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發表「脊髓脊柱」專題

神外前沿訊,目前,脊髓脊柱領域越來越受到神經外科的重視。近期中國神經外來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中華神經外科雜誌》(2017年33卷02期)發表了「脊髓脊柱」專題,共發表了8篇文章。摘要如下:

《O型臂聯合實時導航技術在脊柱內固定術中的應用》

孫振興 孫亞興 張培海 楊峰 劉東康 王貴懷 王勁

目的

探討O型臂(O-arm)聯合實時導航技術在脊柱內固定術中的適用性和精準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脊柱內固定患者的臨床資料,評估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影像學表現。根據病變的手術範圍分為枕頸融合組(19例)和胸腰骶椎弓根內固定組(12例),病變均在顯微鏡下切除,內固定在O-arm聯合實時導航輔助下進行,術中進行神經電生理監測。根據手術時間﹑透視次數﹑螺釘位置和併發症情況評價療效。

Advertisements

結果

枕頸融合組19例患者中,共行頸椎植釘112枚,枕骨植釘57枚,術中三維影像顯示有2枚穿破側塊皮質臨近椎動脈;胸腰骶椎弓根內固定組12例患者中,共行椎弓根螺釘植入72枚,術中2枚椎弓根螺釘穿透到椎體外,術中及時矯正位置。O-arm掃描次數平均為3次/例;O-arm及導航操作時間每次為20~30min;每枚螺釘植入的平均時間:頸椎5~7 min﹑胸椎8~10 min、腰椎6~8 min。

結論

O-arm實時導航螺釘植入可實時觀察螺釘的角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了植入的精準度和安全性,同時降低了術者和患者的輻射劑量和次數。

《微創神經根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的中遠期療效分析》

劉通 劉輝 張建寧 朱濤

Advertisements

目的

探討微創神經根減壓手術對腰椎管狹窄症的中遠期治療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208例腰椎管狹窄症患者的臨床資料。208例均行顯微神經根減壓手術治療,其中單節段單側神經根減壓121例,單節段雙側神經根減壓34例,多節段單側神經根減壓31例,多節段雙側神經根減壓22例。採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價臨床療效,並通過術后X線片評估術區上位相鄰節段的椎間盤高度。隨訪時間為2~7年,平均(4.1±1.6)年。

結果

208例患者中,182例完成隨訪,失訪26例。對於單節段單側、單節段雙側、多節段單側以及多節段雙側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其術后不同時期腰椎ODI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對於L1/L2、L2/L3、L3/L4、L4/L5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其術后不同時期上位相鄰節段椎間盤高度與術前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患者無一例出現硬脊膜損傷、神經根損傷及椎間隙感染。

結論

採用精準顯微神經根減壓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症創傷小、恢復快,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根性癥狀,中遠期可有效維持脊柱生物力學的穩定。

《術中CT輔助下頸椎前路手術骨減壓效果的評估》

潘冬生 宋振全 趙明光 劉強 張海松

目的

評估在頸椎前路固定手術中應用術中CT系統監測骨減壓範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瀋陽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術中CT輔助下經頸椎前路固定手術治療22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17例採用頸椎前路椎間盤摘除植骨融合術;5例採用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植骨融合術。手術在全身麻醉誘導後進行基準術中CT掃描,骨減壓操作後進行第2次CT掃描並評估骨減壓術的範圍,如果骨減壓不充分,給予追加減壓手術並進行第3次CT掃描,直至減壓滿意為止。

結果

22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術中CT評估第1次骨減壓充分,未進行追加減壓術;9例患者骨減壓后術中CT發現減壓不充分而進行了追加骨減壓術,其中2例因骨減壓不充分進行了第2次追加減壓術。平均每例患者術中CT掃描2.59次,所有患者術中最後1次CT掃描均顯示減壓滿意。術后隨訪3~7個月,術后1周日本骨科學會(JOA)評分平均恢復率為64%,較術前有顯著提高。本組無一例因減壓不充分而行2次翻修手術,未發生與術中CT相關的併發症。

結論

術中CT掃描不僅可以幫助術者及時了解骨減壓的範圍,並對骨減壓不充分的病例立即進行術中充分減壓,而且增強了頸椎前路手術的安全性和改善患者的預后。

《脊髓室管膜瘤患者術中黃熒光技術的應用》

孫振興 王貴懷 王勁 郭毅 蘇偉 陳朋 董生 楊峰 張培海 師煒

目的

探討脊髓室管膜瘤患者術中黃熒光技術的應用。

方法

回顧性分析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術中應用黃熒光顯影技術確定腫瘤邊界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共56例。於麻醉前30min靜脈內注射熒光素鈉(3~4mg/kg),在傳統白光模式和黃熒光模式下交替顯影並切除腫瘤。術后3個月觀察腫瘤的切除情況及脊髓功能障礙改善情況,行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級評估。

結果

56例患者中,腫瘤全切除率為100.0%。其中腫瘤熒光顯影明顯者47例(術前均為MRI增強),在熒光模式輔助下切除腫瘤;熒光不顯影或顯影不明顯者9例(2例術前MRI增強不明顯;7例發生腫瘤卒中,MRI增強不均勻),在白光模式下切除腫瘤。與術后7d及1個月比較,術后3個月感覺、運動功能改善率分別為83.0%(44/53)和82.4%(42/5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尿、便改善比例為8/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6例中,術后3個月McCormick脊髓功能評級Ⅰ~Ⅳ級者分別佔57.2%(32例)、21.4%(12例)、14.3%(8例)、7.1%(4例),與術前的3.6%(2例)、55.3%(31例)、25.0%(14例)、16.1%(9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Ⅰ、Ⅱ級者療效好,Ⅲ、Ⅳ級者療效差。術后3個月MRI檢查未見腫瘤殘留和複發。

結論

脊髓室管膜瘤術中輔助黃熒光技術有助於全切除腫瘤。

《經骶后正中入路手術治療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

魯潤春 趙曉文 伊志強 張彥芳

目的

探討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臨床特徵和手術治療方法。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的年齡為13~49歲,其中男2例,女2例。1例合併脊髓拴系,1例合併雙角子宮,1例合併表皮樣囊腫,1例合併Currarino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腹部包塊、下腹部疼痛以及大小便障礙。4例均採用骶后正中入路行手術治療,1例術中採用神經內鏡輔助。隨訪時間為6~55個月。

結果

術后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複查MRI提示膨出部分顯著縮小。

結論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較為罕見,臨床表現主要為盆腔壓迫癥狀。經骶后正中入路手術是治療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安全、有效的方法。利用神經內鏡可清晰地觀察神經結構,有助於保護神經並確定瘺口。

《頸前入路治療頸部椎管外周神經源性腫瘤的體會》

董益鵬 劉藏 張晶 侯瑞光 張向華 梅國順 王月平 彭磊

目的

探討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臨床特徵和手術治療方法。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的年齡為13~49歲,其中男2例,女2例。1例合併脊髓拴系,1例合併雙角子宮,1例合併表皮樣囊腫,1例合併Currarino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腹部包塊、下腹部疼痛以及大小便障礙。4例均採用骶后正中入路行手術治療,1例術中採用神經內鏡輔助。隨訪時間為6~55個月。

結果

術后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複查MRI提示膨出部分顯著縮小。

結論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較為罕見,臨床表現主要為盆腔壓迫癥狀。經骶后正中入路手術是治療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安全、有效的方法。利用神經內鏡可清晰地觀察神經結構,有助於保護神經並確定瘺口。

《頸枕融合術治療顱頸交界區畸形伴寰樞椎不穩的療效》

張宇 蔡艷娜 張風江 毛沖沖 劉椏菲 劉獻志

目的

探討頸枕融合術治療顱頸交界區畸形伴寰樞椎不穩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行頸枕融合術治療顱頸交界區畸形伴寰樞椎不穩的患者35例。手術前後採用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評估患者的療效;採用寰齒間距(ADI)值評估寰樞椎水平脫位情況;測量齒狀突與錢氏線的距離,評估垂直移位情況;測量延髓脊髓角(CMA),評估脊髓受壓情況。

結果

術中未發生椎動脈出血、神經損傷等併發症。術后7d的JOA評分、ADI值、齒狀突與錢氏線距離、CMA分別為(11.6±1.6)分、(2.8±0.6)mm、(3.1±1.5)mm、(152.7±6.2)°,與術前的(10.8±1.7)分、(8.2±2.9)mm、(8.1±5.5)mm、(130.1±10.3)°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例(3%,1/35)患者因腦幹大面積梗死死亡。術后3個月,1例(3%)因植骨融合失敗行二次翻修手術,其餘患者植骨及內固定均良好。術后隨訪6~30個月,平均(14.8±7.8)個月,32例癥狀緩解,2例未緩解,術后末次隨訪JOA評分為(13.2±1.7)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頸枕融合術能有效治療顱頸交界區畸形伴寰樞椎不穩。

《半-半椎板入路切除脊神經鞘瘤(附18例報告)》

劉元欽 張榮偉 劉建民 趙傳東 郭運林

對於位於椎板節段間較小的神經鞘瘤,利用相鄰椎板間的自然間隙經上下擴大後進行手術(半-半椎板入路),更能夠維持椎管骨性結構的穩定,亦有利於全切除腫瘤。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濟南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收治18例脊神經鞘瘤患者,採用半-半椎板入路行手術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醫生與患者註冊請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vipyiyi.com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