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新時代中國社會建設的主要特徵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繪製了新時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於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於2050年建成繁榮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的順利實施,必將對當前及今後相當長時期中國社會的持續轉型,展現出新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特徵。

第一,中等收入化特徵。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未來仍將繼續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繼續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繼續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繼續強化政府的再分配調節職能,繼續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這些政策的實施,會在「提低擴中調高」中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創造更多機會。目前,在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下,中國已經成功將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4300多萬人,又於2017年繼續減少了大約1300萬貧困人口。在2018年年初,農村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萬左右。伴隨貧困線與低保線的並軌,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還會有所提高,這將自下而上地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構建社會保護網。另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中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會達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會達到50%,這將從人力資本的不斷提升中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提供強勁支撐。如果以當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則在2035年左右還會繼續翻番。在這種情況下,2020年中等收入群體會超過35%,2035年超過55%,2050年超過70%。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的推行,會在勞動力市場構建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大環境,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防止摩擦性失業問題。在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強國的過程中繼續釋放人口紅利,推動中國社會大踏步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的階段。

Advertisements

第二,消費社會特徵。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與中國社會中等收入化過程的顯化,為消費社會的來臨奠定了穩定的物質基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會有質的改變。人民對美好生活訴求,中高端消費的增強,會創造更為強有力的新消費意願與動機,從而持續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經濟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當前的消費特徵,正在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型。在這個轉型過程中,人民不僅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提高了要求,而且開始更多地關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觀光旅遊、休閑娛樂、體育健身、公平正義、藍天白雲等。據商務部監測,僅在2017年10月1日至8日的國慶長假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就實現銷售額約1.5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2016年「十一」長假增長了10.3%;2017年國慶放假期間銀聯網路交易總金額達到了1.37萬億元,首次突破了萬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繼續維持了其對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現在,城鎮的恩格爾係數已降低到29.3%,農村的恩格爾係數已降低到32.2%。這表明人民已經將更多的消費開支轉移到非食品領域。消費結構的變化成為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成長和人民獲得感提升的一個主要亮點。未來,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伴隨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矛盾的逐步解決,消費社會的潛力還會進一步釋放。在消費社會與網路社會的交織中,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的日常化使用,會大大減輕勞動過程的體力與時間支出,縮短工作時間,解放生產力。因此,如果將每周工作日從現在的5天40小時縮短到將來的4天半36小時,延長人們的閑暇時間,消費社會的特徵就會更為顯著。

Advertisements

第三,城鎮化社會特徵。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城鎮化水平穩步推進,每年年均提高1.2%,讓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將中國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城鎮化率提升到2017年年底的58.52%左右。城鎮化的有力推進,將中國迅速從村落社會轉型為都市社會,從定居生活轉型為遷居生活,從自給半自給生活轉型為商業貨幣社會,從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這是繼文藝復興之後對人類最有進步影響意義的大事件。城鎮化不僅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過程,而且還深刻體現著城市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對農村的積極影響。中國在新時代的城鎮化,及時扭轉了過去片面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的「攤大餅」做法,更加註重統籌城鄉發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智慧水平、配置基本公共服務、涵養城市生態、追求內涵式增長,體現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價值,使環保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時代的城鎮化,還增強了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形成了「一帶一路」的網路建設工程、強化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區域發展戰略,不僅構建了具有世界影響意義的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而且還以各個省會城市與地區性中心城市為網路組建了經濟帶。新時代的城鎮化建設,正日益釋放出城市發展與城市生活改善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作用:現在,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已延長到76.5歲,中國城鎮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已延長到80歲(同期美國為79.3歲),這幾乎是迄今為止發展中國家中最長的平均預期壽命;中國城鎮人口的平均住房面積已擴大到36.6平方米(同期英國為35.4平米、法國為35.2平米、西班牙為25.8平米)。中國的城鎮化,不但比較順利地解決了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問題,使1億多離土不離鄉的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使1.7億離土又離鄉的農民工在城市就業,而且還順利解決了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可攜帶可轉移的社會保險政策,也使農民工獲得了與城市勞動力一樣的權力,能夠在流入地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中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會在2020年超過60%,在2035年會超過75%,在2050年超過80%。在中國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將中國絕大多數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極大提升了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質量,提升了中國人民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也為世界人口的城鎮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四,「七有」社會特徵。黨的十九大在十八大報告提出的 「五有」(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基礎上增加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形成了「七有」社會建設的目標和政策。這既意味著我國綜合國力有了重大提升,也體現出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為大眾所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而唯有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帶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更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全面解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幼有所育本身既體現起點的公平,也影響過程的公平,還最終決定結果的公平。最近五年來,幼兒園入園率已提高到77.4%,到2020年會攀升到85%。 實踐表明,養育與教育向學前的擴展,能夠大大提升國家的人力資本,擴大社會的公平程度,讓更多幼兒快樂成長。只有貫徹落實幼有所育的政策,才能將幼兒的素質教育、體質健康、性格養成等納入實現中國夢的軌道,從娃娃抓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準備人才。在注重原來「五有」的同時,對弱有所扶的強調,也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建共享共治的需要,反映著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的要求。經濟社會越是發展得快,就越需要通過社會政策的支持彌合可能存在的發展差距。老年群體、病患群體、殘疾群體、貧困群體等市場競爭的弱勢群體,在國家的扶持中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老齡化水平會迅速提高,到2035年會超過20%,到2050年會超過30%。老齡社會又與慢性病的發生、與殘疾率的發生、與貧困的發生交織在一起,這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平衡與不充分的隱患。因此,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居安思危地加強「七有」社會建設,織牢做強社會保護網,才能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為彪炳史冊的現代化強國。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社會的發展繪製了歷時態的美好藍圖。讓我們儘快凝聚共識、統一行動,擼起袖子加油干,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應有的力量。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翼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