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讀書什麼樣的感覺?

坐標本鄉校區,我在東大的生活絕對是非典型的,屬於一心想做科研,對日本文化無愛甚至反感,莫名其妙來的日本的,社交極少的小透明。無意反對上面朋友圈攝影大賽的選手,只是就自己的體驗給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

作為一個工科小碩,我進來的時候腦子裡都是發文章,所以什麼美麗的銀杏啊歷史悠久的安田講堂三四郎池全都沒有入我的狗眼。校園祭社團生活也是基本與我無關。非日語項目,日常生活就是上課搞實驗,偶爾健身房擼擼鐵游個泳。所以我無意說東大的好話,相反,任何機會我都要破除「東大生」這種封建迷信的光環,告訴你們園子里的傻叉和園子外的傻叉都是一個樣。一樣吃著泡麵咖喱飯,一樣操著屌絲的心,笑點和工作效率一樣低。

科研風氣

日本的科研風氣確實和美國不一樣,包括課題選擇上,規模上等等。比如可以驚奇地發現某研究室好幾年都不發文章,也不是什麼熱門方向,就一直和某公司合作在某種化學材料上面磨啊磨。當然也有國際知名的社交大組,名字也是響噹噹老闆每天忙得見不到真人。所以嘛搞科研這方面,真實的體驗還是看老闆,different lab different style.

Advertisements

語言壁壘

日本人那英語不是英語水平低,日本人是真不會說英語啊。其實口音都是小事情,關鍵是根本不肯說,所以溝通才有問題。有個東西如果你用日語問嘛其實裡面大有學問,但是日本人的腦迴路就是「啊呀喲這個東東西西我用英語也解釋不清楚玩意他再問我更深入的我就更解釋不清楚了那豈不是麻煩大了我還是假裝根本什麼問題也沒有好了啊喲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呢」然後產出就是:「okok, I think, it is ok."

實驗室構成

像我們組就是不push,課題可以從組裡正在做的幾個方向里自己選,然後自己定計劃。當然想獨立門戶搞新的(尤其是理論/模擬)方面的也行,不過就沒人帶。當然已有的方向也沒人帶。我們組出現了一個前輩和後背的交接斷層,再加上(個人認為)收了很多亂(yin)七(du)八(a)糟(san)的人嘛所以搞得風氣很壞,加上日本人英語爛外國人比例又不少,互相沒有溝通,大老闆束之高閣,小老闆自由放養,所以很不成體統。

Advertisements

儀器經費

放養歸放養,畢竟大國立學校大課題組,儀器絕對是用得爽。以前在香港只能大家排隊用連年檢都排不出時間的儀器現在也能用。其實我這種窮地方來的,看見碩士生竟然能自己有個座位有個抽屜都已經驚呆了(真容易滿足啊)。年末了小老闆發郵件:我們的經費還有xxx沒用完大家看看有沒有什麼要買的(那個,我這麼起早貪黑的給發點兒工資成嗎?_? )。

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對我而言就是沒有的。其實來留學還是來吃喝玩的居多,像我這樣腦子被門擠了自虐的比較少。所以晚上打開朋友圈經常就是根據季節一波波的櫻花銀杏北海道吃吃喝喝夾娃娃機。當然日本人也是插科打諢的一大堆,每天端個茶杯中午從十一點聊到下午兩點。結伴吃個泡麵,實驗室裡面醬油味海鮮味此起彼伏,然後下午兩點印度大哥再噴著迷之古龍水拎著濃厚南印度咖喱大餅登場。德高望重的日本博后從隔壁過來用微波爐講冷笑話,不明就裡的做畢設本科生跟著捧場,那麼半個小時又在呵呵中度過了。所以也拜託大家不要把日本工科男想得太學霸,他們和學霸的共同特點可能只是不愛洗澡而已。天天睡到自然醒,關鍵時刻上點心絕對能畢業的。

其他的東西就見仁見智了,一山更比一山高。像「古銀杏樹好粗哦」「畢業論文好長哦」這種評價,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更粗的和更長的。

話說回來

不過如果你想好好乾,資源和支持還是能找的到的。那麼就是靠自己了。靠自己這點世界各地都一樣吧?說實話環境不好都是借口,如果一個人本身是開掛的那放哪都能搗鼓點東西出來。更何況是頂著東大的光環,坐著國立的座位,吹著中央的空調,用著日本的儀器。

作者:楞次定律

微信搜索:shitijun009[長按可複製]

關注這號的人,考試成績一般不會太差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