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城的歷史古迹

羅馬城的來源雖然與傳說有關,羅馬的歷史卻在城內隨處可見。從羅穆盧斯與萊穆斯爭鬥的山坡、古羅馬廣場上羅穆盧斯的墳墓,安東尼的講壇、屋大維的宮殿一直到基督教的教堂、文藝復興的建築,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從這個意義上說,羅馬確實不是一天建成的,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每個時代的人都在這裡留下自己的痕迹。

現在的羅馬是多個時代,多種元素的混合,城市最古老的部分也因為在功能上的使用而被保留下來。這種對舊有建築的利用對於任何一個城市都非常關鍵,否則城市的舊有面貌很難保存,只是在羅馬錶現得更為明顯。北京的城牆在五十年代已被拆除,但是有一段城牆,在前門的北京老火車站附近,卻得以保留。這是因為當年修建老北京火車站的時候,那段城牆成為工人房屋的后牆,房子一直存在,牆也就一直沒拆,所以意外得以保留,成為整個北京唯一的一小段真正的古城牆。在羅馬也出現同樣的情況,米開朗基羅在設計卡比托利歐廣場時,廣場的主要建築參議院大樓,現在是羅馬市政廳的一部分,以及原來的檔案館,也就是現在的雕刻館,就用了古羅馬廣場中的部分建築作為後牆,從而使這一部分古羅馬建築得以保留。卡比托利歐山上的朱庇特神廟早已不存在,但是其高高的基台成為一個建築地基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此確定神廟的位置,也可以由此得知神廟的形式。在著名的「真理之口」對面的綠地上,也有兩個小小的神廟,一個是圓形,一個呈方形,有高高的基座、作為裝飾的嵌入式的柱子,三角形的楣牆,以及作為正面的台階,是典型的在希臘式神廟基礎上的羅馬神廟,但是它們之所以能保留下來,是因為在19世紀時被改建為一座教堂,從而使其有機會恢復到現在的樣子。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建築都能幸運的以另外一種建築形式持續存在,大斗獸場就是一個例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並沒有被使用,而是被當作一個大理石採石場,為羅馬城的其它建築提供原材料,經過這麼大的破壞還能屹立在原地,並成為羅馬城的標誌,唯一能夠說明的就是古羅馬的建築有多堅固。

Advertisements

現在的羅馬城中古羅馬的遺迹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一直存在於城市的中心,既有羅馬廣場、凱撒廣場和奧古斯督廣場等大規模的古迹,也有散落在角落裡的神廟,甚至只是一根柱子。我們住在納沃納廣場旁邊的一座建築物里,其主要外牆就使用了過去的一段斷牆,而旁邊的一個建築的外牆,也使用了過去的石柱。

納沃納廣場是羅馬最大的一個廣場,也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廣場,15世紀時修建於圖密善所建立的競技場的廢墟上。圖密善作為一個皇帝雖然遠不如他父親韋斯帕薌和哥哥提圖斯,在建築方面的成績也比不上他的父親和哥哥修建的大斗獸場,而是主要以享樂為目的進行私人建築的建設,但也修建了少量的競技場和廣場等公共建築,納沃納廣場所在的競技場就是其中之一。古羅馬的競技場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運動場,呈U型,不同於斗獸場,會進行一些跑步等比賽。現在的納沃納廣場同樣呈U型,廣場上有三個噴泉,其中中間最大的四河噴泉由貝爾尼尼設計。雖然不知道我們所住房屋的建築時代,但廣場周邊的建築主要建於十五到十七世紀,這或許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另外一個例子。

Advertisements

早上的納沃納廣場,陽光的陰影籠罩在廣場上,遊人還未到來,一切處於安靜之中。

羅馬的小路密密麻麻,即使對著地圖走,也會在不經意間拐入一條小路,從而偏離了原來的路線,兜一個圈子之後,有時又能回到原來的目的地。如果從目的地往回走,一不小心又會走到另外一條路,很難做到原路返回。正因如此,可以在不經意間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一個現代的建築卻用了古代的柱子,一個小小的噴泉就在街口,繼續發揮其原初的作用,供行人在那裡接水解渴,這在羅馬火熱的太陽下顯得猶為必要。或者這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另外一種解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