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一部瘋狂的玩命史

輸血這個詞,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一袋袋殷紅溫熱的液體,在醫生的妙手之下,便能奇迹般地救活許多人的生命。然而,這種奇妙的治療方法並不是神的恩賜,它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靠一些瘋狂大膽的天才,用血和淚摸索出來的……

黎明前漫長的黑夜

輸血之所以會誕生,要追溯到生活在公元前430年左右的希波克拉底。這位古希臘的大爺被廣泛地尊稱為「醫學之父」,他的醫學理論統治了歐洲至少兩千年,雖然它們基本上都是錯的。

希波克拉底(squarespace.com)

在血液這個問題上,希波克拉底有一個很重要的「體液學說」。他認為,世間所有生物,都是由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構成的,而任何疾病,都可以用體液的失衡來解釋。因此,治療疾病的終極方法,就是調整四種體液的比例。

哪種體液最容易操縱?當然是血液。正是這樣,古歐洲人才發明了大名鼎鼎的放血療法,由兼職外科醫生的理髮師們用剃刀割開病人的血管「治病」,他們甚至還在1685年治死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除了放血外,人們還會補充血液。古羅馬帝國就流行著這樣一種習俗,狂熱的觀眾湧入斗獸場,喝掉角鬥士們廝殺時灑落的血液。到了15世紀,依然有人提倡將飲用年輕人的血液作為恢復青春活力的手段。16世紀一位名叫安德烈亞斯(AndreasLibavius)的德國醫生認為,只要將健康人的血液轉移到病人身上,就可以給他提供生命的源泉,將病魔驅趕出去。

放血療法(健康報)

這些想法愚昧又野蠻,但永葆青春的誘惑吸引了無數前仆後繼的研究者,著實推動了醫學的進步。開始有人研究血管循環系統的解剖結構,而這個人,就是17世紀的威廉·哈維(WilliamHarvey)。雖然那時候人們對血管和血液的認識還停留在非常粗淺的肉眼水平,但他們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了輸血實驗。

威廉·哈維繪製的前臂靜脈圖(returnofkings.com)

草菅人命的早期實驗

1666年11月14日,在牛津大學的實驗室里,威廉·哈維的學生們進行了史上第一次輸血實驗。他們準備了兩隻狗,第一隻狗被置於高處,它前臂的靜脈被割開,血液順著管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第二隻狗的左側前臂靜脈中。為了避免,它右側的前臂也被割開,一邊輸血、一邊放血。第一隻狗的血液流幹了之後,這個血腥的實驗才算結束。實驗者們給第二隻狗包紮好傷口,便驚喜地發現,它很好地承受了這場駭人聽聞的輸血治療。於是他們宣布:實驗成功了。

一年後,法國的年輕醫生丹尼斯(Jean-BaptisteDenis)率先在人體上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他在屠夫的幫助下,將一隻山羊的血液輸給了一個發熱的小男孩。這根本就是草菅人命,但或許是因為輸血的分量太少、速度太慢,小男孩倖存了下來。之後,輸血治療就被輕率地認定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都知道,輸血是在失血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但當時的醫生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重要的問題。大膽的外科醫生們開始用動物的血液給狂躁的精神病人治病,希望他們能變得同樣溫順。

用狗給病人輸血(wikipedia)

在前後短短的兩年內,有許多的實驗動物和病人死於輸血治療。醫學家們觀察到了恐怖的溶血現象,在輸血的24小時內,病人迅速出現發燒、胸痛、血壓下降的癥狀,甚至很快死去。彼時,醫生們還沒有意識到血型的存在,對這些事故毫無總結歸納能力,只能嘆息自己手氣不佳。加上由於器械不潔帶來的大面積感染,接受輸血治療和找死無異。因此,1668年,英國皇家學會和法國政府明文禁止了輸血這項療法。不久,梵蒂岡教廷以宗教為名譴責了那些科學家們,輸血此後陷入了長達150年的沉寂期。

輸血第一次拯救了一條生命

詹姆斯·布倫德爾(JamesBlundell)是19世紀初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的一位產科醫生,他工作上最大的苦惱是,產婦們總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在病床上。他翻閱了過去的老資料,開始思索能不能用輸血來拯救這些媽媽的生命。他先是用貓狗做了實驗,不久便福至心靈地意識到,不同物種的血液是不能共用的。但有誰願意充當獻血人,把珍貴的血液贈送給他人呢?

詹姆斯·布倫德爾(wikipedia)

布倫德爾很快就找到了心甘情願的獻血者。病床邊的一位丈夫願意伸出胳膊,讓布倫德爾用大針筒從他的前臂抽出了大約400毫升的血液,之後輸注到他妻子的體內。幸運的是,這次輸血沒有出現排異反應,妻子得救了。

從1825年到1830年之間,布倫德爾進行了10次輸血治療,其中5次產婦都被奇迹般地救活了。1840年,他還在一位血友病患者身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全身換血治療。

誠然,即使到了這個時候,輸血依然兇險,就算是在布倫德爾所在的倫敦,大部分醫生也拒絕學習這項治療手段。但對於絕望的、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病人來說,它起碼帶來了一線生機。

ABO血型:開天闢地般的發現

19世紀晚期,開始有人在體外實驗中觀察到,將不同的血液混合時,有時候紅細胞會像是溶解掉似的失去原本的形態和大小並聚集成團,這就是所謂溶血反應。假設紅細胞在病人的體內聚集成團,後果一定是災難性的。

溶解的紅細胞(nature)

1900年,奧地利醫生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Landsteiner)也發現了這一現象。但他從來不信什麼「運氣」的鬼話,決定找出其中的規律。他從22位同事身上收集了血液,並不斷排列組合交叉混合,將結果編寫在表格中,最終歸納出了三種血型,分別命名為A、B、C血型。其中的C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O型血。他發現,那些嚴重的溶血反應只發生在不同血型的人之間。

卡爾·蘭德斯坦納(wikipedia)

1902年,蘭德斯坦納擴大了實驗規模,將人數增加到155人,發現了第四種更加稀有的血型,它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AB」型血,出現概率大約只有2.5%。

ABO系統血型的發現,在現代的外科醫學中,有著開天闢地般的意義。根據他的血型理論,人們迅速摸索出了血型鑒別的技術,建立了現代血型系統。1907年,紐約西奈山醫院首先為病人進行了分型輸血。結果非常成功,人們終於不用再將輸血當成俄羅斯輪盤賭了。而蘭德斯坦納本人,也因為這個偉大發現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此後,人們發現了更多的血型系統(包括Rh血型系統),輸血過程中出現的致命溶血反應,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些成功,都要感謝前人的努力。

ABO血型的依據在於紅細胞上有哪種抗原。過去認為AB型是萬能受血者、O型是萬能供血者,由於新血型系統的發現,這個說法已被證實有誤(ikexue.org)

戰爭是血庫的催化劑

在人們還沒有學會如何保存血液之前,輸血必須現采現輸,因為離開人體的血液很快就會凝固。但是誰能保證在病人需要輸血時,總有志願者在一邊候著呢?

過去直接輸血的器械,兩頭連接供血者和受血者,用針筒推動血液流動(世界衛生組織)

這個問題在戰爭時期顯得更加緊迫。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皇家陸軍醫療部隊的幾位醫生髮現,只要在新鮮血液中加入少量的檸檬酸鈉,血液就不會凝固。他們迫切地希望拯救那些被炮彈擊中的傷兵,不僅開發出了保存血液用的冰瓶,還排除萬難,徵得政府的同意,在西線戰場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業的輸血站。

1936年西班牙內戰期間,西班牙醫生弗雷德里克(FredericDurán-Jord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業血庫。他從每個獻血者身上抽取300~400毫升的血液,與10%的檸檬酸鈉溶液混合后,在抽壓條件下灌進無菌消毒過的玻璃燒瓶里,之後密封,置於2攝氏度的低溫下保存。血庫運行了30個月,3萬位獻血者在這裡貢獻了超過9000升血液。

西班牙醫生弗雷德里克(photobucket.com)

弗雷德里克的血庫系統在隨後的二戰中被廣泛採用。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了血庫的強大功效,它能無視距離和時間的障礙,將救命的鮮血送到病人身邊。因此,戰爭結束后,各國的常規血庫便如同雨後春筍一樣湧現了。

1943年西西里島上,醫療兵給傷員輸血(wikipedia)

如今,輸血已經是醫學實踐中最常規的操作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要輸注8500萬單位的紅細胞,相當於要花掉1700萬升的血液。這項原本被視作賭命的危險療法,已經拯救了不計其數的生命。

如今輸血已經是一項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wisegeek.com)。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