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怎麼辨治?老中醫指點迷津!

導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壓力大,飲食物過於精細,加上飲食的不規律等,消化系統疾病可謂是逐年上升。然「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關係到人體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存亡。而位居中土的脾胃,與其他臟腑關係很密切,一旦脾胃出現病證,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如何巧妙辨治脾胃病刻不容緩。具體怎麼辨治脾胃病?且看正文分解!

自春秋戰國至唐宋,中醫學對脾胃生理、病理、治療等的論述雖可散見於各家篇章中,卻沒有專著,直至金元的李東垣首著《脾胃論》。由於當時戰亂頻頻,人民流離失所,饑飽不定,出現大量飲食、勞倦、內傷所致的脾胃病,李東垣根據《內經》中脾的生理特徵,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李東垣指出,治療脾胃病不但要健脾,還必須升清,於是創立了名方「補中益氣湯」,治療因清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子宮下垂等疾病,效如桴鼓。然李東垣的脾胃論單純論脾而不涉胃,不能算作是真正的脾胃論,而清代的葉天士則填補了這個缺憾。葉天士不僅是溫病大家,擅長以衛氣營血辨治溫病,同時也是治療脾胃病的名家。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剛燥,胃喜柔和,葉天士根據臟腑學說提出了「養胃陰」之說,而王旭高將脾胃病的理論予以總結。

Advertisements

膽為甲木,內寄相火,火性上升故膽乘胃;肝為乙木,性喜條達,肝鬱而乘脾,致肝鬱脾虛,此為脾胃病的兩大類型。此外,由於人體稟賦的不同,氣候變化的影響,又有脾胃虛寒、脾胃濕熱和寒熱錯雜的區別,而痛久則虛、痛久則瘀、飲食過飽則夾滯,亦必須一一辨明。由於每種脾胃病都有自己的特點,故治療應先辨病,后辨證,但辨病後的辨證施治,其指導理論仍與肝膽脾胃四者相關,並沒有離開王旭高總結的範圍。今舉不同病種的病例加以說明。

一、慢性胃炎

1、膽熱乘胃

魯某,男,46歲,2007年3月5日初診。素體強健,近來常感冒,胃脘輕度脹痛,噯氣,便溏,中脘輕度壓痛,舌苔白膩質紅,脈弦滑。胃鏡檢查:中度萎縮性胃炎及十二指腸球炎,中度腸化,幽門螺桿菌(Hp)(+)。辨證為膽熱乘胃,治宜泄膽和胃。方葯:姜半夏10g,九香蟲10g,烏賊骨12g(先煎),香櫞皮10g,佛手柑10g,刺蝟皮10g,甘松10g,枳殼5g,蒲公英12g,紅藤30g,吳茱萸5g,黃連5g。7劑后,胃脘脹痛、噯氣消失,舌苔轉薄白,脈弦。原方進退出入約100劑。7個月後複查胃鏡示:腸化及萎縮性胃炎均消失,淺表性胃炎,Hp(–)。

Advertisements

馬某,男,44歲,2006年5月10日初診。患者形瘦,但食慾良好,近1年來常感胃脘飽脹,噯氣泛酸,胃脘輕度壓痛,舌苔薄白膩,脈弦。胃鏡檢查:中重度淺表性胃炎,Hp(+)。辨證為膽熱乘胃,治宜泄膽和胃。方葯:吳茱萸5g,蒲公英15g,紅藤30g,枳殼5g,甘松10g,烏賊骨12g,瓦楞子30g,佛手柑10g,制半夏10g,九香蟲10g,刺蝟皮10g。7劑后,胃脘飽脹減輕,胃納奇佳。21劑后,已無任何癥狀。前後共服84劑。5個月後複查胃鏡示:輕度淺表性胃炎,Hp(–)。停葯觀察1年半,仍無不適癥狀,胃納甚佳。

2、肝鬱脾虛

肝鬱脾虛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另一種證型。肝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物慾橫流,易使精神緊張、性情浮躁、情緒不遂而致肝氣鬱結。肝鬱乘脾常見胸脅不適或隱痛,食入則脘腹飽脹、噯氣,或吞酸、嘈雜,氣惱時上述癥狀加重,納谷不馨,大便常溏泄,腿軟乏力,舌苔淡白膩,邊緣齒痕,脈細弦;治宜泄木培土;方以柴芍六君子湯為主,隨症加減,常可取效。

楊某,女,28歲,2005年8月3日初診。患者反覆肝區不適,胃脘脹約3年,面晦形瘦,胃納時好時差,性情不好時食慾減退,食入即有脹感,久治不愈,大便不實,下肢軟乏,舌苔薄白膩,脈細弦。胃鏡檢查:輕度萎縮性胃炎及輕度腸炎,Hp(–)。肝功能正常。辨證為肝鬱脾虛,治宜泄木培土。方葯:柴胡10g,杭白芍15g,廣木香6g,砂仁9g,太子參30g,白朮20g,茯苓10g,炙甘草5g,制半夏12g,陳皮10g,烏賊骨15g(先煎),佛手柑10g,厚朴花10g。14劑後患者漸有食慾,食后脹感亦減,但逢情緒不遂時,腹脹複發。建議患者暫時放棄工作,休息調養,前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再服14劑。此後患者覺腹脹明顯減輕,食慾逐漸增進,大便轉實,精神亦好轉。上方進退出入共服150劑左右,雖然患者食多后仍有脹感,但癥狀較前減輕,2006年複查胃鏡示:輕度萎縮性胃炎,無腸化。建議服藥10天,停葯10天,再治療半年,然後停葯。另外,本症來之於精神緊張,情緒不遂,如果病因不消除,自難徹底解決。

3、食滯中焦

慢性胃炎患者常因飲食不節或恣食膏粱厚味而出現胃脘飽脹或脹痛交作,納谷獃滯,噯氣或矢氣則舒,口有臭味,脈多弦滑,舌苔白膩或黃膩。此乃食滯積於中焦,胃氣不能下行,必須用和中宣化法,方用和中消導飲。方葯:蘇梗10g,山楂10g,谷芽15g,麥芽15g,枳殼10g,雞內金20g,萊菔子20g,砂仁10g,木香10g,檳榔8g,青皮5g,陳皮5g,一般3劑即可緩解。所謂初病易治,積滯去后,胃氣運行正常,往往舊恙亦可同時減輕,此乃孫老多年臨床經驗所得,屢驗不爽。

謝某,女,71歲,退休教師,2002年8月15日初診。患者患中度萎縮性胃炎10餘年,時瘥時劇,此次恣食不消化食物而出現胃脘飽脹隱痛,不思飲食,噯氣則舒,腹痛難受,大便難解,舌苔白,脈滑。此前多次服用中藥無效,蓋醫者仍用原來方葯酌加少許消導葯而未改弦易轍之故。用上方3劑,立效,可以為證。

4、胃陰虛

慢性胃炎中比較少見的是胃陰虛型。臨床症見胃納獃滯,常無食慾,大便乾結,5-7日一行,口雖干卻不思飲,手心熱,唇紅,肢體倦怠,舌光紅中裂深,少津,脈弦細。蓋胃陰不足,日久必然影響胃氣,故納呆;陰虛生內熱,故手心煩熱;陰津不足則便干;長期食欲不振,後天生化失源,則肢體倦怠。清·魏玉璜的一貫煎即為此證而設,孫老將此方略加調整。方葯:生地20g,元參10g,北沙參10g,麥冬10g,杞子15g,當歸10g,川楝子10g,鐵皮楓斗15g,制首烏10g,隨症加減。此方須長期服用,才能取效。

王某,女,62歲,2005年10月8日初診。患者患中度萎縮性胃炎伴中度腸化已10餘年,Hp指數在5000以上,曾求治多家三甲醫院消化科專家10餘年,服用多種進口西藥,均無明顯療效。現症見形體消瘦,體重減輕,頭暈乏力,納呆,大便約5日一行,燥如羊屎,口乾不思飲,唇紅,手心熱,脈弦,舌紅中裂深,捫之無津液。投以上方,服30劑后,頭暈、倦怠略見改善,大便仍5日一行,質稍軟,舌少津,納仍差;又服30劑,納谷漸馨,精神略振,大便3-5日一行,Hp指數3000。從上述情況分析,治療只能算作有效,但因乏力癥狀改善,患者已相當滿意。

西藥的三聯療法雖然可以減少或消滅幽門螺桿菌,減輕胃部癥狀,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但目前尚存在耐葯、複發率高及遠期療效較差的問題。

二、胃下垂

胃下垂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已為醫家所熟悉。輕度胃下垂用補中益氣湯全方多有效;中度或中重度胃下垂則療效不理想,同時兼有胃炎者亦然,但若在原方中加重黃芪劑量至60g左右,再加用枳殼20-30g,則療效立顯。蓋枳殼功取行氣化滯時,劑量為5-10g便足夠了,若重用可調節平滑肌,從而起到昇陽舉陷的作用,此為古書所不載。胃下垂患者如伴大便秘結者,可再加萊菔子或檳榔,消補兼施,才能見效。

王某,男,68歲,教師,1999年2月1日初診。患者身高消瘦,訴多年來每於食后2小時左右即感臍周脹滿不適,按之脹甚,如進年糕、湯糰等難以消化的食物時則脹感加重,早晨癥狀減輕,便調,脈沉細,舌苔薄白。診斷為胃下垂,多次求治於脾胃病專家,未見明顯療效。查前醫中有用補中益氣湯全方者,似為對證,何以不效,細細思忖,蓋患者年事已高,機體功能下降,脾虛中氣下陷加重,而方中黃芪劑量僅30g,實難收功,而且脹滿的成因,除氣虛外尚兼有氣滯,故必須加用枳殼以行氣化滯,故於補中益氣湯全方中加枳殼15g,同時黃芪增為60g。葯進1劑,脹感即明顯減輕,5劑后脹感消失。

三、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一般分為兩型,一為脾胃虛寒型,一為氣血瘀滯型。脾胃虛寒型多見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症見胃脘隱痛,痛多作於飲后1時許,按之則瘥,腹肌柔軟,面色不華,畏寒肢涼,舌苔淡白,邊緣齒痕,脈細或濡細。近代名醫秦伯未喜用黃芪建中湯治療。章次公則認為,該方應再加海貝散及瓦楞子,海貝散必須研細末吞服,粉末可密密層層蓋滿潰瘍處而起到收斂創口之效。遵照章師教導,孫老將此方應用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果然隨手取效,但此方用於胃潰瘍無效。蓋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之腑,易實易瘀,治不宜峻補。胃潰瘍初期,若嘔吐大量褐色血液,則必須禁食。當患者有飢餓感時,可進少許流質或半流質,此時患者多見胃脘刺痛,或痛處拒按,痛處往往固定不移,脈常弦滑,舌質紫,舌底絡脈紫暗,治宜化瘀為主佐以扶正。自擬潰瘍煎,方葯:三七粉3g,蒲黃10g(包煎),五靈脂10g,白及10g,威靈仙15g,烏賊骨15g,瓦楞子30g,乳香5g,沒藥5g,太子參20g,黃芪30g。此方治療胃潰瘍多達百例,療效顯著。但老年胃潰瘍患者伴反覆嘔血及下黑便者,預后險惡,即使中西醫結合治療,亦難挽救。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這些癥狀表明你是痰濕體質,該調理了

感冒如何選用中成藥

【本文摘自《老醫秘驗:范文虎傳人孫幼立70年臨證經驗集》(俞承烈主編)一書。來源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編校發表,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