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與亞健康的探討

作者:賈玉珍 劉淼

當今的醫學不僅是關於治病的科學, 更應是關於健康的科學。 亞健康概念的誕生和廣泛深入的研究, 正是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和注重生存質量的體現。 「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預防思想和原則, 在醫療衛生工作向預防前移的今天, 對其研究的重視是很自然的。亞健康為一種臨界狀態,是指人雖然無明顯的疾病,但表現為適應能力、精神活力以及反應力下降的情況,分析該狀態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由於人體代謝功能或生理功能明顯下降、老化而導致。此狀態長期存在、得不到及時的改善,容易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的疾病。傳統中醫學在不斷發展,人們對傳統中醫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臨床開始探討中醫治未病思想理念用於防治亞健康狀態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索中醫「治未病」在亞健康狀態防治中的意義。

Advertisements

中醫治未病起源及內涵

「未病」兩字最早見於《內經》。 如《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所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有所發揮。 歸納歷代醫學家強調的未病概念, 它具有多重含義, 具體分析如下:其一是「尚無病」之未病。 進一步分解出 「平人」 、「未病之病」兩個屬概念。「平人」:即《內經》所謂的 「陰陽平和」之人---個體不僅沒有疾病, 而且內在臟腑氣血功能有序, 心身機能協調, 且還涉及個體與外界環境的適應與和諧。「未病之病」:為唐代孫思邈所提出, 其在 《備急千金要方· 論診候》中有曰:「古人善為醫者, 上醫醫未病之病, 中醫醫欲病之病, 下醫醫已病之病, 若不加以用心, 於事混淆, 即病者難以救矣。」在此「未病之病」者, 已不是 「平人」, 而是潛在的、有可能生病的未病之人 , 但目前徵兆並不明顯, 不易發現。其二是「已病」狀態下之未病。進一步也可分解為兩類情況:「病雖未發, 徵兆已見」 :如《素問· 刺熱篇》所言:「肝熱病者左頰先赤, 心熱病者顏先赤, ……病雖未發, 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已病尚未傳變」:尚僅停留在某一臟(某一階段 ), 並未累及下一階段(他病未發)。 如《難經· 七十七難》與 《傷寒論》所言:「所謂治未病者, 見肝之病, 則知肝當傳之與脾, 故先實其脾氣, 無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這也是葉天士 「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旨趣所在。需要特別注重的是, 在兩大未病概念之間, 孫思邈又提出了「欲病之病」的概念。 欲病之病是指身體已經有了疾病, 但徵兆尚未顯現。如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 即須早道, 若隱忍不治, 希望自差, 須臾之間, 以成痼疾」意思是說很多人的痛苦在於身體不適, 精神和體力今不如昔, 一定及早了解養生的方法, 儘快調理, 避免疾病的困擾。 如果勉強忍受不進行調理, 自認為可以自愈, 過不了很久, 就發展為頑固之疾了。 欲病之病, 在外表上雖然有不適的癥狀表現, 僅僅是 「苦似不如平常」, 醫生又不足以診斷為某一種疾病。治未病,堅持從事物運動特點考慮,既包括未病先防,同時也包括治療非顯性疾病,重視疾病前期先兆癥狀調理,觀察病中、病後身體以及心理變化情況。在疾病不顯著時,人們多會因疾病不顯著而忽略,直至疾病惡化發展到全身,或出現局部典型性癥狀,才經診斷髮病。在發病前的全部狀態的未病階段,若能採取有效的防範干預,可有效抑制疾病的惡化發展,起到防微杜漸的效果。總之, 歸納歷代醫家的論述, 可見中醫學的 「未病 」是個籠統的概念, 它既包括尚無病者, 也包括已病者, 尚無病與已病之間還兼有一「欲病之病」者。

Advertisements

中醫對亞健康狀態的認知

河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團隊合影

中醫學認為,人體健康的標誌是陰陽平衡,是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三者形成一種和諧的動態平衡。在中醫理論上,對「亞健康」這一內涵,健康-亞健康-疾病-死亡這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是人體在中醫理論上所謂的陰平陽秘,到陰陽失衡,再到陰陽離絕的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而其中亞健康則是從健康到疾病轉變的一個過渡時期,是指「未病」狀態。根據中醫學的未病學理論,所謂的亞健康狀態即指疾病前狀態。

中醫"治未病"思想對亞健康防治指導干預

「未病」概念的誕生, 促進了這一重要的中醫學防治思想--「治未病」,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 確立了具體的防治原則和方法。 概言之, 包括: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欲病早治, 三是已病防變。 「未病先防」, 注重養生保健, 增強體質, 防止疾病發生;「欲病早治」 , 充分應用中醫對狀態調整的優勢, 採取多種手段和方法促使「欲病」向健康轉化;「已病防變 」, 可把握某些常見病、慢性疾病的發展變化規律, 採取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治療措施, 防止疾病的發展和傳變。 由此可見, 「治未病」核心就是「主動防範」。 該理念囊括了如今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的核心思想。 它在養生、保健、防病、治療、康復等健康醫學與臨床醫學全過程都有突出意義。 只有貫徹了「主動防範」的「治未病」思想和原則, 健康醫學與臨床醫學才能真正擔當「衛生, 即護衛生命」的本旨, 也才能真正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少傷害、多增悅的保健醫療服務。從宏觀角度出發,採用綜合調理方法,消除陰陽失調、異常等情況,從而達到增強患者身體免疫機制,促進患者康復的效果。 而對於今天所言的亞健康的預防和調整, 則可在結合一級預防的思想指導下, 更多的參合對人體不同狀態的調整, 這正是中醫的優勢所在。

激烈的社會競爭使人的價值觀念隨之改變, 心理應激明顯增多。亞健康預防以及亞健康治療時,必須堅持身心調治的原則,其中治未病的思想基礎為調和情志。人們應該了解到,人的精神、意識以及思維並不僅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對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著佊此間的平衡協調,這些均屬於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而亞健康狀態防治的重要前提是維持人體正常的心理平衡、調節精神情志、防止受到異常的精神刺激。

運動和休息要協調,適當的運動有利於舒展筋骨、活動關節,起到振奮陽氣、舒經活絡、增強體質的效果,不僅如此,還能有效消除身體的疲勞,使人保持身心順暢,且長期的運動鍛煉,可有效增強身體免疫機制,預防亞健康發生。

亞健康預防的關鍵在於調節飲食、慎起居,做到勞逸結合,符合治未病思想所提倡的保持合理的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科學的飲食方式,是人類身體得以保持健康以及生存的重要條件。

中醫認為,經絡為人體體表與內臟聯繫的通路,經絡具有調節氣血、傳導感應、調節虛實功能,按摩、推拿是通過按摩、刺激穴位,舒展經絡,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溝通臟腑內外,補其不足,促使氣血順暢,增強身體免疫力。養生功法具有順暢氣機功效,有利於人體精神氣早日恢復,使身心達到一種舒適、放鬆的狀態。

對護理人員實施中醫基礎理論培訓,提高其實踐操作水平,開展專題講座,通過多樣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對患者及家屬傳播中醫養生理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其健康素質,在治未病理論中始終貫穿著預防為主、以保障健康為目的的原則。因此,臨床在防治亞健康時,應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原則,指導患者養成一種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行為習慣。

合理的中藥治療可以有效預防亞健康發生,且可以有效治療已經發生的亞健康。中醫辨證分析認為,亞健康狀態多表現為虛證、虛中夾實之證,針對病因,臨床在治療時,可選擇採用疏肝行氣、滋陰補腎、健脾和中、養心安神等藥品對患者實施治療,對於改善臟腑功能低下、恢復身體功能效果顯著,可有效維持正常的機體功能,增強身體免疫機制,具有重要的保護臟器功能的效果。

亞健康的防治參入祖國醫學的「治未病」思想,運用其特色的中醫理論,建立一套完善的「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變被動的治療疾病為主動預防疾病,充分利用祖國醫學針灸、按摩、養生功法等綜合的防治方法,「以健康為核心,無病養生以防患未然」。

版權申明:燕趙中醫網原創內容,禁止公眾號轉載,歡迎個人轉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