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貨幣的未來在哪裡?

(溫馨提示:全文2500字,大約耗時5分鐘)

貨幣 CCY(Currency)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簡單理解就是一種物物交換的媒介。

首先介紹簡單介紹一下貨幣的發展歷史:

  • 物物交換時代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 金屬貨幣時代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裡,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鍊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生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生是貨幣。

Advertisements

早期的金屬貨幣是塊狀的,使用時需要先用試金石測試其成色,同時還要秤量重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複雜而先進的貨幣制度。古代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重量、成色統一的硬幣。這樣,在使用貨幣的時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測試成色,無疑方便得多。這些硬幣上面帶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複雜的紋章和印璽圖案,以免偽造。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鍊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於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於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製作的金屬貨幣在製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於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據考古材料分析,銅貝產生以後,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銅貝發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現了新的貨幣形式,即包金銅貝,它是在普通銅幣的外表包一層薄金,既華貴又耐磨。銅貝不僅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Advertisements

  • 金銀貨幣時代

西方國家的主幣為金幣和銀幣,輔幣以銅、銅合金製造。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大,到15世紀時,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義大利北部各邦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恐慌。從16世紀開始,大量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的貨幣制度,並為其後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的條件。

  • 紙質貨幣時代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貨幣同樣顯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額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感到煩惱。金屬貨幣使用中還會出現磨損的問題,據不完全的統計,自從人類使用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兩萬噸的黃金在鑄幣廠里、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損掉。於是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徵符號的紙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在宋朝年間於中國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

縱觀世界貨幣發展史,貨幣形態經歷了商品貨幣、金屬貨幣和信用貨幣三個階段。

在商品經濟的早期階段,很多商品,如布、貝殼、蚌珠、皮革等都曾充當過貨幣;金屬貨幣因其體積小、價值高、易於分割等實物屬性取代了其他實物貨幣,使世界進入金屬貨幣時代。在金屬貨幣中,黃金的特殊實物屬性使之成為貨幣實物翹楚,引領世界進入黃金本位制。馬克思指出,「當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黃金上的時候,貨幣便產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構建了美元的金匯兌本位制,20 世紀70 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結束了黃金本位制,貨幣進入信用本位階段。各國都使用具有一國法律效力的紙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構成多元化的世界貨幣,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貨幣。20 世紀70 年代以來貨幣危機頻發,2008 年爆發的美元危機以及2010 年爆發的歐元危機再次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矛盾,紙幣的信用受到國際社會的嚴重質疑。尋求更高信用的國際貨幣,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核心。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以其分散式記賬的清算機制解決了貨幣的信用難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各國中央銀行在探索推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數字貨幣的全球升溫是否意味著「精密的物物交換」成為一種可能?未來的貨幣又該何去何從?

貨幣的發展演變規律

原始社會時期,足值的實物貨幣能夠為交易雙方提供信用擔保,滿足特定地域內的經濟交易需求。冶鍊技術的出現使得金屬貨幣替代實物貨幣成為可能,完成貨幣史上的第一次嬗變。在金銀複本位制下,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使得含量較足的鑄幣退出流通領域,劣幣進化為信用貨幣,黃金則完成制度層面的非貨幣化過程,人類進入無價值的符號貨幣階段。紙幣的印刷成本遠遠低於金屬貨幣,而且便於攜帶和運輸,從而進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隨著現代信用制度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逐步產生了電子貨幣。電子貨幣的存在減少了巨額紙幣印刷、發行、現金流通、物理搬運和點鈔等大量的費用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換的時空成本。

在人類的貨幣發展史中,貨幣的發行權從市場主體轉向公共權力,呈現明顯的「趨中心化」特徵,這進一步凸顯了貨幣的信用本質,也埋下了貨幣金融不穩定的隱患。

貨幣的未來:比特幣?數字貨幣?

  • 比特幣

去中心化、高度匿名化、流通範圍世界化、總量有限和交易成本低等特點,使得比特幣成為貨幣領域關注的焦點。有人稱之為「數字黃金」,甚至將比特幣的出現視同於黃金時代的回歸;也有人視之為「龐氏騙局」,遭到部分國家的監管、限制乃至全面的禁止、封殺。貨幣的本質是一種生產關係,是關於債務債券關係的契約,普遍接受性和幣值穩定性構成貨幣的兩大主要特徵。短期內,比特幣難以具備上述兩大特徵。首先,比特幣的適用範圍較窄,遠達不到普遍接受的程度。比特幣的技術門檻使得比特幣最早以網路極客遊戲獎品的身份流通於計算機程序員和網路工程師等技術人士圈內,適用於虛擬商品的交易,將眾多普通用戶排除在外。而挖礦造成比特幣多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初始分配的不平均進一步限制了比特幣用戶的多元化。其次,比特幣幣值不穩,面臨比特幣悖論,難以充當價值貯藏和交換媒介。

  • 數字貨幣

不論是從短期還是從長期來看,比特幣都不可能是未來貨幣的發展方向,但其「分散式記賬」的結算功能為加密數字貨幣的發展與演化提供了技術保證。基於互聯網新技術,特別是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無疑是一場貨幣體系的重大變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未來貨幣的演進軌跡。

最後說一句: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數字貨幣隨著交易行為的消失而不復存在,貨幣將徹底從人類歷史上消亡。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談談您對貨幣的未來的看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