教普遍重視聖餐環節,新教徒們以一種純凈高尚的境界對待聖餐,他們非常注意美化聖餐環境,講究器具的精美和品味,所以表現豐盛的餐桌繪畫受到新興資產階級的歡迎。

Advertisements

卡拉瓦喬《水果籃》

在荷蘭美術史上,靜物畫誕生的第一幅作品要算是卡拉瓦喬的《水果籃》,受其影響的荷蘭畫家不勝枚舉,那些充滿著異國情調,盛著美味珍餚的奢華器皿,華麗而又誘人,讓所有的繪畫者深陷其中,為之著迷。

時間的記憶者 靜物畫的描繪題材

靜物畫是一種飽含象徵意義和畫家感情的畫作,它通過將各種元素「排列組合」布局安排,使繪畫對象在造型和色調達到高度統一的和諧關係。在靜物畫的象徵意義,也是多種多樣,如鮮艷花卉代表時間的短暫流逝,不易保存、枯萎的油燈、慢走的鐘則會表示生命的耗盡與短促,而中國的瓷器、茶葉代表歷史時間的變遷。為此,關於荷蘭靜物畫的題材,我們可以大致歸納為3個種類,分別是:餐桌靜物畫、水果花卉靜物畫和以表現穀物製品的靜物畫。

Advertisements

威廉·克拉斯·赫達《有餡餅的早餐桌》

舉例來說,威廉·克拉斯·赫達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餐桌畫家,他很喜愛創作以餐桌為主題的靜物畫作品,他的作品也常常被稱之為為「早餐畫」或「餐桌畫」。如《有餡餅的早餐桌》威廉·克拉斯·赫達的擅長領域是金屬器具和玻璃器皿的創作,他的題材相對來說比較專一,習慣以餐桌為平台描繪金銀玻璃器具和餐點的搭配,在其作品中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畫家是怎樣純熟的運用光感將靜物刻畫的華麗逼真,他用古典油畫的技法將金屬和玻璃製品的質感、光感表現的極為細膩逼真,奢華高貴卻又不覺得放縱浮誇。對不同器具反光效果的研究使威廉·克拉斯·赫達發現了靜物畫的獨特魅力,他畢生研究靜物之間質感、光感與空間縱深感的關係,用莊重真實的筆法創作了大量描繪紳士貴族家庭器具的靜物畫作品,進一步使靜物畫的審美價值得到人們的認可。

生活的象徵者 靜物畫的描繪對象

荷蘭靜物畫中出現的對象元素,往往都是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常見代表之物,器具琳琅滿目、錯雜繽紛,看似隨意散漫卻又都是繪畫者精心布局之下的排列,總體來看,常見的描繪對象有乳酪、桌布、鯡魚、啤酒等不一而足。

弗洛里斯·凡·迪克《有乳酪的宴席》

乳酪,作為與「海堤」「風車」「鬱金香」齊名的荷蘭標籤,馳名海外,荷蘭,也被大家稱之為「乳酪王國」。荷蘭人民早在公元9世紀時期就已經學會了製作,除供國內需求外還可以對外出口,也成為主要的貿易項目,由此乳酪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使得荷蘭人對它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著名靜物畫家弗洛里斯·凡·迪克於1613年創作了《有乳酪的宴席》作品在眾多的水果和食物中著重突出了乳酪的中心地位,與在畫面中佔有如此大面積的乳酪相比,地中海的珍貴的核桃、外形像栗子的橄欖、榛子、波羅的海穀物製作的麵包、以及不知道德國還是法國的葡萄還有中間精緻玻璃杯中的啤酒就顯得次要了,畫家真摯淳樸的感情流露於畫面之中,乳酪上大大塊鮮艷的暖黃色使作品處處透漏著對現實生活的愉悅和滿足。

隨性下的排列組合 靜物畫的構圖

可以說,荷蘭的靜物畫從整體上看給人在視覺上傳達的是一種和諧、統一的畫面感,這種畫面感得益於對前期宗教畫和人物肖像畫的學習模仿——傳統油畫技法的繼承和發揚。這個時期的靜物畫大都是基於一個穩固的平台,將要表達的靜物組合建立於這個平台之上,加以環境光線的襯托給人以舞台劇的變現力。

Gerard Cornelis, 《一束鮮花》

富商們對於靜物畫的青睞讓其得以紮根於整個藝術創作品類中,他們購買靜物畫用來裝飾自己的客廳、卧室或者辦公的場所,再加上荷蘭沿海的房屋一般都是些面積較小的木質結構建築,室內空間不像貴族城堡或者教堂那樣高大寬敞,所以對於懸挂在裡面起裝飾作用的繪畫作品就有尺寸的要求——篇幅不易過大,一米以上的畫幅就已經比較少見,以七八十公分上下的作品居多。「和諧」和「統一」是這時期荷蘭靜物畫的主題,不論描繪的題材是什麼,讓人喜愛的靜物畫應該是第一眼就給人以安靜、穩定,然後滲透著幸福感的作品。

17世紀的藝術家們在創作靜物畫時不光需要細緻的描繪靜物,還有一個重要的過程是「擺」。這個步驟在開闢靜物畫之前是從未用到過的,那時的藝術家描繪的對象是傳統的貴族或天主教會,這些高傲自負的官宦肯定容不得卑微的畫家去吩咐他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服飾出現在畫面中,他們穿著自己認為最華貴的衣服,做出自認為無比尊嚴的動作讓畫家來記錄,畫家們要做的也只是將原有的景象儘可能細緻的重現,原原本本將富人的意願呈現在畫面當中,不敢最易改動觸怒他們。

倫勃朗作品《夜巡》

比如,同時期荷蘭偉大的肖像畫家倫勃朗,雖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但他一生貧苦不堪、流離失所,正是因為他創作的肖像畫總是添加太多自己主觀的意願,又得不到定製者們正確的認識,導致作品賣不出去。直到靜物畫開闢以後,畫家們面對琳琅滿目的物品,在創作之前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的組合搭配,畫肖像畫時這種隨意性最多體現在在畫面上改動,但現在卻可以將描繪的對象在現實中整合換位。

17世紀荷蘭靜物畫家們在處理畫面中環境問題時體現出來控制畫面的高超技藝仍令人敬佩。除了構圖上的協調,在畫面色上也要強調統一,色彩明快。靜物畫家們通過對質感強烈的物體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刻畫,再利用光線為畫面製造舞台效果,故意使背景色調深沉與要描繪的靜物形成強烈的反差,製造前後的這種空間縱深感。從而達到更加突出檯面上主要表達的物體,使整體色調明快、視覺中心點強烈的終極目標。

17世紀的荷蘭靜物畫用近乎寫實的風格真實描繪著荷蘭當時的藝術生活百態,平和之下所展現的豐富物產,無一不展現著荷蘭17世紀「黃金時代」強大又充滿生命力的繁榮國家形態。


原文作者:李轉麗

文章出處:《收藏投資導刊》2017年8月刊總162期——《繁榮下的平和——荷蘭黃金時代的靜物畫藝術》

文藏藝術頭條號精彩內容:

James Turrell——藝術大師與光的魔法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投資導刊》雜誌App!更多乾貨等著你!

更多藝術賞析與藝術評論,歡迎關注【文藏現當代藝術】頭條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