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因果嗎?

因果,即原因和結果,意為會有什麼結果就會有什麼原因。根據佛教輪迴之說,前世種什麼因,今生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

我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不從輪迴的角度看待因果,僅從我們的現實生活來看。首先回想這麼一件事:當你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時,或者某件事的結果和自己曾經的假想存在差異時,你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有沒有說過:「怎麼會是這樣呢?」

大概大部分人都說過吧!

這就是因果。你現在面臨的結果,所處的環境,正在過著的生活,都來自於某個曾經的選擇。不管這個結果是否事與願違,所處的環境是否舒適,過著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這都來源你自己曾經的選擇。

你可能會說,做選擇都偏向於利己,沒有人希望得到不利己的結果,我們也盡量做出好的選擇,可結果差強人意。

Advertisements

大家都知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會有問題(起點),有解決過程(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連線),有預期結果(終點)。連接兩點之間的線有無數條,所以每條線上的點也有無數個,這些點就是我們做出的選擇。我們一步步地做出選擇,目的是達到預期的終點,可總有跑偏的時候。如果某個點偏離原定軌道,那它後面的點偏離的概率就會高很多,可能會導致終點偏離。就好像兩條射線,即使起點完全相同,只要第二個點稍有偏差就會南轅北轍。

由此可見,選擇之間的細微差距也會導致存在巨大差異的結果。拿「蝴蝶效應」來說,本意是說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引申義是說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將可能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雖然這是初始條件的偏差,選擇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我們可以把每個選擇看成過程的起點,本質還是一樣的。

Advertisements

所以,不用埋怨上天不公,也不用為此沾沾自喜,這些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想想看,沒有通過考試是不是平時不學習的結果?沒有升職加薪是不是平時太懶散的結果?沒有對象是不是平時忽視社交的結果?如果你想通過考試、升職加薪、擺脫單身狗的標籤,平時是不是應該做出學習、社交的選擇?

當然,影響結果的除了選擇,還有不可抗力因素,這個因素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比如你平時努力學習,可考試那天狀態不佳、身體不適導致沒有通過考試。或者你是社交達人、閱人無數,可就是沒有一個異性走到你心裡。你說,這能怪誰呢?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也不用怨天尤人,應該向老子學習,順其自然,坦然接受。是福是禍還不一定呢?再以老子的觀點來說就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總結:如果,果是你想要的,那麼恭喜你;如果,果不是你想要的,你該反思:曾經做出的選擇是自己的失誤還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失誤,那就痛定思痛,重新出發;如果是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就坦然接受,重新出發。

(文/徐梓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