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珊瑚知識講解,喜愛珊瑚永不貶值!

(歐洲迴流老珊瑚,歐洲人的審美並不追求牛血紅顏色,多喜歡偏橘色的。「馬蓋」顏色。鑲嵌的金屬一般會採用14-18K黃金。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寶石珊瑚表面已出現亞光和包漿,每一個單品都價值不菲)

老珊瑚的"時間"定義是多久,何為老珊瑚?

「老」是相對於「新」來說的,在作者看來,戴久了、把玩久了的珊瑚就是老珊瑚。紅珊瑚的「老」與「新」,二者沒有明顯的時間點或其他規定作為界限。但不論怎樣,漢朝的一定比唐朝的老,20世紀的一定比21世紀的老。

很多西北地區的珊瑚商人就是抓住了人們喜好老珊瑚的心理,從內地批發商那裡買下很多品相不好的桃色珊瑚和沙丁珊瑚鼓珠,串好后再用柤砂礫翻炒,之後用一些很髒的東西,例如剛吃完飯的手或者剛出完汗布滿油漬的臉進行盤玩,然後再賣給追求「包老」品相的珊瑚愛好者。而現在紅珊瑚的利潤還遠不能和瓷器相比,不然的話,「包老」造假技術一定會令我們瞠目結舌了。

Advertisements

(欣賞:精美老MOMO塔鏈,年份到位,瓷感強)

老珊瑚的特性:不會「撞衫」的老珠子

老東西多的是韻味,相比之下,我們會覺得新東西有些索然無味,買到手,新鮮勁兒一過,常會覺得先聊。而老東西經過時間的洗禮、歲月的沉積,有故事當然好,即使有些沒有,但是通過它卻常常可以發現過去的一些珊瑚知識和歷史。並且過去沒有現在的機械加工技術,每一粒珠子都是純手工打磨,每一粒都有其獨特性,尤其是異形珠,不會「撞衫」。不像現在的很多新珠子,都一個樣,就像是一個娘胎里翻模子出來的沒有個性,也讓人覺得興味索然。

(近百年的義大利老珊瑚手鏈,品相近乎完美,市場價格在3.5~4萬之間)

新老珊瑚收藏價值對比,為什麼紅珊瑚有藏新不藏老之說?

Advertisements

現在拍賣公司所拍賣的珊瑚飾品、擺件都是珊瑚老件,而在一級珠寶市場上出售的則大都是珊瑚新工。從投資角度上看,新做的珊瑚從開採打撈、雕琢工藝等多方面與古代相比,都要先進許多,門類題材比之古代也更寬泛;在工藝上,古代的珊瑚只有宮廷擺件的工藝比較精湛,民間的製作工藝與當下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

從常規商品上來說,老珊瑚的加工工藝一般不如新珊瑚的工藝,選材和取材也基本是現代的好,雕刻的工具也沒有現代的先進,總之,單單從技術上來對比一定是藏老不如藏新。

前兩年,我曾收得過小葉紫檀貔貅珠串一條,入眼就被其精緻的造型和雕工所吸引,每粒珠子雕刻得基本一致,只是收尾處略有不同,讓我由衷讚歎雕刻技師的高超技藝。但日後經過仔細研究,卻發現居然是用三維機雕完成後再人工收尾,發現這一情況后頓時感覺索然無味。從這裡也可看出,雖然工業技術可以快速地複製商品的使用價值,但是卻沒有辦法複製其藝術價值。

現在圓珠加工的技術雖然至善至美,但是缺少人情味。古法加工的圓珠,完全是靠手工一粒一粒磨圓的,磨出來的更完美,也更有韻味,彷彿可以看到古法操作者的用心。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眾多的資深藏家鍾情於老工老料的珊瑚製品了,因為它們有內容,有故事。

(義大利迴流的老珊瑚項鏈。這條沙丁紅珊瑚雕紅葉葡萄產生於20世紀,由義大利工匠製做而成。項鏈由18K金鏈連珊瑚雕樹葉。目前,這串珊瑚項鏈的市場價為50,000~60,000元人民幣左右)

老珊瑚的價值 - 歲月

同等雕工、同等品質的紅珊瑚,拋開名人使用和歷史典故等因素不考慮,之所以說老的更有價值,是因為文玩藏家們喜歡有歲月感的東西。人們似乎可以從老件兒上發現之前擁有者的一些歷史信息。比如擁有者是誰,擁有時期發生了一些什麼事件,這些事件導致這些作品發生了什麼變化。比如有一件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珊瑚件,雕刻者是一位文革時期靠在工藝品廠拿工資吃飯的技藝高超的師傅,這件珊瑚雕件精美絕倫,本身的價格和雕刻者當時拿到的工資沒有任何聯繫。並且當時這件作品投人到的也不是國內的市場,而是遠銷義大利,時隔50年,幾經藏家倒手,才重新回到國內。這件珊瑚雕件包漿完美,凹進的部位還依稀可見;那些只有雕刻者才可以觸碰到的部位,泛著粉白色的亞光;凸起的所有部位經歷了歲月的撫摸,光亮油潤,似乎擁有過這件寶貝的人的眼神還留在上面,這就是為什麼新不如老。

老珊瑚一股呈現出金瓜黃、華年達(南瓜黃和橘汁顏色)的顏色,亞光不太有生氣,但是有些人對此卻情有獨鍾。

(這一串歐洲迴流的老珊瑚塔鏈,已有200年的歷史,珊瑚當時的加工是刻面工藝。刻面可以看出已經基本磨平,品相非常漂亮)

老珊瑚的價值 - 工與藝

很多喜歡老珊瑚珠子的買家,說新的紅珊瑚珠子顏色太艷,火氣太重,需要,「退退火」。所謂的「退火」就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把玩包漿之後,使新珠子呈現出一種亞光狀潤澤的質感表象。新珠子和老珠子其實也就是經歷過的把玩時間長短不同而已,這跟它們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並無關係。在作者看來,如果一定要找出老珊瑚珠子的一些附加價值的話,假如它曾被某某名人用過或者有一定的歷史典故還好說,否則我們就只有想辦法杜撰,從而讓人覺得老珊瑚珠子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

在上世紀後半葉,從事珊瑚雕刻的從業者和大師還不似現今珊瑚業者這樣浮躁,一切都要從商業價值角度出發,那時的人們顧慮較多,生怕自己雕刻的東西被業界同行取笑。所以,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作品是否可以示人?對於出材率和效率往往不會考慮太多,只是想著要給買家或者同行留下一個好印象。而現今的雕刻者,首先考慮的就是效率。當今,實現了流水作業的機雕就是講求效率的產物,而日本人提倡的價值工業(可以看到的地方精細,看不到的地方忽略)講的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大師級的雕刻,雕刻費用可以達到料半工半,也就是說材料是多少價格,雕刻師的工時費便是多少。玉石的克價比寶石珊瑚高很多,而雕刻的工時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師級的雕刻大師,從事玉石雕刻的會比從事寶石珊瑚雕刻的要多很多。

(匠人們的作品,妙不可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