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殖鯽魚,如何使鯽魚高產

鯽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遊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而隨著高密度池塘養鯉的迅速發展,市場對鯉魚的需求已趨向飽和狀態,鯉魚價格也在滑坡。因此,更好的養殖鯽魚成為了提高養殖效益的最有效手段,那麼怎樣養殖鯽魚,鯽魚養殖方法有哪些呢?

1、養前三準備

1)池塘條件:池塘以3-20畝、深2-3米最佳,背風向陽、不滲漏、注排水方便和池底平坦。池塘應具有三配備:一是投餌機,二是增養機,每3-5畝水面配備3kW的1台,三是大拖網,為以後抽樣及出售作好準備。池塘應徹底清淤,魚種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並保持瘦水狀況。

2)確定主養模式、優良品種從目前狀況看,最具經濟效益的模式是池塘主養鯽魚模式"80:20"模式,即收穫時,產量的80%為銀鯽,20%是為其服務的"肥水性"魚類。養殖戶可根據當地市場接受情況選擇合適的鯽魚品種進行養殖,但魚種盡量要來源於持有種苗生產許可證的鯽魚良種場。魚種要提前購回,並集中在一兩個池中暫養15~30天,其間,可對魚體進行檢查,並做適當防病治病。

3)準備優質飼料飼料。成魚飼料的蛋白約在30%以上,飼料粒徑2-3mm,最大不超過3.5mm,顆粒飼料和膨化飼料均可。

2、一次要放足

魚種一次放足,可保證每次出塘魚的規格整齊,便於集約化養殖和出售。水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放養鯽魚魚種,若是在暫養池中的魚,最好在水溫15℃左右分池。放養前1-2天,應該停止投喂飼料。若魚種質量好、無病或在暫養時已對魚病進行了處理,則入池時可不進行魚體消毒,以便減少魚體損傷,減少水霉、豎鱗等病的發生。放養時,應抽樣,按照計劃的數量下塘,並將規格整齊的魚放在同一池中。池塘主養條件下,若魚種規格在50g/尾左右,單茬養殖,一般畝放1500-2000尾。

3、必須訓食

魚种放養后即開始訓食。訓食越好,飼料在水中停留時間越短,飼料利用率越高。

4、放養鰱、鱅魚

適當搭配濾食性魚類--鰱鱅魚。鰱鱅魚的投放時間應在鯽魚馴化后,否則會延長鯽魚的馴化時間。搭配的比例以鯽魚:鰱鱅魚=90:10或80:20較佳,即假設畝放鯽魚75-100kg則20-60克/尾鰱鱅魚共放3-12kg即可。

5、少量多次投飼

建議在主養鯽魚情況下,日投喂6-8次,春秋可適當減少次數,夏秋可適當增加。若撒投飼料,則採取"慢一快一慢"的節律,每次投喂30~40min.

6、日常三管理

1)巡池、增氧機管理魚種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觀察水質變化、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及時調整飼料投喂量;清除池內雜物,保持池內清潔衛生;發現死魚、病魚,及時撈起掩埋,並如實填寫記錄。根據天氣、魚的活動情況,適時開啟增氧機,比如:正常情況每天中午開機2小時,保持池水溶解氧3mg/L以上。

2)控制水質保持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cm,pH值7.5-8.3.隨季節和水溫不同加註新水調節水位,一般每半月一次,高溫季節每周一次,每次加水15-30cm,必要時,還可全池換水。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以通過在合適時候潑灑微生態製劑、控制水面的藻類,達到一池水養一池魚的高水平。

3)定時疾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和"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針,定期做好清潔衛生、工具消毒、食場消毒、全池潑灑藥物和投喂藥餌等措施,避免魚病暴發。生長期間半個月左右使用1次生石灰(比如畝用15kg左右)、漂白粉或0.1ppm的強氯精,輪換全池潑灑,以防治出血性、敗血症等病毒、細菌性魚病;對車輪蟲、小瓜蟲、粘孢子蟲等寄生蟲魚病則用殺蟲劑加以防治。

7、產卵期控制

通常通過選擇成熟較晚、產卵少的鯽魚品種,比如白鯽來降低影響。飼養管理方面,也可採取多次拉網來加速其性腺退化,減少產卵的條件,抑制性腺成熟;在晴朗的天氣,不要往鯽魚養殖水體加註新水,以免刺激鯽魚產卵,縮短產卵時間。另外要減少孵化的可能,即不要將鯉魚與鯽魚放在同一水體,因為鯉魚的精子可促使受精卵形成,並在20℃以上5-7天孵化出魚苗。繁殖期間由於魚類攝食量少,可以少投飼料來減少飼料浪費。

8、定期抽樣

為了了解魚體的生長狀況,及時調整養殖措施特別是調整投飼量和養殖密度,養殖過程中通常要進行抽樣。為了使抽樣具有代表性,抽樣率要盡量大。在池塘抽樣中,一般要求樣本含量至少佔抽樣總體的5%.此外,抽樣點還要分佈均勻,並要合理分析、利用抽樣結果。

9、適時稀疏

高密度放養必然帶來養殖後期密度過高,特別是8月,水溫高、溶氧低、養殖風險增大,及時解決這一難題非常重要。在畝產1000kg的密度下,可在8月份採用提大留小方法,稀疏總量的20-40%,這不僅能充分利用該時期鯽魚價格高的優勢,而且使鯽魚在養殖後期快速生長,增大出池規格,提高鯽魚的商品價格,增加單位面積收入。在畝產4000kg的養殖模式下,一般要從6月底開始每20天進行一次,共七次捕撈,直到11月份全部收穫。

鯽魚高產養殖法

密度適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最好自己用池塘培育大規格鯽魚種,每畝放養鯽魚夏花0.8-1.2萬尾,培育到50-60克后再轉塘進行成魚養殖。養殖密度以每畝投放50-60克的魚種1500-1800尾最佳,這樣可使商品魚規格達到350-400克以上。

搭配品種:培育大規格鯽魚種不要搭配草魚和鯉魚,而應選擇鰱魚和鱅魚,數量以佔主養鯽魚20%左右為宜,鱅魚則占鰱魚的10%左右。搭配品種的放養時間不宜過早,尤其是過早投入鱅魚對鯽魚馴化的影響更大。

魚種馴化:鯽魚是生活在水體中下層的魚類,主養鯽魚的魚塘,必須對魚種進行馴化,使全部鯽魚在投食后能快速上浮搶食,這非常有利於鯽魚生長。馴化時應注意五點:一是培育魚種階段馴化相對容易些;二是馴化時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添加劑,縮短馴化時間;三是在投放密度已經確定的情況下,馴化期間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對增加密度,這樣更有利於馴化;四是鰱、鱅魚種應在主養鯽魚上浮搶食習慣形成后投放;五是馴化期間,池塘水質宜清瘦不宜濁肥。

飼料粒徑:飼餵鯽魚的飼料粒徑應就小不就大。規格10克以下的鯽魚應選擇粒徑0.5毫米的飼料,規格10-30克的選1毫米,30-75克的選1.5毫米,75-100克的選2毫米,150-300克的選2.5毫米,300克以上的選3.2毫米。

鯽魚養殖塘的投飼率,應視鯽魚的大小及池塘水溫而定,規格25-50克時投飼率為2-3.5%;規格50-100克時投飼率為1.7-3%;100-200克時為1.4-2.6%;200-300克時為1.2-2.3%,300克以上時為1-1.9%.水溫低於15℃時,投飼率取最低值;16-23℃時,鯽魚攝食力較強,投飼率取平均值;水溫24-29℃時是鯽魚食慾最旺盛時期,投飼率應取最高值,保證餌料充足。

疫病防治:

鯽魚抗病力強,沒有大的傳染病。相對來說,出血性錨頭鰠病危害較大,主要特徵為鯽魚浮水慢游乏力、色澤淡白,魚體表腹部、背脊兩側可見針狀蟲體寄生,蟲體著生處有綠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紅斑,病灶部位鱗片鬆動或脫落,粘液增多,少數形成明顯潰瘍。在發病季節,對小面積主養池每半月每立方米潑灑90%晶體敵百蟲0.3克;對大面積鯽魚養殖池,可在食場周圍用敵百蟲掛簍(袋),每月1-2次,每次連掛2天,均有良好預防效果。對發病池塘,可一次性每立方米潑灑90%晶體敵百蟲0.5克、0.2克硫酸亞鐵合劑,效果較好。鯽魚的抗病能力雖強,發現了鯽魚出血性錨頭鰠病,雖然此病的發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發展,也會導致鯽魚大量死亡。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