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病人只有「一面之緣」——專訪株洲神農中醫館方劑教授張鳴

l 她出身於高幹家庭,18歲時經歷「三下鄉」招工,成為郴州中醫院的一名中藥學徒

l 她19歲時跟師當地名老中醫,開始坐診看病

l 她77年考上大學,放棄了被名老中醫收為「關門弟子」的大好機會,成為文革后第一批大學生

l 她從醫40餘年,深信醫者應挑起傳承中醫藥文化之重擔,投身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醫藥人才

l 她堅信醫者的責任就是消除患者的痛苦,恪守大醫精誠之理念行醫40餘年,學而不怠、與時俱進,成為湖南為數不多既精通醫術又懂中藥的老中醫。

她就是本期專訪人物——張鳴

張鳴醫生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中藥執業藥師,1982年12月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曾任中華醫學會方劑學分會委員、湖南省中西醫學會理事,湖南中西結合老年及虛證學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科技獎評審專家、湖南省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考官。湖南省株洲市中醫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及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基礎醫學部副主任。株洲農工市委委員,株洲市政協委員,蘆淞區人大代表。

Advertisements

臨床論文有《滋陰治痹舉隅》,《蛤蚧大補丸治療頑固性蕁麻疹9例》,《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胃炎療效觀察》,《四皮湯治療慢性瘙癢性皮膚病82例》,《玉女煎加減方對糖尿病大鼠的實驗研究》,《玉女煎加減方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不同證型慢性重型肝炎臨床療效分析》等各類論文20餘篇。主持省、校級課題2項,參與5項省級課題。

擅長:內兒疾病及成人胃炎,胃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腹痛泄瀉,失眠健忘,感冒咳喘,口瘡咽痛,各類腰痛,關節疼痛,水腫,小便不利,夜尿頻多,高血壓,高脂血症,胸痹心痛;濕疹,蕁麻疹,痤瘡等皮膚疾病,女性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亞健康人群的調治。

坐診時間:每周三周日全天

地址:神農中醫館——天元區長江南路187號共和城4棟(市中心醫院斜對面)

Advertisements

初見張鳴

走進診室,張鳴臉上洋溢著幸福而滿足的笑容,與一位老先生打趣道:「吃完這幾付葯,如果好了就不用來見我啦」。老先生因為耳鳴癥狀嚴重,一周前來求診,吃了7付中藥后已痊癒了80%,這次是來複診的。

這樣的對話並不少見,張鳴經常用幽默的語言、開朗的笑容開解患者,出生軍人家庭的她爽朗、堅毅、愛鑽研,她總說一名好醫生除了要消除患者身體上的不適,還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安慰和信心,而看到患者的康復痊癒是她最大的幸福。

從一場怪病開始與中醫結緣

高中時代的張鳴得了一種病,每天早上不能起床,頭暈、嘔吐,一直要躺到上午9點多的樣子才有所好轉。當時張母到處求醫,檢查、化驗了很多次,最後醫生說可能是由於低血糖引起的癥狀,需要每天晚上靜脈注射兩隻高滲葡萄糖。但這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既然西醫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去求助於中醫了。醫生給她開了三付葯,等到第五天的時候,病情確實是有了好轉了。又過了一周左右,就完全沒有頭暈的現象了,神奇的是,從今往後再也沒有複發了。就是這一次的親身經歷,讓她第一次領略到了中醫的神奇,也讓她對中醫產生了興趣。

然而真正與中醫結緣,卻是後來的一個機緣巧合。

當時正值全國大批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教育,高中畢業后的張鳴也不例外,但一次意外受傷讓她的身體無法承受重體力活,也正是因為這次的受傷卻讓張鳴獲得了一次難得的招工機會,兩種選擇放在了她面前,一是成為一名當時處於國家「領導階級」的工人,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藥學徒。18歲的張鳴懷揣著對中醫深深的好奇,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中醫。從此,這一生便與中醫結下了不解之緣。

再見中醫之神奇,立志學好中醫

張鳴一到郴州中醫院就被分配到一位姓曹的老葯工手下當學徒,那段日子是辛苦的、枯燥的,那個年代還沒有專門加工中藥飲片的機器,也沒有提供中藥飲片的廠商,所有的中藥飲片都要人手加工,包括手工去皮、去心、切斷等等。雖然沒有機會與中醫有更深的接觸,但張鳴總是能夠滿懷熱情的完成工作。正是這段時間的工作讓她將很多中藥的性味歸經、炮製、鑒別等知識深深的刻印在腦海中,更為她以後的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而後面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張鳴對中醫的看法從感興趣到立志學好中醫。

當時醫院裡來了個小夥子,因為在沖床上違規操作導致整個右手粉碎性骨折,西醫的治療方式就是截肢,對一個年輕小夥子來說,這意味著基本喪失勞動能力,這個打擊無疑是相當巨大的。不願截肢的他輾轉之下來到郴州中醫院尋求治療。那位曹老葯工在當地比較有名氣,接骨的功夫也是相當厲害的,就開始給他敷藥治療,治療過程中壞死的組織腐爛發臭,所有人都以為小夥子最終難逃截肢的厄運。但經過三、四個月的治療后,小夥子的手竟然痊癒了,雖然右手被碾過後比左手要稍長稍癟一些,但是基本功能卻恢復70、80%了。

就是這樣一例在西醫看來必須要截肢卻靠中醫敷藥神奇痊癒的病例,讓張鳴被這門傳統醫學所深深撼動,自此下定決心要學好中醫。

十九歲坐診看病,卻放棄被名老中醫收作關門弟子的機會

經過一年中藥房的學習,19歲的張鳴被分配到老師手下學習方劑和藥材加工各方面的知識。起初的時候,張鳴只是在老師看病時跟在身旁抄藥方,而她的刻苦努力和高超的悟性讓老師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抄了一段時間的藥方后,老師想要考考張鳴,便問什麼病症需要什麼藥方,張鳴都能道頭會尾。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次小測試后,老師便讓張鳴搬張桌子坐在對面,對她說:「小張啊,來了病人你就先看看不了的再來找我」。就這樣,張鳴第一次真正踏上了中醫之路。

77年恢復高考,張鳴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了湖南中醫學院(現湖南中醫藥大學),一直看重她、想培養她的老師對張鳴說:「小張啊,你不要去讀大學了,留在我身邊做我的關門弟子吧!」。張鳴知道得到老師的認可很不容易,但如果想要在中醫的路上走得更遠的話只有通過系統的學習,於是更加堅定了她要去讀書的信念。

從學校到醫院,從「排石專業戶」到「全科醫生」

終於可以讀上大學的張鳴,自然心裡是非常激動的,雖然放棄了被名醫收為「關門弟子」的機會,但是她不曾後悔,大學生活帶給她的不僅僅是醫術上的提升,還有思想上的轉變。得益於之前的中藥學徒和臨床經驗,張鳴的學習速度自然要比一般人快,而大學的學習也讓她從知其然轉變成了知其所以然,更是讓她徹底愛上了中醫,幾乎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專研中醫上,總想要把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更加精進。

在郴州衛校附屬醫院的8年時間裡,張鳴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全科醫生」,小到感冒發燒、腸胃炎,大到女性不孕、心血管系統疾病等等,越是疑難的病症,越是能激發她解決難題的鬥志,常常翻閱書籍資料而通宵達旦。無論工作如何勞累辛苦,患者的笑容像「興奮劑」一樣帶給張鳴無窮盡的動力,她總說患者的笑容是她的一劑「良藥」。

再回校園,不忘初心

90年,由於師資十分緊缺,尤其是具有臨床經驗的教師,張鳴被調入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一名教師。再一次回到校園,張鳴此刻的心態與身份已截然不同,她清楚的知道,中醫藥文化的發揚必須靠療效、靠優秀的中醫藥人才。課堂上的張鳴,幽默、生動,經常用臨床病例與學生一起分析病情、適用方劑,用中藥炮製的方式方法來歸納分析藥材的性味歸經,深入淺出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們對中醫的興趣,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她說教學不只是她教予學生知識,也讓自己能夠溫故知新,再把這種新的體會應用到臨床中去。

精通醫術又懂中藥,卻仍然「不賺錢」

2013年開始,張鳴每周都到神農中醫館坐診。談及為什麼選擇在這裡坐診,張鳴朗聲笑道,「這裡的人熱愛中醫、對生命有敬畏之心,所以才能包容我這種『不賺錢』的醫生」。原來張鳴從來不為病人開大方,她覺得好醫生就是要用簡單、便宜的葯把病治好,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


株洲發布 記者/董滕

編輯/清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株洲發布」文章,請註明來源、作者。

運營人員: 黃醒夢 MZ016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