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報告:為什麼是敦刻爾克,不是加萊?

《敦刻爾克》劇照

這不是我問的,是電影里一個負責打掩護的飛行員問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才問得出的問題。

因為這兩個城市都在法國北部,都挨著比利時,又都與英國隔海相望。後者還是法國最大的客運港,運輸能力更強不說,離英國也更近。

更近是多近?

起碼對戰鬥機來說,可以少飛30公里的直線距離。

如果你覺得這距離小得可以忽略不計,那最起碼,燃油就要表示不服了。

因為這種噴火式戰鬥機,它帶的油最多只能飛760公里,可是由於它很趕時間,沒準一個小時就得飛660公里,中途還得跟德軍戰鬥機周旋、干架,你說你那點兒油能撐多久?

戰鬥機猶如現在的智能手機,續航能力始終是個短板,能省多少油就算多少油吧。

所以為什麼在電影快結束時,他明明得到了一個絕佳的開火機會,卻在猶豫要不要迫降?

Advertisements

很簡單:飛機沒油了。

二戰中的噴火式戰鬥機

但是,這樣一個事關重大的問題,得到的回答卻是:不知道,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不是他們決定的,那是誰決定的?

當然是領導,你懂的。

怪了,領導為什麼總要做如此粗心大意的決定呢?

很簡單,加萊已經被佔領了。

怪了,那在被佔領之前呢,為什麼不早做決定?

很簡單,領導沒想到啊。確切地說,是根本沒想到德軍來得如此措手不及啊。

為什麼會措手不及?因為領導根本沒想到德軍會繞過馬奇諾防線,三面夾攻啊。

為什麼會沒想到這一點呢?因為領導根本就沒想到希特勒想要的竟然是整個地球啊……

而那個飛行員之所以會問那個問題,是因為他未必知道這些內情,甚至未必知道加萊失陷的事。

他們只知道飛機下面的敦刻爾克海灘上,有40萬兄弟在眼巴巴地等著他們的掩護。刻不容緩。十萬火急。這是既成事實,誰也無法改變。

Advertisements

《敦刻爾克》劇照

有什麼樣的條件,就打什麼樣的仗。這也許就是諾蘭導演想說的。

所以他無意評判誰的對錯,追究誰的責任,甚至無意反思什麼人性(起碼無意說教),更不會為了追求簡單的感官刺激而刻意突出什麼大場面。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那些由綁在戰機上的攝影機拍出來的鏡頭多炫目,無論那些飛機和軍艦有多貨真價實,無論演員們的年齡跟當年的士兵們有多接近……他無非都只是為了作出盡量真實的呈現:當年所有人,他們為了生存,都做了哪些努力。

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現在你知道了,諾蘭做的是還原歷史的工作。

但是要還原歷史,對一個導演而言,恐怕最好莫過於拍紀錄片,偏偏《敦刻爾克》是個例外:它的還原度不輸紀錄片,卻無疑又遠比紀錄片有看頭。

《敦刻爾克》劇照

當然,沒有誰能做到百分百的客觀,百分百的還原,主觀傾向總歸還是有的,所以諾蘭在最後保留了丘吉爾的的演講。

演講說,這是一場勝利。

因為努力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都活了下來。

這是一部很難劇透,也不怕劇透的電影,因為它想突出的是戰爭氛圍,主要靠的又不是情節和大場面,而是群戲、配樂和環境渲染。

更妙的是,即使觀眾不熟悉戰爭背景,也絕不妨礙沉浸其中。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