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地方吃辣,有些地方不吃辣

辣椒,是一種非常有個性的調味料。《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嚴格地說,「辣」並不屬於味覺,而是口腔的一種焦灼感。辣味來自食材中的辣椒素等化學物質,它們刺激人體的細胞,在大腦中形成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這種感覺停留在舌頭上時,食慾得以激發。

吃辣的人群大多以地域區分,比如西南、中南地區嗜辣如命,而東部沿海地區畏辣如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天生的還是其他原因呢?

其實有很多說法。

1、氣候說。

這種觀點認為,西南、中南一帶,冬季陰冷,夏季潮濕,而辣椒具有驅寒、祛濕之功效,所以辣椒在這些地區大行其道。這大概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觀點。氣候說將飲食與保健聯繫在一起,很好地解釋了西南、中南一帶吃辣、而廣東地區畏辣的習俗。

Advertisements

但是,西北地區並不潮濕,卻也喜歡吃辣。好吧,這也容易解釋,西北地區冬季寒冷。那東北地區呢?冬季異常寒冷,卻並無吃辣的喜好。廣東地區天氣炎熱濕潤,吃辣椒容易上火。但如果把眼光再放遠一點,泰國、越南、印尼等地,比廣東更南、更加悶熱潮濕?為何這些地區反而吃辣成性呢?

顯然,氣候說無法解釋這些現象。

2、水土說。

這種觀點認為,吃辣與否並不簡單取決於氣候,而是取決與當地水土。這大概是氣候說的進化版。西南地區吃辣,是因為其水質寒涼,而廣東地區的水是「熱」的。相比氣候說,水土說顯得更加高深。

然而,珠江起源於雲南曲靖,同飲一江水,為何雲南嗜辣而廣東畏辣呢?同理,長江中上游的川湘鄂嗜辣,而江浙一帶畏辣,又如何解釋呢?有人可能會說,隨著江水從上游留到下游,沿途經過許多地方,水質已經變啦。這個,我們當然難以反駁,因為這個「水質」倒底是個什麼東西,恐怕誰也搞不清。而水質又分「寒」和「熱」的,這大概就不是科學所能解釋的了,近乎於玄學。

Advertisements

好吧,就算水土說成立,那麼誰能解釋一下,東北的漢族兄弟不好吃辣,而朝鮮族無辣不歡,同是一方水土,為啥呢?

3、下飯說。

這種觀點認為,什麼氣候水土、飲食保健,都是浮雲。吃飽了不餓才是硬道理。某些地域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勞動人民生活貧苦,沒有什麼菜肴下飯,多加點辣椒,嘴巴里有些味道,一餐飯就算打發了。這種理論極為樸素,深得我心。我的吃辣水平處於業餘組高段位,就全賴小時候沒錢所賜。黑龍江人本不好吃辣,奈何讀書使在外面吃午飯,桌上的辣椒粉是不要錢的,豆腐腦里多放點,一碗就足以就下兩個饅頭。久而久之,也練出了吃辣的本領。此外,這種說法也很好地解釋了山區比平原地帶吃辣更凶的現象。

不過,吃辣的地區並不限於貧窮落後地區。川菜起源於「天府之國」,湘菜所在地素稱「魚米之鄉」,湖廣熟、天下足,武漢地處九省通衢。這些地區無論如何不能定義為物資匱乏。而且,一個菜系口味的形成,往往取決於當地名門望族的飲食風尚,而非勞苦大眾的吃喝習慣。所以,下飯說雖然樸素直觀,但仍然未能令人滿意。

4、代鹽說。

這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由於嚴格管制,內陸食鹽成為奢侈品,飯菜無味,難以下咽。而辣椒能夠刺激口腔,激發食慾,並且易於種植、價格低廉。因此,在食鹽匱乏的地區,以辣椒代替食鹽作為調味品,慢慢養成了吃辣的習俗。此說可以看作是下飯說的學術版,較好地解釋了沿海一帶不喜吃辣、而內陸山區多吃辣成風的現象,並且可以在史料中找到佐證。貴州《思州府志》記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康熙六十一年(1722))

可是,華北、東北地區同樣不產食鹽,卻也愛吃辣椒。而東南亞沿海國家,海鹽豐富,卻嗜辣成性。這又如何解釋呢?可見,代鹽說也不全面。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覺得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