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之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論語》即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Advertisements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

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春秋末戰國初期魯國學者、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 「節用」等觀點,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著有《韓非子》一書,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韓非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