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軟化症,膝蓋不能承受的痛!

髕骨軟化症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膝關節的損傷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正常的進行工作和學習,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髕骨在哪裡?

髕骨位於膝關節前方,股骨的下端前面,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包埋於股四頭肌腱內,為三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後面為光滑的關節面,與股骨的髕面相關節,參與膝關節的構成。通過髕韌帶連於脛骨結節,借脂肪墊使髕韌帶與膝關節分開。

髕骨有哪些功能?

● 髕骨具有保護膝關節,避免股四頭肌肌腱對股骨髁軟骨面摩擦的功能

● 有傳遞股四頭肌的力量,參與構成伸膝裝置的功能;

● 增加髕骨與股骨髁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使股骨髁承受的壓縮力得以較好分佈;

● 髕骨位膝關節前側,保護股骨的關節面不受撞擊;

Advertisements

● 有維持膝關節在半蹲位的穩定性,防止膝關節異常的內收、外展及前後錯動的功能;

● 有車鏈作用,增加膝關節迴轉能力的功能

髕骨軟化症的癥狀?

據統計,髕骨軟化症發病率高達36.2%,多見於青壯年和老年人。

早起階段,表現為膝關節前側疼痛,休息后好轉。隨病程延長,下樓疼痛時加重,嚴重時常需側身橫著下樓,下樓或行走時常突然無力摔跤,俗稱「打軟腿」。

膝關節怕冷,膝關節可反覆腫脹積液,常誤診為「風濕」。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時,下蹲困難,夜間疼痛,而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

晚期由於磨損嚴重,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關節腔內可出現關節積水和遊離體,造成關節內絞鎖,突然卡住關節等。

髕骨軟化症的危害

① 膝蓋疼痛,在腿活動時,忍劇烈痛苦,不能運劇烈運動;

Advertisements

② 易反覆發作,疼痛難忍、雙腿發軟、充血腫脹、有摩擦感;

③ 導致骨關節病變,繼發滑膜炎出現積液,股四頭肌萎縮,脛骨關節變形,行動不便;

④ 併發症出現,骨質增生、髕股關節炎,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該病癥狀往往因劇烈運動引起,如爬山、爬樓梯、跳舞、打太極拳、反覆蹲起練習等,因此應避免上述運動。如果癥狀持久不愈,應拍攝髕骨軸位片,看髕骨有無傾斜。

髕骨軟化的原因

1、先天性因素

很多原因都可引起髕股關節關節兩部分對合不良,如髕骨發育障礙,位置異常及股骨髁大、小異常,膝關節內、外翻及脛骨外旋畸形等,均可使髕骨不穩定,產生髕骨半脫位或側傾,在髕骨滑動過程中,髕股關節面壓應力過度集中於某一部位,成為慢性損傷的基礎。

2、後天性因素

最常發生在運動員及中老年肥胖而體能較差者。其中最常見、而且最主要的是由膝關節的過度活動。主要與勞動、運動姿勢與強度等有關。

膝關節處於35°~50°半曲膝姿勢時,會明顯增加髕骨半脫位或側傾,以致加重髕股關節的外側磨損,如自行車、爬山、滑冰等的訓練。膝關節長期在大強度負荷(包括過度肥胖狀態下)運動,也容易加重髕骨軟化症。

3、髕骨營養障礙

髕骨軟骨是一種無血管神經和淋巴管的組織,主要營養來自於關節滑液。滑液是位於關節腔內的少量、淡黃色、清亮的液體,在正常的膝關節內約有1~2ml滑液。

滑液的基本成分為血漿滲出液,並有透明質酸、膠原蛋白和蛋白多糖。

當關節活動時,軟骨受壓變形,基質內的細胞外液被擠壓出來,當負重解除壓力消失,則軟骨因其彈性使之恢復,軟骨由此獲得營養。相反若壓滲作用消失,關節軟骨因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而發生退變。

由此可見自然磨損進展慢,不正常磨損才致病,所以對膝關節的保健應及早進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減少對髕骨關節的持續壓力,改善軟骨的營養。

髕骨軟化症的預防

1、認識髕骨軟骨的生理性磨損規律

年齡意味著磨損:

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疼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小孩的所謂「生長痛」多見。

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不知疲倦地用。但能緩衝衝擊髕骨軟骨僅是3~5毫米厚,由於無神經分佈,不知痛或疼痛1~2天自然「好了」,所以在15~50歲很長一段時間無「預警信號」。

30歲~40歲:有輕度磨損,為脆弱期,可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不引人注意。

40歲~50歲:經常在走遠路后,膝關節就出現酸痛,應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0歲以上:膝關節疼痛常發而明顯,軟骨快全層磨損,關節炎開始發生(它是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接近終點的信號)。

人的膝關節軟骨退變,在30歲以後就開始了。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可見自然磨損進展慢,不正常磨損才致病,所以對膝關節的保健應及早進行。有髕骨軟化症要及早矯正髕股關節關節兩部分對合不正常,不要癥狀重了才治療。

2、避免劇烈運動

避免不科學的持續性蹲位和劇烈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膝關節屈曲位負重用力的鍛煉。避免突然改變鍛煉的強度,目前依然有人在做「站樁」試圖增強膝關節力量和耐力的活動,這絕對不適合髕骨軟化症患者,因為在屈膝35°~50°範圍內髕骨向外滑出力加大,髕骨軟骨所受到壓力和摩擦也最大,所以不少人做后癥狀加重。

另外,盡量避免深蹲動作,如鴨子步等,保持膝關節在無痛範圍內活動。

3、保持合適體重

保持合適體重以降低作用於膝關節上的重力,上面已談了肥胖也會增加膝關節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險。

4、穿合適的鞋子

穿合適的鞋子,最好不要穿高跟鞋,行走或跑步時,最是穿有助於維持身體平衡和下肢力線的鞋子。如果有跑步鍛煉的習慣,跑步時最好穿減震鞋,還應該注意定期換鞋。在參加對抗性遙體育活動之前,檢查你的鞋帶是否太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