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性解放運動的真正原因

1948年,美國出版了一部長達804頁的大部頭學術專著,其中的大部分篇幅是數字,表格,曲線圖,僅僅最後所附的專業的表格就有120頁之多。但是就是這樣一部艱深的學術專著,首次印刷的20萬冊在兩周內就被人搶購一空,並馬上在美國和全世界引起極大震動。

這部著作就是筆者翻譯后獻給讀者的《金賽報告》。其直譯名是《人類男性的性行為》,但是它廣為流傳后,人們更喜歡用作者的名字來稱呼它:金賽,指作者;報告,指它是一部性社會學意義上的調查報告和資料彙編。

《金賽報告》是世界性研究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標誌著確立於1886年的性學,經歷了初創期,終於發展到了成熟期,標誌著現代性研究體系的定型;標誌著性研究開始從學者的書齋和醫生的實驗室與門診所走出來,投入現實世界,投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開始對社會與文化發揮其巨大推動力了。

阿爾弗雷德·金賽的小傳,在美國金賽研究所所長專為簡體中文版寫的前言中已基本包括了。這裡只需稍作補充。

金賽具有科學家,尤其是一位在野外工作的科學家,所應有的獻身和埋頭苦幹的優秀素質。從1940年起,在尚未獲得任何資助的情況下,他帶著僅有的一名助手,跑遍芝加哥與印第安那波利斯,廣泛會見中下層人士,通過直接面談來調查,甚至周末和晚間也不休息。

金賽更具有科學家所應有的不畏社會邪惡勢力的意志與人格。他的工作受到各種阻力,正如他在本書中所說,連一些司法人員也來阻撓。他的一位合作者甚至因此被解僱。但是直到1941年獲得資助,1942年僱用更多助手之前,他幾乎是單槍匹馬地對抗著愚昧而強大的社會壓力。

《金賽報告》問世后,與社會阻力的抗爭並沒有就此結束。該書出版一年後,洛克菲勒基金會迫於壓力,從此斷絕了對金賽的資助。幸而金賽研究所財政上已能自立,否則難免滅頂之災。但是資助的停止,畢竟嚴重影響了事業的進展。目前這部《金賽報告》,雖然資料之豐富與細緻已經是首屈一指,但仍有大批資料由於財政緊張而無法整理出版。金賽曾經計劃繼續出版更詳盡的專著,但是因財力不足,一直未果。此外,1948到1953年的美國,清教的精神禁欲主義傳統仍占統治地位。1920年代那場「靜悄悄的性革命」已然過去很久,1960年代那場「暴風雨般的性革命」尚未到來。這也嚴重阻礙了金賽某些最尖端的研究成果問世。例如,金賽最早現場觀察了人們的性生活,最早用電影客觀記錄了種種性行為與性技巧,但是在目前這部著作中,他隻字未提。也許他是在等待更寬容的社會環境和人們更高的性覺悟,但是終未等到。直到性革命高潮來臨之後的1966年,後世兩位性學大師、性治療學創始人馬斯特斯與約翰遜,才有條件重闖禁區,實現了金賽的遺願。他倆在《人類的性反應》一書中,公布了性生活的細枝末節的視覺形象資料,也算告慰金賽的在天之靈吧。

《金賽報告》的基本理論觀點有兩條:

一、從根本上來說,性是一種生物現象。性張力(或稱性能量)無論如何總是要釋放的,這是一種生物活動。社會因素和力量對它有影響,但並不絕對。性的生物性質主要表現為:

1. 不存在絕對沒有任何性釋放的人。

2. 無論多麼怪異的性對象、性行為或者性釋放頻率,都是源於並符合於性的生物需要。

3.性釋放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來考察:釋放頻率、釋放途徑、釋放總量中各種途徑所佔的比重。后兩項主要是由社會決定的,而前一項(頻率)則是個人的生物性質所決定的。這主要是指:

● 性的最高頻率都出現於青春期之前,而後逐年降低,任何力量都無法挽回或者逆轉。

●男性一生中平均性釋放頻率的高低,不取決於社會或者心理因素,而由他的青春期開始的早晚所決定。這也是任何力量所無法控制或者改變的。

● 不同的釋放途徑及其在總量中所佔的不同比重,都不能影響或者支配釋放頻率的固有水平。

二.性釋放的途徑(具體性生活方式)及其在釋放總量中所佔的比重(採用某種方式的頻率),主要是由當事人所屬的社會階層內的通行性變態所決定的。社會階層的劃分主要依據受教育程度和職業等級的高低,而且這兩者基本相符。一個人如果已經接受了某個社會階層的性行為模式(這通常發生於幼年和少年),日後儘管他的社會地位發生劇變,這一模式也很少很難再改變了。

《金賽報告》不但是具體成果的豐收,更是性研究方法的擴展與革新。這集中體現為金賽名言:「一個門診部並不等於全社會」。

金賽創立了新的性學的分類法,他認為:無論把性看作生物現象還是社會現象,都必須擁有足夠多和足夠廣泛的調查數據,才能發現、驗證和總結性領域中的任何一個現象或者問題。最理想的是調查全部人口,即或做不到,也不能像以往的性學研究者那樣,僅憑醫生的少數病例來論述人類的性問題。

《金賽報告》在1950年代的美國,有五條社會現實意義:

1.行為方式與社會背景聯繫起來,震動了一貫認為美國不存在階級的各個階層,甚至有人攻擊它是「性的馬克思主義」。儘管它離1960年代的性革命高潮還很遠,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後來的黑人、社會中下層人、女性和青少年,之所以敢於在性革命中自豪地顯示和傳播自己階層所特有的「性的亞文化」和一直被視為「下賤」的性活動,並使之成為社會一時的「主文化」,或多或少是得益於《金賽報告》的普遍流傳。正是它,使他們認清了自己階層的性特徵,從而才可能為維護自己的性價值觀而鬥爭。有人把性革命說成是「性的階級造反」,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如果說《金賽報告》多少提高了社會下層的性的階級覺悟,並不為過。

2.它打破了美國延續近300年的清教的性的精神禁欲主義傳統,打破了這種性道德的一統天下。

金賽對這種舊道德的深惡痛絕,滲透於全書的字裡行間。但他不是靠激情聲討或者價值觀混戰,而是以生物學意義上的發現和規律式的總結,深刻地指出其違反人性之處。每一個看過該書的人都可能問道:處於性釋放頂峰時期的青少年,難道還應該去遵守性釋放已逐減的成年人或者近乎性無能的老年人所制定的性道德嗎?

3.它揭露了當時美國性風尚的虛偽,展示了人們的性活動實際上早已偏離傳統道德,駁倒了任何一種「道德不變論」和守舊主義。

美國上層社會在40年代末,仍然自欺欺人地標榜著:美利堅民族在性方面最嚴肅正經,所有的性變化都發生在歐洲,或者企圖從那裡傳來。因此,他們把性的保守主義當作光榮傳統或者民族根本性格,據此來嘲笑和蔑視甚至攻擊其他民族。《金賽報告》中的一組組數據,把他們道貌岸然的外衣衝擊得千瘡百孔。人們看到,300年來一直嚴禁嚴懲的同性戀、「反常性行為」、婚外性交、嫖妓等等現象,不但不像社會宣傳的那樣只是一小撮人所為,而且其比例大得令人瞠目結舌。這就不能不使人想到:是這些人的行為錯了,還是法律與道德錯了?法律既然已經不能責眾,那還固守它幹什麼?法律與道德難道不應該隨人的實際生活而變一變嗎?這無疑是批判清教精神禁欲主義的銳利思想武器。

4.它揭示了人的性行為的實況,迫使人們正視自身的性活動。這本身就是一種性態度的革命。當時報紙上登出一句著名的話,表明了《金賽報告》的衝擊強度:「看了它,你認為人還有什麼秘密,還有什麼可羞恥之事嗎?」

5.它揭示並肯定了人的性行為的無限多樣化和無限可變性。金賽的一句名言從此在美國廣為流傳,經久不衰:「唯一不符合本性的性行為,就是不能完成的性行為。」

最後要說的是,一本學術專著,居然能夠從四十年之後直到六十五年之後,在中國先後出版三次,這就不僅僅是因為金賽的偉大,更是來自中國人民的覺醒與發展,來自我們的性文化的復興。(潘綏銘)

>>>>精彩閱讀:(直擊↓標題可閱讀)

男孩的自我修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