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失眠還有這麼多套路,幸好老中醫的秘方管用!

在睡眠養生中強調的是失眠是十分常見的,中醫最綠色環保的療法就是用按摩穴位來幫助改善睡眠。除了按摩穴位外,還需要藥物調理。那麼,用藥物如何調理呢?且看下文詳述。

失眠的藥物調理,需要辨證論治。屬於營衛不調的,應該調和營衛。如果營偏虛,可適量服用人蔘9g,當歸12g,大棗3枚,阿膠10g。如果是衛偏虛,可以適當服用黃芪15g,白朮10g,砂仁8g,大棗3枚,鹿角膠6g。

如果屬於營衛不和的,可服用桂枝湯(桂枝去皮9克,芍藥9克,生薑9克,大棗切3枚甘草炙,6克)。

如果失眠,且伴有男子失精(夢見與女性交合而遺精),女子夢交(夢見與男性交合)的表現,可用《金匱要略》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芍藥、生薑各9克,甘草6克,大棗12枚,龍骨、牡蠣各9克)。

屬於心腎不交的,可服用天王補心丹(人蔘去蘆、玄參、丹參、茯苓、遠志、桔梗各五錢,生地黃四兩,當歸酒浸、五味、天門冬、麥門冬去心、柏子仁、酸棗仁炒各一兩)和交泰丸(黃連30克薑汁浸,黃土炒,枳實30克麩炒,白朮30克去蘆,土炒,吳茱萸60克湯泡,微炒,當歸尾39克酒洗,大黃120克用當歸、紅花、吳茱萸、乾漆各30克煎水,洗大黃一晝夜,切碎晒乾,仍以酒拌曬之,九蒸九曬)。

如果屬於厥氣客入,可用半夏秫米湯(半夏制半夏如法半夏、半夏曲15克;秫米去殼50克,淘洗乾淨,備用。用河中長流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為粥,去渣)。

如果屬於痰濕阻遏,可用苓桂術甘湯(茯苓12克,桂枝去皮9克,白朮6克,甘草炙6克)。

如果屬於胃不和而夜不安的,保和丸(山楂六兩,神曲二兩,半夏、茯苓各三兩,陳皮、連翹、萊菔子各一兩。上為末,炊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

屬於心不安而睡不著的,用酸棗仁湯(酸棗仁60克微炒,人蔘30克,石膏15克碎,赤茯苓22.5克去黑皮,桂15克去粗皮,知母切,焙、甘草炙各15克)或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別研、牛膝、卷柏各15克,澤蘭葉、續斷各60克,熟地黃90克)。

如果是膽氣不降而導致的失眠,可用溫膽湯(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麩炒、去瓤 各6g,陳皮9g,甘草3g炙,茯苓4.5g,生薑5片,大棗1枚,飯前服)。

如果屬於心火上炎,可以服用黃連阿膠湯(黃連12g,黃芩6g,芍藥6g,阿膠10g,雞子黃2枚,上,5味,以水500ml,先煮黃芩、芍藥、甘草,去滓,取葯汁200ml,將阿膠放進取出的葯汁中融化(烊化),葯汁溫度稍微降低一點了,再將雞子黃(蛋黃)放進去,攪拌和勻,每天喝三次)。

如果屬於腎陰虛的,可以用宋代醫家錢乙發明的六味地黃丸(熟地黃8g,山萸肉、干山藥各6g,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3g。煎湯,空心溫水化下)。

屬於腎陽虛的,可以用張仲景的腎氣丸(乾地黃37克,薯蕷16克,山茱萸16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丹皮12克,桂枝、炮附子各4克)。

屬於肝鬱氣滯的,可用丹梔逍遙散(甘草微炙赤6g,當歸去苗,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藥、白朮、柴胡去苗各12g。燒生薑1塊(切破),薄荷5g後下,水煎服)。

如果屬於心脾兩虛的,應該用歸脾丸(党參8g,炒白朮16g,炙黃芪 8g,炙甘草4g,茯苓16g,制遠志16g,炒酸棗仁8g,龍眼肉16g,當歸16g,木香4g,大棗4g去核)。

如果屬於心氣虛,應該用參桂飲(北沙參15克,肉桂3克,半夏6克薑汁炒,陳皮3克,砂仁3克薑汁炒,銀花6克,僵蠶6克,粉草3克,生薑3片)。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