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針刺手法:練心意、練指力、練手法、練運氣?

隨著針灸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習和運用針灸的人越來越多,但在教學環節和臨床實踐中,練針卻被作為次要內容而忽視。

筆者有感於此,在收集、學習前人有關練針方法的基礎上,撰寫此文,為學針者提供便利,並與同道共勉。

關於練針,歷代醫家摸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並提出一些精闢的見解,筆者試作歸納為四,即:練心意、練指力、練手法、練運氣。

練心意

練針中的心意是指習者對針感的體驗和毫針的控制。

眾所周知,中樞神經系統支配人體的感覺和運動,當心意高度集中在指端、針尖時,指感最敏銳,指力最強,手指運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最好,病人也最易得氣。因此,練針首先要練心意。

《內經》極為重視用針時醫者的心意,稱其為"治神",並將其作為針刺治病的要則,針灸醫生的首務。

主張"用針之要,無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並指出用針時如果忽視"治神",就可能出現"精神不專,志意不理",造成"神氣不相隨,入針氣不至"的不良後果。

這實際上就強調了練心意的重要性並向習針者提出了練心意的要求。

練心意的方法很多,如藺雲桂先生在《針法灸法圖解》一書中提出了準確度練針法和指感練習法。

前者是由同一點進針刺向棉墊中不同位置的黃豆、綠豆的練習。

後者是刺置於棉墊中不同層次的、直徑4cm以內的牛皮紙片、毛邊紙片,並探明其所在的層次、大小及形狀,如圓形、正方形、多邊形等。二者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練心意關鍵是在練針時思想集中,凝神於指端、針尖,細心體察針下感覺,同時提高手腦協調、控制毫針的能力和一絲不苟、堅持不懈的精神。即"必一其神,令志在針"(《靈樞•終始》)。

只有平時在練心意方面多下功夫,臨床用針時,才可精神安詳,心無外慕,將自身的精、氣、神灌注於針下,並能辨氣之變,以意行氣,令補瀉無誤,取得良好的療效。

練指力

指力,不僅指手指力的強度,更重要的是操作者控制毫針的能力,將有限的指力控制和集中在針尖上,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能。

從廣義上說,指力包括了掌力、腕力、臂力,甚至全身氣力和意念的協調。這種力量是一種"巧力",應當"強而不猛,迅而不躁,輕而不漂,和而不滯"(魏凌雲《針灸科學與技術》)。

毫針,針體細而軟,如果沒有相當的指力,很難順利進針,隨意運針,往往會給患者帶來疼痛,或使補瀉手法失敗。

同時許多研究也表明:指力的大小與得氣、針刺感的強弱及持續時間有密切關係,直接影響著針刺療效。有適當的指力,才能持針端正,進出自如,易於得氣、守氣。

所以,《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稱"巧妙元機在指頭"。《素問•寶命全形論》對用針者提出,要做到"手如握虎",可見其對指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因此"練針先練指",指力練習是練習針法的前提。

事實上,老一輩針灸專家都特別重視指力練習。如果細心觀察針灸名醫之手,可以發現其刺手"合谷"部肌肉往往異常豐厚,有的甚至成為一個近似核桃樣隆起,所以他們針刺時的功力要比普通醫生大得多。

均勻而果斷的指力,不是短時間內能切實掌握的,因此,必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徒手練習與實針練習相結合。

第一步,二指禪。賀老自幼練習八卦掌,在此基礎上練習二指禪功,練習此法,首先站立於桌案之前站穩,吸氣使氣下沉入丹田,然後兩手臂向前抬起伸直,隨之彎腰向前,雙手拇指指腹搭桌案邊上,自覺丹田之氣上貫兩肩、臂、肘、腕乃至指端。

初練時必覺甚為費力,不能耐久,此時可調換食指,按於桌案邊上,如此交替習之,練習日久之後,則不覺其苦,至此可以增加練習時間,一般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初練時每次5分鐘,每日1~2次。根據習者的身體素質不同,以後每日練習時間可增至15分鐘。大約100天後即可取得功效。入門后不可間斷,仍需平日習之,大約習3年後可大有成就。

第二步,頂指法。初練時空手習之,緊並中、食兩指,屈成鉤形,而以拇指屈置中食兩指之間,使三指尖相頂,緊緊扣牢,虎口成圓形,猛力扣5分鐘,每日有空即練,不限次數。

第三步,夾木錐。此法用2個小木錐,夾於右手拇、食、中指指肚之間緊捏之,木錐長約3寸,粗約1寸,根粗尖細,以花梨紫檀質地堅硬為佳。每日有暇則練,半年功可成矣。

練習以上諸法不僅有助於提高針灸療效,對強健身體也有裨益。

第四步,捻線法。練習捻線法不用任何工具,具體做法是,拇、食、中指指肚緊貼,虎口呈三角形,三指肚相貼之處,以三指的第一節為限,指肚相貼之後,乃貫全臂之力於指,拇指徐徐向前捻若干次,然後拇指再向後捻轉若干次,其捻轉數前後相等。每日不限次數,有暇即練,非常便利。

1徒手練習

(1)五指自然分開,指腹按壓在桌面上(或書本上,或小沙袋上),向前、后、左、右做推、揉、按、壓的動作,以此來鍛煉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亦可同法單練拇、食二指。

(2)經常搓念拇、食二指,又稱捻線法。

(3)顫動手腕,或拇、食、中指捏緊,上下搗動。

賀普仁的"二指禪"功將練運氣與練指力融為一體,具體做法是:穩立桌前,吸氣沉入丹田,兩臂前抬伸直,俯腰使雙手拇指指腹搭於桌邊,令丹田之氣上貫肩,循臂、肘、腕至拇指端,若拇指疲累,可調換食指同法練習。

初每次練習5分鐘,逐漸增至15分鐘,每日1~2次,堅持3年,可有大的成效。

此外,還可用健身球。徒手練習可利用各種空閑時間,隨時隨地進行。

2實針練習

(1)掌握正確的持針法。

實針練習指力應從正確持針開始。持針的方法有兩指持針法、三指持針法、四指持針法、持針身法、雙手持針法等,習者可據針具的長短選擇適當的方法。

其中三指持針法臨床最常用,方法是以拇、食、中三指末節指腹捏持針柄。

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都應注意持針姿勢宜穩健不宜緊握,應保持針體端直堅挺,以免用針時重滯不活或指力不達。

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云:"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

(2)虛擬練習。

持針,在空中向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橫向、斜向、直向反覆進退,以鍛煉手腕的翻轉靈活,以及持針向幾個方向進針的速度。

(3)實物練習。

持針,使針尖垂直抵在模擬物上,懸腕,不要有依託;用拇指與食、中指前後交替地捻動針柄,要求捻轉角度均勻,針體不左右擺動;再逐漸施加一定壓力。

如此反覆練習,直到針體可垂直刺入模擬物,針體不彎、不搖擺,進退深淺自如時,說明指力已足,可進行下一步針刺手法練習了。

練指力時注意:

①姿勢。練指力的體位有站位、坐位兩種,無論哪種體位,均要注意保持懸臂、肘、腕,不要有依託。

②左右手並重(徒手或實針)練習,使兩上肢活動力量平衡。

③選擇適當模擬物。模擬物的質地以接近人體為宜,如棉團(紮緊)、軟紙墊、泡沫塑料、軟木、橡皮、瓜果(廣柑、西瓜皮、蘋果)等。

④循序漸進。先練1~2寸短針,有一定指力並達一定熟練程度后,再練3~4寸長針。

⑤全神貫注地練習,令指、掌、腕、臂之力相協調。

現代針灸家彭靜山提出了一組以輕刺為基礎的"水面練針法",簡便易行,不失為鍛煉手指和掌、腕、臂力功夫協調的一種好方法。具體操作分四步:

①置棋子(木質)於水面,令其平穩,持針垂直刺棋子,要求刺入棋子某處,僅見水微動而棋子原位不變。

②置塑料瓶蓋於水面,令其平穩,刺法如上,以瓶蓋不翻轉沉下,水面微動而位置不變為度。

③輕刺海綿,刺法如上,以其平穩不動或僅微顫為度。

④輕刺水果,以既不刺破果皮,又不使其移動為度,通過這些方法,達到集中和控制指力的目的。

三、練手法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說明針刺治病,其根本在於調氣,而調氣的手段主要是手法,可見手法的重要性。

對於《內經》中的針刺手法,後世醫家又不斷地發展,形成了多種流派,具體的手法已不下幾百種。

但概括起來,針刺手法主要分為基本手法、輔助手法、單式補瀉手法、複式補瀉手法、進針出針法幾大類。本文主要介紹基本手法的練習方法。

1捻轉法練習。持針刺入模擬物后,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後與拇指向後、食指向前在原處來回捻轉。

練習時角度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逐漸達到每分鐘150次以上。角度無論大小,速度無論快慢,都要達到均勻、自如。

同時還應刻意進行雙手行針的練習,以便臨床持續運針時應用。

2提插法練習。持針刺入模擬物后,在原處上下提插,要求針身垂直,提插幅度均衡,一般在3~5分為宜,頻率由慢到快。

3搗刺法練習,該法是提插法的延續和加強。用拇、食二指持針柄,中指貼扶針根,利用腕部彈力,較大幅度地提插。要求插時用力大、速度快,但針體不能出現側彎。

4搗顫法(雀啄法)練習。搗顫法是在進針原位不斷搗動,猶如鳥雀啄食的一種小幅度快速提插法。

操作時手指持針,以腕關節微微震顫而搗動之,每分鐘達150~200次。此針法有良好的催氣、導氣、加強針感作用,故宜特別練之。

在上述基本手法練習達到熟練程度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練習進、出針手法、輔助手法和補瀉手法,並逐漸由模擬物練習過渡到自身試針,可選取腿部或肘臂部穴位,實際體會針感。

針刺手法的練習其實是無止境的,除了模擬物上的練習,在臨床治療時還應根據病情實踐不同手法,並隨時用心體察與記錄其效果,日積月累,使技藝不斷進步。

四、練運氣

運氣,是指醫生在針刺時自身氣機的調理,即運丹田之氣,貫注指端,使氣達所欲之處,從而大大增強得氣作用,提高療效。

練運氣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強健醫者體質並使丹田之氣充實;二是使醫者精神易於集中並能以意引氣,灌注掌指。古今善針者皆主張練運氣,有"練針先練身,練氣后運針"之說。

練習運氣之法,首推氣功。氣功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好地駕馭形體,增進人的固有機能,激發調動人體的潛在力量,以使生命更加充滿活力的鍛煉方法。

許多著名針灸家指出,練習氣功,增強本身的元氣,調心寧神,內氣外發,意氣相隨,是針灸醫師的一項基本功。

氣功練功的方法可分為靜功、動功兩大類。靜功是採取坐、卧、站等外表上靜的姿勢,運用松、靜、守、息等方法,著重身體內部的鍛煉;動功是採取意、氣相結合的各種肢體運動及自我按摩、拍擊等方法,以鍛煉內臟、筋骨、肌膚。

練氣功要注意把握三個要領,即調節呼吸(調息)、動作(調身)、意念(調心)結合。通過氣功鍛煉,掌握意、氣、力三者的密切關係,以身注掌、以掌注指,推進掌指力量。久而久之,掌指自有功夫,則臨床時運用自如,可顯著提高針刺療效。

太極拳也是練運氣的一種好方法,它雖為拳術,但其原理有與氣功相似之處,也要調心、調神、調意。練拳時講究意到、氣到、力到,打拳與意識結合,與呼吸配合。

動作剛柔相濟,動中求靜,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令肢體靈活,經絡通暢,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故長期習之,必然精神充沛,內氣貫足,對從事針灸大有裨益。

練運氣的方法還有很多,象古代的華佗五禽戲、現代的遼寧彭靜山練臂運掌法、甘肅鄭魁山關節練習法、北京賀普仁練八卦掌法、山東焦勉齋運掌八法等,都有助於運氣的練習。

值得一提的是,練針與練字、繪畫有一定的相通,都是內氣與指、腕、臂的結合。因此,如果練針者適當練字繪畫,經常行筆運氣,可能觸類旁通,有助於練針和臨床用針。而且作字作畫,可以怡養情志,對於從事針灸也非常有幫助。

綜上所述,練針實為針灸醫師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不僅初學者必須強化,即使對有一定經驗的臨床醫生也至關重要。

練心意、練指力、練手法、練運氣是掌握針刺手技的必要方法。

常言道"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要練好針,關鍵在堅持不懈,"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刻苦加用心是學習和運用毫針的成功之道。我們應汲取前人之長,並注意在自己的實踐中體會、摸索、創造,從而掌握紮實的針灸基本功。

針刺治療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信息交流的過程。針刺者不能心浮氣躁,應心靜、氣沉,《靈樞·官能》曰:「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具體操作時還要強調重「神」,即精神集中,全神貫注,做到心手相合、眼心相合。

這裡所謂的「神」,可理解為一種信息,強調「守神」的目的是集中信息,傳遞給患者,充分發揮其調整作用以取效。針刺效果部分取決於施術者給予患者施加的信息量,施術者情緒飽滿,認真細緻,則易取得好的療效。

操作時應遵循《素問·寶命全形論》所言:「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如一,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賀氏針灸手法猶如蜻蜓點水,進針無痛且針感猶如潮起,漸至隆盛至減弱。經過針治后病人皆有痛苦消失、輕鬆自如之感,痛苦小而療效好。作為學生,只有時時揣摩、模仿、練習他的進針手勢、用力技巧,才能逐漸掌握,而非一日之功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勤學苦練,持之以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