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七大營養素之蛋白質

民以食為天,食值根本是營養。營養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兒童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之中,身體的「建造」也離不開營養物質。迄今為止,普遍認為人們需要的營養素有七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水。

兒童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物質的支持,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就要要加強兒童的營養。

什麼是營養?

營即謀求的意思,養即養生之道,所謂營養,顧名思義為謀求養生,也就是指人體攝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營養物質,以滿足機體生理需要的生物學過程。

人體是一個生命之軀,處於不斷新陳代謝之中,舊的物質要被新的物質所替代。人的血肉之軀也是用營養物質有規律地堆積起來的。

眾所周知,人體中堅硬無比的骨頭主要是由鈣組成的,沒有鈣,骨質就會變得疏鬆,甚至容易骨折,而維持人們運動能力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運動員們的強健,是肌肉力量的展示,而不是脂肪的堆砌,沒有蛋白質,人就會變得骨瘦如柴,全身無力,若肌萎縮,人就失去了運動的能力。所以說,營養就是人們從外界尋找能符合自身需要的營養物質,來建造、強壯自己的身體,以保證基本生命活動和從事各種工作能力的過程。

Advertisements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蛋白質

什麼是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在生命與健康的維持上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人體為什麼需要蛋白質?

(1)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的構成成分正常人體內16%~19%是蛋白質,人體內的蛋白質始終處於不斷分解、不斷合成的動態平衡中,每天人體約有3%的蛋白質在進行更新。人體的任何組織和器官,都以蛋白質作為重要的組成成分,人體在生長發育中,也包含著蛋白質的不斷增加。人體蛋白質的存在有不同的形式,如肌肉、心、肝、腎中具有的是以平滑肌、骨骼肌形式出現的蛋白質,骨骼、牙齒中則為膠原蛋白質,而指(趾)甲中卻含角蛋白。

(2)蛋白質構成了體內各種重要物質,這些重要物質包括能對身體內發生的各種化學反應(消化、吸收、分解等作用)起促進作用的酶、調節身體各種功能的激素、維持或提高機體抵抗能力的抗體、運輸各種物質的轉運蛋白等,血液凝固、視覺形成、肌肉運動,無一不與蛋白質有關,所以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

Advertisements

(3)供給能量1克食物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16.7千焦(4千卡)的能量。

(4)提供必需氨基酸人體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而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而成,在這種排列中,如果缺乏任何一種氨基酸都可將這種排列打破,從而不能使氨基酸組裝成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

在組成人體的蛋白質中,共有20種氨基酸,其中有9種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直接獲得,稱為必需氨基酸。如外界食物中不能提供這些氨基酸,身體中蛋白質的合成就會有障礙,各種肌肉、組織就會萎縮。

(5)維持兒童青少年的正常發育 兒童的生長發育需要構建大量新生細胞和組織,不僅需要大量蛋白質作為原材料,而且構建過程中發生的大量化學反應也需要酶的催化,同時生長激素、垂體激素等蛋白類激素對生長發育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兒童蛋白質的缺乏癥狀

兒童發生蛋白質熱能缺乏症可以有乾瘦型、水腫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的表現。

01

乾瘦性

乾瘦型以熱能缺乏為主,由於熱能不足,機體脂肪、蛋白質分解,造成機體極度消瘦,同時蛋白質分解所產生的氨基酸可用於血槳蛋白質的合成,因此血槳蛋白質不下降,不會出現水腫,乾瘦型蛋白質熱能缺乏症好發於1歲以內,因嬰兒依賴乳類生存,乳汁不足而造成蛋白質和熱能缺乏,但兒童生長需要大量熱能,從而造成熱能缺乏為主。

水腫型

水腫型以蛋白質缺乏為主,能量並不缺乏,因不需要分解自身組織,機體不見消瘦,但由於蛋白質缺乏,造成血槳蛋白質低下,出現下肢甚至全身水腫。水腫型好發於1~3歲,是因為這是兒童開始攝入其它食物,由於食物蛋白質含量低而造成蛋白質缺乏,能量缺乏並不嚴重。

混合型

混合型則是由於蛋白質和熱能均嚴重缺乏,同時出現消瘦和水腫的表現。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哪些?

蛋白質的來源有兩大類:

一是動物蛋白質,如各種奶類、魚肉、蝦、肝臟、蛋類、瘦肉

另一類是植物蛋白質,多種豆類及其製品(尤其黃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