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通於腦

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從病因上說,主要有兩大類原因,其一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體質偏頗。中醫世家學術認為:陰虛肝熱脾濕是現代人常見的三種體質傾向。這三個因素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糾纏在一起,錯綜複雜,變證百出。其二是由於現代社會電腦的廣泛應用,脊柱生理曲度改變,脊柱力學不平衡而致肌張力失衡,據報道,已有70餘種疾病與脊柱力學平衡失穩有關,它涉及到神經、循環、呼吸、消化、泌尿、內分泌等系統。

由於以上兩大類原因,現代人出現的亞健康表現主要為:疲乏、肥胖、精力不集中、消化能力差、心情煩躁、容易感冒上火、睡眠質量下降、肩背緊張、頭暈昏沉等。

對亞健康的調治,除使用藥物之外,手法調整也是重要的手段。其中,疏通督脈法調整亞健康狀態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Advertisements

中醫與道家自古就有打通人體任督二脈的具體翔實的修鍊路徑方法,中醫有唐代孫思邈流傳下來的攝養訣學,也即現代名為任督通脈學的打通任督二脈的修鍊法。道家則有內丹術,內丹術又分南派與北派,南派以張伯端的內丹術為妙,北派以王重陽的內丹術為旨。均為能打通任督二脈的修鍊法。

督脈所督陽氣對生命意義重大

督脈與脊髓并行於脊柱內,上屬於腦,下屬於腎。脊髓之髓來源於腎精,並依賴後天氣血津液的濡養。脊髓與督脈并行於脊柱骨內,故而脊髓和督脈共同構成了與腦髓、臟腑經脈氣血功能活動之間的密切聯繫。

督脈之主幹貫脊而行,督脈上通於腦,總督諸陽之氣,絡一身之陽氣,體腔內的臟腑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背腰部的腧穴受督脈經氣的支配,因此,臟腑的功能活動亦均與督脈有關。而督脈頸部的穴位治療腦、頸部疾病;上胸部的穴位可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及下肢部位的疾病。

Advertisements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認為,人之所以通體能溫,由於陽氣;人之所以有活力,由於陽氣;五官五臟之所以變化無窮,亦無不由於陽氣。可見督脈所督之陽氣對生命具有決定意義。陽氣過於亢盛,則多見肝熱的表現,肝氣亢則橫逆犯脾,導致脾的運化失調,水濕停滯而加重了脾濕。陽氣不升,則脾不健運,亦可加重脾濕。

督脈與任脈一陰一陽,一背一腹,相互銜接,如環無端。督脈不通,任脈不降,不利於人體陰精的斂藏,對於陰虛之人也無益處。

脊柱部位是督脈循行線路,督脈若不通暢,則脊柱失穩,必然出現脊柱關節變移錯動、形體歪斜不正。脊柱為督脈從腎貫脊之所,若脊柱歪斜,督脈必然運行不暢,氣血瘀滯不通,會直接或間接涉及內外、上下、前後、左右、臟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的功能。追本溯源,督脈的不通是關鍵,而脊柱關節錯動歪斜、偏離正常解剖位置又是督脈不通,導致氣滯血瘀、陰陽失衡的因素。

道家崇尚「道法自然」,道家養生,隨身體逐漸充盛,丹田中的元氣就會充實旁溢,督脈必有驟開之日。道家認為,此時周身如醉,神情如痴,通體舒暢,愉快難言,練功即有所小成。道家的養生理論也說明了督脈通,氣血調和,陽氣充盈,則脊骨舒展,人身的病邪就會隨之而消,養生之人亦達到了祛病延年的目的。

通過疏通督脈,不僅可以調整臟腑陰陽的失衡,還可以調整脊柱的力學改變,所以近年來坊間多有「通督脈,調脊柱,治百病」的說法,不無道理。

推拿 針灸 牽引均可疏通督脈

整脊療法 整脊推拿療法使用相當廣泛,治療的疾病也比較多。以前主要用來治療頸椎病、椎間盤突出,急性腰扭傷和一些慢性頸腰痛,現在也多用於一些脊柱源性的內臟疾病以及保健等。歸納起來,臨床中常用的整脊手法主要有如下分類:斜扳法、定位旋轉扳法、后伸類手法、特殊關節調整手法等手法。

針灸療法 針灸疏通督脈的方法,雖然各有千秋,但主要還是繼承了《內經》的衣缽,在病因辨證指導下,以經絡辨證為主,循經取穴,配以辨證選穴。針刺治療脊柱相關疾病多從督脈論治配合相應經絡,方法上寒濕加灸或拔罐,氣滯血瘀可用刺絡放血。

牽引療法 對脊柱的牽引,就是對抗力作用於脊柱上,利用椎間連結的各組織韌帶的彈力及拉力,作縱向牽拉,使椎間隙輕微增寬,從而使突出的髓核得以還納,脊椎偏移或畸形得以矯正,並能解除小關節滑膜嵌頓、軟組織黏連、骨質增生以及間盤脫出等對神經、血管、脊髓的壓迫和刺激。外力牽拉頸椎稱為頸椎牽引,外力牽拉腰椎、骨盆稱為腰椎牽引。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