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從你我做起

一、什麼是抗菌藥物?

當我們皮膚有傷口,或者抵抗力下降時,容易受到細菌侵犯,引發感染。

抗菌藥物就是用來殺滅細菌的藥物。

但是抗菌藥物不是萬能的,是葯三分毒,用好、用對抗菌藥物,才能更好地保護自我健康。

二、怎麼識別抗菌藥物?

1.醫生/藥師告知:開處方的時候,醫生告知您這是抗菌藥物。領葯的時候,藥師告訴您這是抗菌藥物。

2. 認識常見抗菌藥物:大部分抗菌藥物有命名規律,認準它們的通用名,便可識別大部分的抗菌藥物:例如以「西林」結尾的:往往是青霉素類,最常見的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以「頭孢」開頭的:一般是頭孢類抗菌藥物,如頭孢氨苄、頭孢唑林(先鋒V)、頭孢拉定(先鋒VI)等;紅霉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大環內酯類;以「沙星」結尾的:是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含有「環素」的:一般是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如:四環素、多西環素等。

Advertisements

三、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

1. 損害人體器官 抗菌藥物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可能會造成人體損害,影響肝、腎臟功能,引起胃腸道反應等。

2. 影響聽力 部分抗菌藥物在長期和大量使用時會導致聽力受損,尤其是學齡前兒童。

3. 慢性自殺 長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細菌會產生耐葯,再次感染時,無葯可治,相當於慢性自殺。

四、抗菌藥物日常使用誤區

1. 抗菌藥物就是消炎藥?

抗菌藥物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也稱為抗生素,如各種青霉素、頭孢菌素等。由於很多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炎症癥狀,因此有人將可治療細菌感染的抗菌葯稱為消炎藥。而實際上,消炎藥和抗菌葯是兩類葯。

抗菌藥物不直接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通過殺滅引起炎症的細菌、真菌等起效。消炎藥直接作用於炎症,臨床所說消炎藥指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等。此外,人體存在大量正常菌群,若用抗菌藥物治療無菌性炎症,會抑制和殺滅它們,造成菌群失調,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另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局部軟組織淤血、紅腫、 疼痛,過敏引起風濕性關節炎等,

Advertisements

2. 發熱就用抗菌藥物?

導致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僅部分為感染性發熱,非感染性因素如風濕、腫瘤、流感等也可引起發熱。 抗菌藥物僅適用於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發熱,所以若出現長期發熱,建議去正規醫院明確病因,風濕熱、腫瘤、流感引起的發熱使用抗菌藥物無效。

3. 感冒要吃抗菌藥物?

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普通感冒並不「普通」,據統計,成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 2-6 次,兒童平均 6-8 次。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體,其他病毒包括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以對症治療、緩解癥狀為主,同時注意休息、適當補充水分,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5-7天後可痊癒。抗菌藥物不能殺滅病毒,故不建議用抗菌藥物治療普通感冒。

4. 腹瀉時用抗菌藥物治療

腹瀉未必全是細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涼引起腸蠕動加快;對乳品、魚、蝦及蟹等食物過敏引起腸道變態反應;外出旅行因生活環境改變使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從而發生「菌群失調症」引起厭食、嘔吐、腹痛甚至腹瀉不止等癥狀;再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和夏季「流行性腹瀉」系病毒感染所引起。

既然病原不同,治療方法就不應該完全相同,所以應用抗菌藥物應當慎重。許多抗菌藥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或食慾下降,甚至影響肝臟、腎臟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廣譜抗菌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較為嚴重。因此腹瀉不能隨便應用抗菌藥物。

5. 抗菌藥物越高級越好?

很多患者覺得抗菌藥物越「高級」越好,認為「物有所值」,這是典型誤區。不同類型的抗菌藥物,都有其不同抗菌譜和不良反應。所謂「高級」,一般是針對抗菌藥物進入市場時間和價格而言,並非指對某種感染更有效。選用抗菌藥物,需要因病、因人選擇,對症下藥。盲目用「最高級」或「更高級」的抗菌藥物,反而容易引起耐葯,可能在今後出現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時無葯可用。

六、我們應該怎麼做?

1. 遵醫囑 聽醫生的話,即使病情好轉,也請按照完整的處方服藥。

2. 愛衛生 經常洗手,保持衛生,避免感染細菌。

3. 多運動 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

4. 抗菌藥物不是靈丹妙藥,使用抗菌藥物前,請務必諮詢醫務人員。

(通訊員:藥學部 劉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