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它的發生率遠超肩周炎

來源:骨病一點通(ID:gubingydt),已獲授權

很多中老年人,一旦出現肩膀痛,一概按照肩周炎來治療,爬牆活動手法松解,

事實上,肩膀痛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其中很多疾病的發生率甚至遠遠超過肩周炎,比如,下面我們要介紹的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作為僅次於肩袖損傷的肩膀多發疾病,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的發病人群十分廣泛,10歲至老年人均可能發生,

1、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SIS) 是1972 年由Neer首先提出來的,是指肩部前屈、外展時,肱骨大結節與喙肩弓反覆撞擊,導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組織退變,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動障礙,是對單獨的或混合多樣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總稱。

Advertisements

很多人一聽就暈了,是不是?其實可以簡單的這樣理解,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簡單來說,就是手臂上舉的時候肩袖受到肩峰的壓迫造成的,

2、疾病表現: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傷史,很多患者長期過度使用肩關節。因肩袖、滑囊反覆受到損傷,組織水腫、出血、變性乃至肌腱斷裂而引起癥狀。

疼痛通常出現在肩關節前外側,以肩峰周圍為主,可能會放射到三角肌止點。患側肩夜晚受壓時或睡覺時上臂外展、上舉,疼痛加重。

3、導致因素:

1、外傷,跌倒,手撐地造成肩峰與肱骨頭撞擊;

2、反覆過度的上舉過頂動作,工作生活中反覆進行上臂外展上舉動作(如擦玻璃、刷油漆、打網球等);

3、解剖因素,鉤型肩峰或骨贅形成;(骨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常見於中老年人群,多形成於骨骼的邊緣,呈新生的骨組織,在X光片上呈現底部寬、尖端細的突起樣表現。)

Advertisements

4、疾病分期:

第一期,最開始時癥狀很輕微,通常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

這一時期的癥狀表現為肩膀疼痛,且在上舉或持物時產生疼痛加重,運動員可能在投擲或打網球時產生疼痛。

在這一時期,持續肩膀上舉動,會直接導致病情加重,造成急性滑膜炎並伴隨肩峰下水腫和出血的狀況。

第二期,病情持續發展,上舉手臂或其他動作對肩膀的刺激如若一直存在,慢慢地滑囊就會喪失潤滑和保護肩袖的作用,並且會出現肩袖肌腱炎。

這一時期疼痛開始向手臂蔓延,且夜間疼痛加劇,抬高手臂時疼痛尤其劇烈,上肢力量和運動幅度可能會減少,並出現手掌不能放在背後的情況。

第三期,肩袖的炎症和肩袖損傷持續加重,最終導致肩袖撕裂。這時不僅會肩膀疼痛,還會出現無力、肩膀活動的限制變得更大。

藥物治療很難使撕裂的肩袖恢復,此時只能手術治療。

5、治療:

注意休息,避免上舉、外展等運動。保守治療可採用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理療、冰敷、冷凍療法、肩峰下局部封閉等治療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肩峰撞擊綜合征患者與肩周炎患者的鍛煉是不同的,未明確診斷時可先進行一些緩慢上舉的動作,如癥狀緩解,可繼續鍛煉,如癥狀加重,則暫停鍛煉。

保守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者,或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時,可以考慮行關節鏡手術包括肩峰下滑囊清理和肩峰成形術等手術治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