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六安瓜片么?

前幾天我在群里說了六安瓜片,有人很好奇地問一句,「六(liu)安瓜片是啥?什麼瓜的葉子么?」

那麼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六(lu)安瓜片」到底是個什麼吧?

六安瓜片是瓜子么?

不要想了,肯定不是瓜子,也不是瓜子的葉子、根莖。

跟瓜子一點關係都沒有,人家明明是茶葉好么。之前跟大家說過六大茶類,六安瓜片就屬於其中的綠茶類。

那為什麼要取名叫「瓜片」呢?

大家都知道,茶葉的命名方式有很多種,像大家常見的西湖龍井、太平猴魁就是根據茶葉的產地來命名的;還有根據歷史典故來命名的,如大紅袍、鐵觀音;還有根據茶樹品種來命名的,像肉桂、水仙等;當然還有根據產地和外形命名的,如福鼎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有今天說的六安瓜片。

所以說正是因為六安瓜片長得像瓜子,才被命名為了瓜片。

Advertisements

這時候就會有個疑問了,為什麼六安瓜片長得像瓜子呢?

這就是六安瓜片的一大特色了——它是唯一一種無芽無梗茶

「無芽無梗」是什麼意思呢?

大家都知道,平常我們喝的茶葉是有芽和葉的。

特級的茶葉如單芽茶,是只有芽頭的。像這樣的單芽茶每一斤通常要5-7萬顆芽頭,而這樣的芽頭都要經過人工採摘。於是就導致了單芽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因為茶葉的芽頭生長還未成熟,內含物質也不豐富,導致單芽茶的滋味相對於平常的茶來說會更加寡淡,茶香也沒有那麼豐富。

因此來說,以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製成的茶葉不管是從滋味、香氣還是內含物質上來說都是最好的,同時也是現在的主流。

但是今天的六安瓜片它既不是單芽茶,也不是芽葉茶。它用的是單一葉片製作而成。

Advertisements

說起單一葉片,也是很有講究,並不是一棵茶樹上的葉片都可以用。按照茶樹的生長周期,每年的3月茶樹越冬之後開始冒出新芽,繼而到了明前,一芽一葉初展。四月上旬左右,第二片葉子也開始展露出來。但是這個時候還不是採摘的季節。直到每年的穀雨,等到第四片葉子長出來的時候,才開始採摘第二片葉子。

等這麼久葉子不會老么?

恰恰相反,等到第四片葉子冒出來,第二葉也積累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嫩度也是恰到好處,這才是正好採摘它的時機。而且採摘茶葉也有黃金期,一般都在穀雨后10天左右,過了這個時間,氣溫開始升高,茶葉也會加速老化。但是採摘的過程也耗時耗力,采瓜片需要非常小心,要輕捏葉片採下,既不能破壞葉片完整,也不能弄斷枝幹。就算是熟練的採茶工,一天也不過採摘4~5斤的茶葉。

第三、四葉也是不會就這麼丟棄的。等到第二葉採摘之後的兩三天,第三葉也可以開始採摘,然後是第四葉。因為二葉極為稀少,一根茶枝上也不過六七片,所以按照茶農的說法,只有第二葉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瓜片」,第三、四葉一般被稱為「梅片」。

瓜片的製作工藝也很複雜

雖然和平常綠茶加工工藝一樣都是殺青、揉捻、乾燥。但是每一步也有瓜片自己的特色。

在殺青階段,瓜片分為生鍋和熟鍋殺青。生鍋殺青的溫度在100-120攝氏度,主要是為了降低含水量。

等到生鍋殺青把含水量降到60%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熟鍋殺青了。熟鍋的溫度主要在70-80攝氏度,主要是再進一步降低水分和定型。通過茶把子(大多用竹絲編成,類似於小掃帚樣子),把茶葉的兩邊向內折,形成瓜子的形狀。熟鍋的難度很高,不僅要把溫度把控地絲毫不差,還要在翻炒揉捻的過程中把茶葉定型完整,讓茶葉進一步散發茶香。

等到含水量降到35%左右的時候。就要起鍋進行乾燥了。

瓜片的乾燥烘焙分為三個階段,毛火、小火、老火。三步乾燥烘焙,最終使瓜片的含水量降到6%左右,4~5斤的鮮葉也在這一個星期的製作下,變成了1斤如瓜子般小巧的干茶。

從採摘到最終的干茶,瓜片的每一步都伴著辛苦的汗水和不眠的勞作。正是茶人們經驗和時間的累積,才做出了如此好喝的茶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