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材勝過好醫生葯食同源之十:烏梢蛇

收藏吧!藥理知識終生有益:經典養生尤物——烏梢蛇

本頭條號發表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純屬個人工作/生活的一些經驗及知識分享,與權威官方言論無關。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內容,敬請長期關注本頭條號,謝謝親!

烏梢蛇(Zoacys dhumnades) ,別名:烏蛇、劍脊烏梢、黑花蛇、烏峰蛇、青蛇、烏風蛇、黃風蛇、青大將、劍脊蛇、黑烏梢、三稜子。游蛇科,體形較大的無毒蛇,體全長可達2.5m以上。身體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條黃色的縱紋,體側各有兩條黑色縱紋,至體後部消失(有的個體是通身墨綠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黃色,後半身是黑色)。棲息於海拔1600m以下的中低山地帶,常在農田(高舉頭部警視四周)或沿著水田內側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溝附近,有時也在山道邊上的草叢旁曬太陽、在村落中發現(山區房屋邊的竹林)。行動迅速,反應敏捷,善於逃跑。性溫順,不咬人(和很多蛇類一樣,只有在逼急活被你捉到時過度驚嚇時不得已咬人)。以蛙類(主食)、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狹食性蛇類)。7-8月間產卵,每產7-14枚。在我國分佈較廣福建等;在雲南僅在滇東北和滇東地區有分佈。目前野外生存數量大減(棲息地破壞、大量捕殺),應予保護。

Advertisements


藥材類別:動物類

性味:味甘、咸,性平。能祛風除濕,通經絡,定驚,解毒

歸經:歸肝經。

入葯部分:游蛇科動物烏梢蛇的乾燥體。

產地和分佈:主產於我國南方的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其次安徽、河南的南部也有分佈,但產量很少。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澤。上唇鱗8枚,第4、5枚入眶,頰鱗1枚,眼前下鱗1枚,較小,眼后鱗2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尾下鱗雙行。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鱗,中段較光滑。氣腥,味淡。

Advertisements

烏梢蛇的功效與作用: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

食療價值:含蛋白質、脂肪等成分

用法:煎湯,浸酒,研末,入菜肴。

【附方】:

1、主治白癜風,及身體頑麻。功效:祛風止癢,燥濕消痰,溫通血脈。 烏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黃),白僵蠶60克(微炒),肉桂15克,獨活60克,天麻60克,川烏15克(炮裂,去皮臍),細辛15克,防風15克(去蘆頭),胡麻子60克,枳實15克(炒微黃),蟬殼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天南星0.3克(炮裂)。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7.6克。(《醫方類聚》烏蛇散)

2、主治一切乾濕癬。功效:祛風除濕,清熱散瘀,理氣 通絡。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30克,干荷葉15克,枳殼(去瓤,麩炒)1克上3味,搗為散。每服7~10克,空心蜜酒調下,日、晚再服。(《聖濟總錄》三味烏蛇散)

3、治牛皮癬。 烏蛇、白蘚皮、丹參、銀花、地膚子各30克,荊芥、防風、蟬衣、苦參、赤芍、連翹各20克,浮萍、紫草各15克,甘草10克。共為末,日服2次,每次9克,開水送服。(《浙江中醫雜誌》1986;(2)烏梢蛇散)

4、治乾疥瘙癢久不差。 黃芪60克(銼),烏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川烏頭90克(炮裂去皮臍),附子60克(去苗),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克,食后以荊芥湯下,以差為度。(《聖濟總錄》黃芪丸)

以上內容如對親有幫助歡迎收藏或轉載,一起來為健康加油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