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療程的思辨

——孟長海/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有一次一個病人來診,給她看病之後開了一周的中藥,讓她一周后複診。病人問的幾個問題,也很有意思。

一個是大夫我這病需要幾個療程能好?二是大夫能不能一次多給我開藥?這裡兩個問題在臨床上具有代表性、普遍性。

關於療程的問題,對中醫來講基本上是套用西醫的,在很多疾病上中醫講究變數,也就是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病情變化。比如外感急性病,自身有傳變發展的軌跡,也有一些突變,或者瞬息變化,因此這樣的療程是不好確立的。而對於慢性病來講,可以講療程,可以一個方葯使用一段時間,但是這容易固化或者死板的理解中醫,中醫治病辨證論治,要緊密結合患者病情變化,找尋證的存在,一個證包含著疾病一個階段病理病性病態病勢,而這個證需要大量的癥狀體征的組合,也就是說中醫治病要明確證,也要針對癥狀。比如肝鬱氣滯的病人可能有幾十種不舒服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是會在中醫藥治療后發生變化的,這個變化可以一付葯,也可以數付葯,甚至更長時間。

Advertisements

那麼,這裡的問題就出來了,臨床上但凡看病是有固定方用,即使慢性病效不更方,或者守方慢調,但必須變通變化。看過一些名家醫案,常有守方几月半年或幾年的,這裡我總是有些疑慮。證型明確,長期不變,久服成藥尚可,而湯藥則恐不合。如病人大便乾結,在葯中加通腑瀉藥中病即止,如果長期使用就違背了中醫精神。

我是見過一些病人扛著麻袋背著葯走的,有個病人脖子疼,結果去了一個民營醫院,醫生一下子開了三十天的中藥,費用太高了不說,單就這一個月來病情的變化,就很難琢磨,而一個月草藥如何跟上病情變化?這一個月的葯吃不完,讓其他醫生怎麼看病呢?作廢,還是繼續服用?

因此,常常有很多名老中醫是不會回答病人療效保證的問題,也不會誇下海口幾個療程治癒的問題,中醫必須在處方用藥並與患者密切溝通、及時把握病情變化中找尋最佳治療。這是中醫靈活運用的體現,也是活中醫的體現。

Advertisements

中醫現在有不少的問題,有時候是致命的。一個就是單純追求療程的問題,這個療程很多時候帶有研究觀察的性質。我總覺得不靠譜的,這是對中醫科研和臨床的盲目套用。比如一個觀察痤瘡的方子要進行研究,做臨床觀察,對中醫藥組方多成分研究本身就是困難的,其中的疾病觀察中變數很多,很難控制,如此如何能夠做到有效的病例觀察呢?為了追求臨床套用西藥研製的可重複性而泯滅了中藥自身的屬性,這樣開發的中藥研究也是有問題的,經不起考驗。二個是關於療程的欺騙。好的中醫沒有海口,不去承諾什麼時間治好,花多少錢治好,這裡邊因人而異,隨時依據病情變化。但是療程常常為一些不明身份的所謂中醫人盜用,在單純承諾療效的幌子下做出療程的承諾。曾見了一些上當受騙的病人,花了不少錢病沒有好轉,問醫生原因說是療程不到,而很多時候一個療程就已經價值不菲了。這樣療程沒做完,病人堅持不下去了,無效原因是病人不堅持。而那些承諾幾個療程治癒,簽訂協議,無效退款的更是不靠譜的了。

醫學沒有那麼機械化,也沒有那麼信誓旦旦。關於療程的問題,還是要有一些分辨,不然病人病情變了,我們還在固守,這合適嗎?文中如有不適,歡迎討論交流。學習為本,不求思維固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