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隱形眼睛的前身——角膜接觸鏡成長史(一)

回顧歷史,我們將發現角膜接觸鏡的發展是一部充滿嘗試和失敗的歷史,同時又是充滿挑戰和不斷進步的歷史。雖然到今天為止角膜接觸鏡仍未達到十全十美,但卻擁有從未有過的成功和數量眾多的佩戴者,科學技術的進步是現代角膜接觸鏡發展的原動力。

早在1508年,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人物達▪芬奇在他所寫的一本《Codex of the eye》手冊中就介紹了將眼睛浸泡到盛水容器中時,可以中和角膜屈光力的實驗。儘管當時他的主要興趣是為了了解眼的調節機制,但卻無意中表達了角膜接觸鏡的基本原理。

1636年,Rene Descartes介紹了一種充水玻璃管裝置,該玻璃管的一端直接與角膜接觸,另一端為一透明玻璃,玻璃的形狀可產生光學矯正作用。

Advertisements

作為研究調節的一部分,Thomas Young在1801年製作了一種眼杯的裝置,該裝置充滿了水,並直接貼於眶緣,顯微鏡的目鏡被裝在眼杯的前端,因此形成了與Descartes相似的系統,但比前者適用,因為它允許瞬目。

John Herschel在他1845年編輯的一篇關於光的論文中曾建議,視力很差的不規則散光角膜可以採用兩種矯正方法:一是應用一球面玻璃蓋,在角膜面充盈動物膠;二是作一角膜模子,然後注入一些透明的物質。

這是角膜接觸鏡的最開始的設想,別看只是小小的鏡片,卻融入了很多人的心血。到今天,科技已經改變我們太多太多。

後續我將繼續把角膜接觸鏡的歷史分享給大家,請隨時關注我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