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導致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發生,有且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政府發行鈔票太多。答案本該非常簡潔清晰,可惜由於正確經濟學得不到普及,這樣的常識反而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有感於此,1978年哈耶克在寫給《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讀者來信中寫道:「你們能否在每期報紙的頭版,用大寫字母印上這麼一個簡單的事實:通貨膨脹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如果你們這樣做了,那可真是一件善事。」

通貨膨脹(currency inflation)是一個翻譯非常準確的辭彙。通貨,即流通中的貨幣;膨脹,即數量增加。悲劇的是,現在很多人包括很多經濟學者,都已經拋棄了通脹的原意,轉為把物價上漲視為通脹。CPI(物價指數)成為衡量通脹的指標,好像物價不漲,通脹就沒發生似的。這當然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Advertisements

通貨膨脹的趨勢是帶動物價普遍上漲,而非結果必然如此。物價漲跌的因素很多,比如戰爭導致生產破壞,商品奇缺,物價暴漲;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物價趨勢是下降。有時候通脹在進行,政府大印鈔票,物價該上漲卻沒上漲,反而回落下來,說明抑制物價上漲的因素起到了主導作用。過去十五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 增加了80多倍,絕大多數的物價上漲,都遠沒有這個水平。只能說,積極正面,抵抗通脹的因素在發揮著主導作用。

通脹其實是很好測量的,只要看央行絕對貨幣數量的增減;如果用物價度量通脹,事情反而容易變得複雜,比如說精心挑選幾樣「一籃子商品價格」。很多人就抱怨商品房沒有納入物價指數之內。物價和通脹的不同步,往往掩蓋了通脹的危害。

Advertisements

經濟學家哈耶克說:「通貨膨脹就是政府對人民的公開盜竊。」這是迄今為止經濟學界對通脹最嚴厲的批評。(事實上就連很多反對通脹的學者,比如弗里德曼,都在追求溫和的通脹。)通脹讓人民手裡的存款購買力下降,鈔票變毛,同時對生產造成了結構性破壞。鈔票不是像直升機撒水那樣地普發,而是像蜜糖入水一樣,層層散開。先獲得鈔票的人和機構,他們趕在物價上漲錢就獲得了多發鈔票,再用這些鈔票引導投資和生產。利率被人為壓低,大量上游產業被投資,最後堆積出無用的產業。政府權力也得以擴充,深化了對經濟的干預。這些都是通脹之害,可惜它們和通脹的成因一樣,總是被刻意地忽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