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結婚有什麼習俗,傳統文化習俗,不可不知

中國習俗禮儀有很多,結婚的更不是話下。

盤點中國結婚有什麼習俗

北方結婚有什麼習俗

1.祭祖 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發 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

3.燃炮 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4.等待新郎 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侍持茶盤等候新郎,新郎下車后, 應賞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

5.討喜 新郎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閨中密友要攔住新郎,不準其見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條件要新郎答應,通過后才得進入。

6.拜別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並由父親蓋上頭紗,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7.出門 新娘應由福高德劭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子在結婚當天的地位比誰都大,因此不得與天爭大。

Advertisements

8.禮車 在新娘上禮車后,車開動不久,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后,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擲扇 禮車起動后,新娘應將扇子丟到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擲扇后必須哭幾聲,且在禮車之後蓋「竹篩」以象徵繁榮。

10.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樣要一路燃放禮炮。

11.摸橘子 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家時,由一位拿著橘子或蘋果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並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

12.牽新娘 新娘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新娘進入大廳。進門時,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

Advertisements

13.喜宴 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畢后,新人立於家門口送客,須端著盛香煙、喜糖之茶端著盛香煙、喜糖之茶盤。

15.鬧洞房 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端視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禮上戲弄別人,或平素待人夠不夠忠厚等。

中國結婚習俗有什麼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中國傳統婚禮,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以及獨具風格的傳統喜文化特徵,亞洲婚禮文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時代變遷儘管有些禮儀已經逐漸淡出,但保留下來的精髓依然獨具魅力.

中式傳統婚禮源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中國人喜愛紅,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徵.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和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首先是求親。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首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向媒人介紹情況、提出尋找要求、給媒人媒禮和展示自己的聘禮能力。古代媒人都是專業的,媒人根據男方情況到女方家裡介紹男方情況。

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前往女方家裡相親。雙方都是由父母出面,但有的地區會讓姑娘藏在一個地方偷偷觀看男方情況,比如安徽建築一般是一圈小樓圍繞一個院子,男方進來時,姑娘就站在樓上看(估計只能看父親猜想兒子了),樓有很高的圍欄,下面的人看不到的,如果中意就告訴父母。

因此,其實中國古代並不是完全掀了蓋頭兩個人才認識的盲婚。畢竟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女兒今後過的好。

雙方如果覺得門當戶對、條件恰當,兩家就會互贈訂婚的信物(有的地方是玉佩,有的地方是大雁)。有趣的是,有的地方如果女方看中男方會給男方送一盞茶,男方若滿意喝完茶後會在桌子上放若干茶錢(必須是雙數),這樣婚事就算定了。

接下來是定親。雙方交換八字,互贈寫著名字、八字、年齡等的庚貼。如果八字不相衝,就開始納親。

「納親」就是雙方表示彼此接納,男方選定婚前15到20天的黃道吉日來女方送聘禮、聘釵、婚書,來求婚,即所謂過大禮。

在婚禮前幾天,由命好的婦女將婚床安放到恰當的。並由此人在婚禮前一天鋪床,將床褥床單龍鳳被等鋪好,然後撒上各種象徵吉利的果品(紅棗花生:早生貴子,桂圓:,及荔枝豆子等)。這就是「安床」。安床完畢后,任何人都不能再進入新房和接觸新床了。

這是男方。女方要準備嫁妝。嫁妝會在婚禮當天隨姑娘帶過去。古代嫁妝是女子娘家身份和財富的象徵,嫁妝不足的女子很可能會在婆家受,反之則能幫助自己確立在婆家的地位。

這方面的小說描述還是挺多,比如紅樓夢裡王熙鳳常拿自己和王夫人(其姑母)嫁到賈府時的陪嫁壓賈璉,總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後才到壓軸的成禮。就是我們所說的婚禮了。

首先是迎親。古代婚禮都在傍晚舉行。這跟現代婚禮不太一樣。好像現代的婚禮必須在中午前將新娘接走到晚上就成二婚了。新郎出門前首先要祭祖,新娘要由母親親自為其梳洗打扮,蓋上紅蓋頭。新郎到達后,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帶出閨房交給父親,再由父親交給新郎。新人雙雙向岳父母叩別後,新娘就坐上花轎由新郎護送來到男方家。

新郎家的女眷打開轎門請出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氣的女性長輩將打成同的紅綢帶交給新人,兩人牽著紅帶走進堂前。此時,忌踩門檻,因為門檻代表門面,新娘必須從門檻上跨過去,並由一女童手持銅鏡照在兩人身上以求。

終於到了傳說中的拜堂環節了。由禮賓司儀主持,新人在堂前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然後鼓樂齊鳴送入洞房。

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早起共同拜見公婆,新郎要把自己家裡的所有親屬介紹給妻子,然後由新娘向這些長輩奉茶

第三天是新人共同祭拜祖先,這樣新娘就正式成為這家人了。

最後還要給媒人準備謝媒禮

整個婚禮就正式結束了。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都是古代男人最風光最得意的時刻

婚禮,在中國原為「昏禮」,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傳統中式婚服(明制)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中國傳統婚禮,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以及獨具風格的傳統喜文化特徵,亞洲婚禮文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時代變遷儘管有些禮儀已經逐漸淡出,但保留下來的精髓依然獨具魅力.

中式傳統婚禮源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中國人喜愛紅,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徵.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和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 鬧洞房:早時,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訊,婚後如意吉祥。

5.嫁妝: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樣。#p#分頁標題#e#

6.:男女雙方都要旱災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婚禮習俗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7.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娘,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中國結婚是有什麼習俗

相親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說親。一經中意,雙方登門相親、看厝。其間,相親者吃下對方煮的雞蛋、線面,就算婚事說成了。接著,雙方商量聘金、嫁妝、彩禮等條件。

斷八字

男女雙方經媒婆說中撮合后,由媒婆從中傳遞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的生辰貼,請算命先生決斷吉凶。

定聘

在雙方談妥條件后,由男方選擇吉日,備辦金戒指、首飾、部分聘金等禮物及糖果、香煙等禮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禮物,並將禮品分贈親友、鄰居,表示女兒已經許配人家。

擇日

男方把擇定的婚期寫在紅紙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雙方開始擇吉裁衣。

送嫁

姑娘出嫁時,親友為其贈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賀,俗稱"送嫁"。姑娘接受禮物后,則應將夫家定親時所送之"石榴"麵包、白糕、紅(米團)、豬肉等分贈親友,以表謝意。

催嫁

俗稱"起轎腳",即在婚期前兩天,男方應按商定的禮品項目和數量,全數送至女方家,禮盤多至八個。

迎親

迎親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緔頭"、沐浴齋戒。新娘的緔頭是開臉(用細繩絞去面上的汗毛)、梳妝、縛高髻;新郎只剪髮、剃臉、戴禮帽,並在帽上扎一圈紅髻線,插上兩朵紅玫瑰花,身穿長衫馬褂。迎親的早上,男方用紅轎或花轎、彩旗,請十音八樂隊迎親。

拜堂

新娘轎到新郎家門首時,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員都要迴避,並熄滅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門無火氣,親人不犯轎頭沖",以後全家就會和睦相處。新娘下轎后,由媒婆和兩個小孩引至廳堂拜堂。

出廳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儐相)和媒婆引進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導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攪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並脫去外衣罩。接著梳妝,塗脂搽粉,圍上珠屏,插上金銀首飾和紅花。然後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廳堂,行"出廳禮"。禮畢,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見翁姑和前來賀喜的長輩親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紅土封,俗稱"壓拜"。壓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鬧洞房

花燭之夜,素與新郎相好的親友

婚後第三天,女方備辦"換花盤",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親人。

回車

俗稱"轉馬"。有名氣的人家,在結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新娘由八樂彩旗鼓隊陪送,坐綠轎回娘家。至傍晚時,新婚夫婦需返回家中。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