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減不了肥,過年會又胖一圈

朋友圈裡流行這麼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

但是大城市戶外空氣質量時好時壞,出去跑個步不小心還要吸進大口的霾。所以,不少人還是相信室內的健身房更加靠譜。

中國的大型連鎖健身房,誕生已有十幾二十年的歷史,最初是由香港人引入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型的、靈活度更高的健身房,甚至只是單打獨鬥的健身工作室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後者吸引了資本的進入,為中國整體的健身市場帶來各種變化。

顛覆年卡

好幾年前,徐一蕾曾在公司附近的一個連鎖健身會所辦過一張兩年的健身卡,彼時被同事「安利」。

一開始的計劃挺好,同公司幾個要好的小夥伴下班后相約一起去健身,但這個計劃只實施了幾個月,漸漸因為「晚上要陪男朋友看電影」、「今天有飯局」、「上了一天的班好累哦」等雜七雜八的原因,原本「結盟」的人逐漸散了,辦的數千元的年卡也隨之被束之高閣。

Advertisements

這對於那些大型健身房來說也許是「好事情」。因為,大多數健身房博弈的正是客戶在開卡后「來」還是「不來」。

就像人們在新年許諾的決心一樣,多數人對於新辦的健身卡熱度只有三分鐘。全球健身行業貿易協會IRHSA 數據稱,每年有最高45% 比例的健身卡會員離開健身房。這意味著,傳統健身房不斷引入新的會員,且不用承擔這些人後續折損設備的成本。

但對於不少女生來說,減肥似乎是「終身為之奮鬥的事業」。今年生完寶寶后,徐一蕾往秤上一站,沮喪地發現還是比懷孕前胖了十斤。於是再度動起減肥腦筋,可她對於辦卡已經有些抗拒。

幾個月前,她偶然發現家門口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工作室,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型的工作室裝修風格與那些塞滿跑步機、橢圓機、杠鈴等器械的大型連鎖健身房完全不同,工業風格的裝修,牆上還有充滿趣味的塗鴉畫作。和工作室的健身教練聊了聊,這個工作室只提供私人教練課程。徐一蕾做了個體測,於是當場就買了個私教的課程。

Advertisements

500元一節課意味著一套課程上下來的價格頂得上一隻名牌包。但徐一蕾也願意為此買單,「私教一對一,可以按照我的時間來安排。」另一個促使她下決心買單的原因是,那個工作室的老闆當時說動她的一句話是「這個不是年卡,我們是實打實有一節算一節的」。

雖然總價遠高於在健身房裡一張年卡,但按次收費的方式卻捕獲了徐一蕾,「對於沒毅力、不太自覺的人來說最合適,不浪費。」她自認為是需要有監督著鍛煉的那類人。

汪旭是徐一蕾所在的健身室的老闆,他原來是個大型連鎖健身教練,但除了教人如何正確鍛煉外,他所掛靠的健身會所還要求他去自己拓展客戶,「每個月都有KPI指標,跟銷售員差不多。」若是找不到客戶,就沒有提成,而他們的底薪通常很低,這讓汪旭一度很焦慮。等工作幾年有了固定資源后,他決定自己出來單做。他發現這兩年,周邊有這個需求的人明顯多起來了。

像汪旭這樣的個人健身工作室正在全國流行起來,這一模式類型針對的痛點就是顛覆年卡,按次數來收費,絕大多數的用戶是那些「不希望被會籍卡捆綁的」。

對於個體創業者來說,前期投入所需費用不多,最大頭是場地租用費,但如果有固定客源,自給自足不成問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汪旭那麼幸運,可以擁有一些固定的老客戶,同時還能租到一個較為理想的場地並維持經營。

在光速中國創業投資助理合伙人潘翔看來,上述的個人健身工作室如今確實很多,有點像是個體戶,對個人來說開設一個維持溫飽沒問題,風險在於,也許開一段時間,由於流失客戶、經營不善、租約到期關閉也很常見。

所以如果是資本想要進入,就會考慮到這套模式是否有一個系統性的支持,「否則就無法做到規模化」。

新玩家進入

潘翔投了一家名為Liking fit的連鎖健身房。創始人徐志岩是一個前國家自行車運動員,退役后他開始創業。2014年左右,全國O2O火爆,徐志岩做了「好廚師」這個項目,但廚師上門的市場比較窄,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比較難。

他的公司轉型花了一些時間,到2016年,Liking fit這個項目正式上線,在上海的凌空SOHO和復星SOHO開了兩家店。

雖然近年來互聯網健身APP風生水起,不少也拿到了投資,最紅的當數移動健身軟體Keep,去年上半年這家互聯網創業公司拿到了高達32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宣稱用戶突破5000萬。

不過在潘翔、徐志岩眼中,做健身產業,再怎麼互聯網再怎麼智能化,依舊是一門線下的生意,必須去到線下開店。

上海的大型連鎖的品牌健身房林立,威爾士、一兆韋德、舒適堡等等。但相對於那些已經存在了十多年的老牌競爭對手,徐志岩堅持稱,「(消費者選擇)健身房不需要品牌。」正是因為不需要品牌,所以這個行業里更容易出現黑馬。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打了個比方,「你家樓下明明有個7-11,你還會去兩站路外的全家嗎?」徐志岩認為,健身房贏得市場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不是基礎設施,不是服務、價格,而是「占點位置」。「最佳坪效是2公里的範圍。」這是他前期和團隊做的測算。

徐一蕾也認為健身房的位置很重要,這意味著時間成本。此前她選擇私人工作室是因為離家近,於她而言,健身房最佳的距離是10分鐘以內路程。

相對於那些動輒2000、3000平方米的傳統連鎖健身會所,Liking fit的模式則是「小而美」,面積通常在300~500平方米,地點則傾向於CBD。這種地方有自然人流,不需要人為再去招徠顧客。

越來越多的商辦項目在前期招租是傾向於選擇這樣的新興健身房來補充豐富自己的業態,之所以是新興的是因為很多傳統的連鎖品牌對於物業設施、面積要求高。而徐志岩堅決不做游泳池,「傳統水循環系統幾百萬的投入,我都可以開一個健身房了。」他表示。

此外,主打24小時智能無人化管理也許是該項目的最大亮點,用戶下載APP,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月卡、季卡或者年卡下完訂單,即領到一個全智能手環。用戶就是憑藉這個手環打開店門、儲物櫃、啟動運動設備,一切皆全自動無人操作。這樣的智能無人化操作符合現代年輕人的需求,沒有多餘的人工服務也沒有銷售推銷騷擾,目的明確、簡單而直接。

徐志岩則告訴記者,「我們所有的客戶都需要下載APP在線上下訂單,線下的店鋪現場不接受辦卡。」這也使得其目前有超過90%的客戶年齡層在20~35歲,25~30歲高達80%左右,幾乎沒有超過40歲以上的用戶。而光豬圈之前發布健身報告稱,其用戶60%集中在25歲~35歲之間。

記者注意到目前健身市場上諸如Liking fit這樣的新興玩家不少,有超級猩猩、樂刻、光豬圈等等,而且都拿到了融資。但發展至今行業內存活下來的上述幾家「小而美」健身房都還都摸索轉型中。

以超級猩猩為例,最早主打的是自助健身艙的模式,一種以集裝箱為載體的24小時自助健身房,健身艙面積在60平方米左右,可移動搬到新的地方在短時間內繼續重新投入使用。每個健身艙內器械並不完全一樣,有跑步機、橢圓機、單車機、拉繩機、史密斯杠鈴機、啞鈴、划船機等。根據不同地區用戶的反饋,健身艙內的器械也會定期得到更新。

而現在,超級猩猩主打產品是團體課和健身艙。團體課課程涵蓋市面上大多數的動態課程和靜態課程。相對於需超強自律自己強迫自己對著機械猛練一通的健身艙,團操似乎更有人情味和吸引力。

諸如團操、團課這樣的社交化運動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流行。不久前,尼爾森發布了《2017互聯網體育消費報告》指出,社交化運動形態正在形成。該報告稱,57%的消費者會邀約朋友、同事、同學一起鍛煉。超過半數運動者會通過運動類APP、QQ/微信等渠道尋找有共同運動愛好的夥伴,也更願意將自己的運動時刻分享給親朋好友,通過社交化運動形成新的社交圈,已成為一種更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