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的癥狀和注意事項

胃腸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由食物中毒引起。癥狀包括: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發燒、出汗。分急性腸胃炎和慢性腸胃炎兩大類。

腸胃炎的基本概述

病因 腸炎有細菌、病毒、農藥、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學作用、或其他無機性物質污染等。

細菌類的成因包括:最常見的是食物受細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蒼蠅和不合衛生的烹煮器皿。在室溫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嚴重的細菌污染。雪櫃應在四度之下,熱櫃應在六十度以上,可令細菌停止生長繁殖(其實未死的)。葡萄球菌和沙門桿菌通常來自處理食品的人員。尤其是含有奶類食品、經加工的肉類、魚生壽司等。

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沙門桿菌是最常見的病菌。

Advertisements

污染的禽類、肉類及魚類中,常可發現彎曲桿菌。這種細菌常會引起腹瀉和劇烈的腹痛。

大腸桿菌有很多種,大多無害,但有幾種可引起初生嬰兒的急性胃腸炎,這種感染常在育嬰室中蔓延。這和奶樽消毒程序有關。

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胃腸炎及腸炎。輪形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腸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這種感染可在兩天之內發病。

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胃腸炎,如紫杉、青性的茄屬植物、牽牛花及七葉樹屬植物等,都含毒素,而馬鈴薯塊莖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有毒的化學品,如砷、鉛及各種殺蟲劑等。若服下這些化學品,在數小時內即可發病。

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蟲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腸炎的癥狀。

Advertisements

腸炎早期癥狀

1、全身癥狀: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2、消化道癥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3、體征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病理

急性腸胃炎是由於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沙門氏菌屬是引起急性腸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雞沙門氏菌、鴨沙門氏菌較為常見。

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胃腸粘膜損傷等均會引起,而很多人遇到疾病會濫用氨苄、頭孢等抗生素,這些抗生素會直接刺激腸道,也會引起腸胃炎。

腸胃炎的臨床表現

  1. 1

    消化道癥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本病的主要癥狀。

  2. 2

    全身癥狀:一般全身的癥狀輕微,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癥狀,偶可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 3

    體征方面:早期或輕病例可無任何體征。查體時上腹部或臍周有輕壓痛、腸鳴音常明顯亢進

  4. 4

    大便常規檢查及糞便培養;

  5. 5

    血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異常。

腸胃炎的治療

  1. 1

    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 2

    腸胃濕熱: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葯: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3. 3

    食滯腸胃:噁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中成藥腸胃速康方黃柏、苦參、白頭翁、淮山藥、銀花藤、藿香等十幾味天然野生藥材配伍而成

  4. 4

    寒濕阻滯: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生薑5克、甘草6克。

腸胃炎的飲食調理

  1. 1

    腸炎初期,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於痙攣狀態,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後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麵糊、細挂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2. 2

    腸炎好轉期,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大米粥、細麵條、蒸蛋羹、咸餅乾等。宜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后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可加重腸道負擔,對病情不利。

  3. 3

    腸炎恢復期,由於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復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腸胃炎的預防

  1. 1

    飲食有規律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2. 2

    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並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於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

  3. 3

    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鬱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

腸胃炎的五種預兆

  1. 1

    胃痛、胃漲、胃酸明顯加重,伴隨無規律的疼痛,發作周期越來越短。

  2. 2

    心窩部隱隱疼痛,疼痛呈輻射狀,常規藥物不斷加量,很長時間才能緩解疼痛

  3. 3

    食欲不振,飲食開始減少,經常噁心、嘔吐、體重減輕,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繼伴有乏力、貧血。

  4. 4

    肚子發重,大便時間無規律,不明原因的腹瀉,便形異常,多為粘液便或稀便,排便有輕微疼痛。

  5. 5

    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排便黑的情況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藥無效,腹瀉難以控制,低度或中度發熱。

腸胃炎的飲食原則

  1. 1

    流質飲食。稀飯或粥,應大量喝水,以避免腹瀉造成脫水。過度頻繁的嘔吐和排便,會減少身體組織的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增加液體攝入量是必須的,以彌補損失。液體中含有大量的糖和電解質(鉀,鈉),還可以幫助減少腹瀉。

  2. 2

    限制飲食。在疾病初期或病情不嚴重時,僅通過簡化飲食,病人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腸炎。此時胃腸道的吸收和蠕動處於不正常狀態,過多攝入食物,會加重消化器官負擔,增重病情。

  3. 3

    忌冰淇淋等奶製品。奶製品會加劇腹瀉。含咖啡因飲料也應該避免,以免加重刺激。

  4. 4

    忌油膩飲食。避免油膩和柑橘類食物,因為它們可能會加重病情。嘔吐后,不要立即喝水或飲料,等待至少半個小時候,才頻繁的小口攝入少量液體。

  5. 5

    吃多餐。在急性腸胃炎癥狀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飲食中包含固體食物。胃腸炎的癥狀一般在2天內消退。應該吃家裡自己烹飪的食物,而避免從外面買回的加工食品。不建議在患病期間吃大餐,因為胃還不能夠適當的消化固體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頻繁的吃小餐。在經過10-15天後,病人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東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