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黃金法則

part 1 合理供給全天總熱量

糖尿病患者必須進行總熱量的控制。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所需熱量的多少,與其身高、體重、年齡、性別、勞動強度有密切關係。糖尿病患者飲食攝入的總熱量,應以維持理想體重或標準體重為原則。既要考慮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又不能影響正常機體代謝,如一個中等活動量的成年人,平均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需熱量25千卡。但也要視每個病人的具體體重情況和活動量來靈活掌握。

part 2 平衡膳食

註:出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平衡膳食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膳食,這種膳食所提供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不僅全面,而且還要保持膳食供給和人體需要的平衡,既不過剩也不欠缺,並能照顧到不同年齡、性別、生理狀態及各種特殊的情況,這也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基礎。糖尿病患者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設計的「平衡膳食寶塔」安排日常膳食,可獲得更科學合理的營養飲食方案。

Advertisements

part 3 碳水化合物攝入應合理

碳水化合物是各種類型糖的總稱,主要包括: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雙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等)、多糖(澱粉類)。單糖和雙糖的吸收比多糖要快,它們在腸道內不需要消化酶,可被直接吸入血液,使血糖迅速升高。而且過多攝入含單糖和雙糖的食物,可使體內甘油三酯合成增強並使血脂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減少攝入單糖和雙糖類食物。但當病人出現低血糖時,則要補充單糖和雙糖,以使血糖迅速回升到正常水平。

part 4 採用低脂飲食

用飲食來輔助治療糖尿病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少食用脂肪。血液中脂肪過多,或是身體積存過多脂肪,胰島素不但分泌量下降,而且作用也減弱,以致無法把糖分送達細胞內,糖分就在血液中累計,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更加難以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採用低脂的蔬菜性食物,減少動物性食品與油脂。脂肪的含量應少於每日總熱量的30%。最好以多不飽和脂肪酸取代容易阻塞動脈的飽和脂肪酸,用單不飽和脂肪酸或複合式碳水化合物(豆類、蔬菜與穀類所含的澱粉)取代更佳。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奶製品、豆油、葵花籽油、核桃油、大豆色拉油和堅果類食物;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植物脂肪。

Advertisements

part 5 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質而增加腎臟的負擔,其實當腎功能正常時,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蛋白質應與正常人近似。當合併腎臟疾病時,由於高蛋白飲食可加重腎小球病變,應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質攝入量。乳、蛋、瘦肉、魚、蝦、豆製品含蛋白質較豐富。目前主張蛋白質應佔總熱能的10%~20%。穀類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穀類300克,就可攝入20~30克的蛋白質,約佔全日蛋白質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價值低於動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應適當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併腎病時,應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糖尿病患者選擇蛋白質時需注意,由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大豆含大量的脂肪,在選用時要注意其脂肪的含量。選擇蛋白質食物儘可能選擇低脂肪肉類,如瘦牛肉、羊肉、瘦豬肉、淡水魚、海產品和無皮的禽肉。

part 6 高膳食纖維膳食

研究證實,膳食纖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食物在胃腸道消化和吸收的速度,使糖分的吸收維持緩慢而穩定的狀態,胰島素因而得到提升,使血糖維持較正常的濃度。尤其是對於正在控制體重而且限制熱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膳食纖維還能增加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因此主張糖尿病患者飲食中要增加膳食纖維的量,建議每天攝入25~35克。全麥、大麥、燕麥、豆類、蔬菜、水果都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也可提供充足的營養。

小貼士:膳食纖維好處雖多,但卻不是「多多益善」。過多攝入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引起低血糖等不適反應。

part 7 堅持少量多餐,定時定量定餐

由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尚有一定功能,多數人空腹血糖並不高,但是經過進食負荷后,血糖升高,不易控制,因此,進餐的數量和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規律的進食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對於未用任何藥物,單純飲食治療的患者,一日至少進食3餐,而且要定時、定量,兩餐之間要間隔四五小時。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或易出現低血糖的病人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添加兩三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這樣既可以避免藥物作用打到高峰時出現低血糖,也可避免一天飲食總量過少,影響人的體力和體質。加餐時間可放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及晚上睡前1小時。晚睡前的加餐,除主食外,可配牛奶1/2杯或雞蛋1個或豆腐2塊等富含蛋白質、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食物,以防止夜間出現低血糖。

part 8 減少食鹽攝入

食鹽中含有鈉,而糖尿病患者體內環境對鈉離子的濃度變化十分敏感,當體內鈉離子濃度高時,會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腎負擔。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為6克。糖尿病患者應為4克以下,如合併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變和腎臟疾病,每天應控制在2克以內,其中包括食用的醬油。一般20克醬油中約含鹽4克。

限制鹽的攝入量,難免會影響菜肴的口感,糖尿病患者可通過以下技巧增加菜肴的風味:

1.利用蔬菜本身的自然風味巧妙搭配,如番茄、洋蔥等與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煮。

2.姜、蒜等調味品經食用油爆香后產生的油香味可增加口感。

3.可增加酸味食物減少食鹽用量。在烹調時,使用醋、白醋、橘子、番茄等各種酸味食品,增加菜肴的味道,減少用鹽量。

4.選擇煮、蒸、燉等烹調方式,有助於保持食物原味。

5.菜肴烹調完畢后,最後將鹽直接灑在菜肴表面。

6.適當使用當歸、肉桂、八角、花椒等調味料增加風味。

7.避免食用鹽漬小吃。儘可能不食用椒鹽花生米、鹹魚等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

8.適量食用含鉀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木耳、土豆、魚類、番茄、干蘑菇等。

part 9 最好不要飲酒

酒精能產生大量的熱量,對血糖的監測有重要影響,會使血糖發生波動。當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因此如果發生低血糖,不容易發現,非常危險。因而糖尿病人喝酒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1.如果血糖控制尚不穩定,就不要喝酒。

2.血糖控制良好時,可適量飲酒,但避免喝有甜味的酒。可制定飲酒計劃如:每周飲酒一兩次,每次飲酒量為白酒2小杯或啤酒1大杯,飲酒時要相應減少一定量的主食。具體的限量標準為: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不同酒的「酒精單位」不同:啤酒360克、干葡萄酒150克,白酒45克。從長遠考慮,有飲酒嗜好的患者應逐漸戒掉飲酒習慣。

3.切忌大量飲酒。避免空腹飲酒,尤其是對於正在注射胰島素或者服用其他藥物的病人,飯前喝酒可不是好主意。

4.飲酒前後可監測血糖,了解飲酒對血糖的影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