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平運算元李 李氏探源四 山東始遷祖運算元李

吾李氏家族從元朝元順帝時建村,歷經元、明、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已七百餘年,家族現存祖譜共十二冊,總譜及各支譜均經過多次修續,現將大致情況簡述於後:

一、家族的由來

建村人始祖李珪誥授光祿大夫(載山東縣誌),李氏家譜記「公系出隴右① ,嗣徙寬河②。元朝由濱州刺史,累至平章事,生平精於算學,畝籍賦稅,兵響饋用,立朝時隨機權算,毫無差謬,故欽賜曰運算元李,此庄之命名所由來也」。

註:① 隴右——古時以西為右,此即隴山以西,黃河以東地區。

② 寬河——今之博平鎮。

二、家族的變遷

珪祖誕生興、旺二子,興祖任平南將軍,生三子豫珩、豫琳、豫珠先遷居汶上縣,后又遷居豐邑;旺祖留在博陵,任明朝兩淮轉運使,誥授中議大夫。

Advertisements

三世祖:溫、良、恭、儉、讓、仁共六兄弟。溫為明護駕將軍,恭誥授資政大夫(山西蒲州為官),讓也誥授資政大夫(明山西都統,載縣誌)。嗣後均以書香傳世,文武秀才、大夫濟濟。如四世祖賢,五世祖真均誥授中憲大夫。汶上嗣後、族屬亦是才俊甚多,最為有名者一曰華春、一曰如蘭,都可與前輩比肩。其後曾遭明季兵燹吾博、汶兩邑,族人分投各州郡者甚眾,遂家道落寂。

滿清定鼎中原,祖德重昭。家族二次興旺,仍然詩書相傳,家聲丕振,飽讀詩書,考取功名,為官者眾,直至民國,相延至今。

三、擴建祖塋

十一代孫李信字子實,約社於祖塋內,植松柏千餘株,並立碑銘,擴大祖宗塋地,以表水源木本之恩。以松柏長青護佑祖先之墳墓(此事發生在1600—1690年間)。設專人看護,之後歷年不僅精心培植已栽樹木,且年年增栽,棵棵苗木茁壯生長,鬱鬱蔥蔥,終於形成百畝祖林。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一直是省內外極少見的松林,歷經三、四百年。

Advertisements

四、建李氏宗祠

第十四代孫慶雲字若濟,以為孤死者坵(意思是狐狸死時,其頭總是朝向有穴的山丘,表示不忘本之意)。物性猶然,何況人乎。我李氏聚族於此,曆元、明、清三朝,故址者真狐之坵也,生者樂生,吾列祖列宗之靈位,也應有落地供奉之所。這是後世子孫們應盡之責,每念及此事,總是汗顏不止。適逢鄉眷王氏因無後人要賣宅基,此地恰座落於我族居的中間地帶,若濟召集族人議置買此宅。各代宗親一致同意,都樂於出資出力,遂組織人等訂方案,出圖樣,備材料,建成李氏宗祠,然後設神位,次尊卑。不僅使先靈有所依歸,並使子孫曉喻。此與子實祖植松柏庇蔭祖塋,與修譜傳宗是一樣的善事。

其後為了辦學校等又修了不少房屋。(修宗祠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

五、修續家譜

吾李氏家族,記載修續族譜共五次,各分支修譜次數更多。

第一次記載修譜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時吾族已歷經三百多年,由汶上縣乙酉科(1669年)舉人知縣方遠祖撰文作序:歷述了吾族發展變遷簡況,並記述了子實爺植松、擴塋地事宜。

賜進士出身經筵日講官兵部尚書天馥參訂。

第二次修譜是道光九年(1831年),與上次修譜相距120年。此次修譜無人撰文,只在第三次修譜的撰文中提及此事。

第三次是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距上次56年。此次修譜歷經坎坷,所以撰文者最多,共五人,各有側重點。首個撰文者是十八代孫辛昌(清秀才,有名的魯西才子,逝於1925年),簡述此次續譜,首先由十六代孫玉相字琢修(曾任武城縣訓導)發起,聯合族人公議纂輯,恰逢賊匪蜂起而延擱。繼之者是英年字冠群和族中長輩甫議重修,無奈天不永祚,其志未達而逝。遂由十八代孫辛昌等擔起此任,於先輩冠群公在舊本上已添註明晰的基礎之上,完成修譜之任。

冠群之子十八代孫貢生增華所寫序中特彆強調惟木有本,惟水有源,本源者人倫之始事,綱紀之關鍵也。我氏歷來夙稱大族,修譜聯宗理所當然,若長期不修譜則湮支不知繫於何代,以致長幼難分等等。

光緒十二年有來自汶上的尚義爺(十七代)來村商議修譜之事,也促使此次修譜的進行。

十九代孫金符也行文記之,指出惟木有本,本固則枝榮;惟水有源,源深則流長。吾祖出隴西自元迄今已五百餘春,始祖官居平章事,子孫並遊宦於其間,冠戴簪纓者代不乏人,修譜之事屢遭戰亂之阻,蓋不忍一線之墜焉,在千鈞一髮之際,各兄弟子侄同心協力完成之,故寫俚言一首以表祝賀:

繩繩世牒朗如眉,修輯而今復待誰。

欲溯源流分鼻耳,還從支派序壎篪。

三槐茂蹟從古繪,一脈真傳識譜知。

家乘攸關成急務,千年統緒在於茲。

十六代孫人倫重審要依前輩之規定,三十年一序之定期,斷不可遲延。若遲延日久,後輩子孫欲因流溯源而不得溯,由枝尋根而根不得尋,甚至長幼失節,親戚以紊,以致忘本亂宗悔之晚矣。

總之此次修譜,中間變故多,拖的時間長,然前輩們仍然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大任,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第四次修譜在民國二年(1913年),距離上次修譜25年,由十八代孫樹棠爺作序以記之,闡明吾李氏歷經五百多年繁衍生息,居處各異,家居者眾,外徙者多。此次按三代六支(即溫、良、恭、儉、讓、仁)分序,下面再分支續,頗為清晰,經月余而完成。

十八代孫思鑑撰文說,此次修譜朝夕從事,先修草譜,再寫成正譜,月余完成。深賴於讀書人多。由此可見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否則既不能繼前人之志,復不能述前人之事。時久恐一線墜焉。

第五次修譜在民國第二十二年(1933年春),十九代孫秋芳作序稱此次修譜與上次只相隔20年,原因有二:一是上次參與修譜之人尚在者無幾,有尚在者指導會順利許多。二是上次修譜時良

祖後人遷居長清、禹城;讓祖後代遷聊城賀家海村,俱去信而未回來,以致事峻兩支未續入。之後不久,兩支均來人釐清,只錄於草譜,耽心時間久了而遺誤,故提前續之。

十九代孫穆軒則撰文說,此次修譜由秋芳族弟發起,思東族叔為指導,寫譜者有族侄志文、兆陽,族孫善榮,嫡孫一心等。同心協力,且修譜之時,於某代添名寫清代數,某人生之。按支排行,重序前者,仍之後者,亂次者改正之,作到支派分明,長幼有序,出繼者,承嗣者,換名者,義養者,皆注清楚,令人一目了然。只希望明明白白地接續傳承下去。

六、家族成員和遷徙概況

正像始祖李珪從隴西遷博陵一樣,家族成員的遷徙屢見不鮮。二世興祖遷居汶上縣以後,又遷江蘇豐邑,三代六支中恭祖為明山西蒲州府榮縣知縣,良祖為明山西都統,六代祖瑞為明大同府知府,七代祖光遠為大梁驛丞,九代祖茂華明兗州府寧陽縣訓導(載縣誌)等,以上皆因為官,遷居他處。因家庭及社會等原因遷徙者,如三代第六支仁祖的後代遷居李橋,前後尚有多支隨遷,實際上李橋、陳庄村的李姓宗親全是由我村遷去的。明永樂年間又有遷居汶上草橋村的佐祖。光緒十二年(1886年)十一月第十七代孫尚義等曾來村續譜。八代遷居陳留縣,十一代有移居廣平穆庄,短丁庄的;有遷居聊城竇家營的。

十四代遷居涿州、李兆安庄、李橋等處的。

十五代遷成范二庄、涿州、茌平田莊。啟明李庄、郎庄、王家集、公李庄、秦庄、北李庄、黃庄、李橋、賈庄、博平西街、茌平田莊、郎庄、牛店、王家營、臨清杜家堤、回民李庄。

十六代遷居胡家樓北獨立庄,村號為李洪如庄。

十七代遷居成范庄、江蘇海州沭陽縣、周庄、保定府定界縣、皮孤李庄、郎庄、官莊、蘇庄、東袁庄等。

十八代又有遷李橋、博平西街的等等(詳見族譜,文中有重複,系因不同時期遷居)。

從以上不完全的記載可以看出,吾李氏家族遷居比較頻繁,遷居之後的後人又有新的遷居,也是平常事。二十世紀以後,由於交通發達,經濟發展,遷徙的範圍更大,省內外,國內外皆有之,作為老村的人們謹祝願各地吾李氏宗親幸福安康。

七、幾點感悟

1、歷史上一代明君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讀了吾李氏家譜,進一步知道了吾族、我村的發展變化,歷代先人曾創出不朽的業績。子子孫孫應以前人為榜樣,更加自強不息,勤勉努力,為國為民多做貢獻,建功立業。

2、從五次修譜可以看出先輩對修譜之事十分關心,每次皆由德高望重者發起,大家響應,踴躍出資、獻力,共同完成大任。方使吾族綿延七百餘年,保持宗親清晰,長幼有序。從多人所作序中表達了對先輩的敬仰,對後輩的殷殷期望之情,吾後代子孫絕不可忘矣。

3、十一世子實祖,對祖林的建設功勞大矣,親植松柏千餘株,以表水源木本之恩。十四代孫慶雲爺為修李氏宗祠盡了大力。後代子孫永不可忘記。

由於歷史原因,祖林、宗祠均已損毀,也使吾輩受到啟示教育,逐漸形成共識,祖林的碑已重立起,宗祠欲重新修繕,不僅實現吾族的傳統,同時實現文化和歷史的傳成。一個不尊重歷史,不懂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4、從1933年修譜至今已整整過了八十春秋,據了解,各分支修譜多者已三、四次,少者一、兩次。修續總譜已是燃眉之急,筆者建議儘快啟動之。

5、從總譜上看吾李氏在六世之前均以單字起名,六世之後多以兩字為名,相延至今。但因無統一規定,各支各樣,很難分清輩份,且前後輩份重名者甚多。僅舉例說明:十四代有慶雲爺,十九代慶字輩人很多;十六代有玉相爺,十九代有玉慶叔;二十三代有玉魁。「兆」字輩,有十八代的,有十九代的,二十代的在村東排更多。為了使輩份清楚,前輩後輩不紊亂,採用「同輩同字」起名方法,筆者認為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學習「孔氏、孟氏」起名方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