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能否「混」出一副良藥

日前,雲南白藥披露公告稱,白葯控股召開股東會選舉出了4名董事,同時召開董事會,推選王建華擔任集團董事長,王明輝擔任總經理。隨著集團董事會選舉完畢,白葯控股的「混改」也畫上了階段性句號。

根據媒體披露的情況,此次「混改」過程中,新華都將對白葯控股單方面進行增資,增資額約為254億元,而在本次交易完成後,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分別持有白葯控股50%的股權。一下子讓出50%的國有股,雲南省國資委在此次雲南白藥的「混改」上,可謂決心很大、信心很足、用心也很專。畢竟,作為醫藥領域的佼佼者,雲南白藥的「混改」工作,牽動著各方的神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議論。

事實也是,自從雲南白藥將推進「混改」的消息傳出后,其在市場的表現就一直非常活躍、非常吸引眼球,就一直受到投資者關注,股價也從2016年2月29日的每股52.90元(前復權)區間低點一路攀升至2017年4月20日的最高每股91.63元,漲幅高達71.64%。要知道,這還是在控股股東層面進行的「混改」,如果是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進行調整與改革,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對企業產生的市場影響可能也會更大。

Advertisements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正是因為此次雲南白藥的「混改」是發生在控股股東層面,其可能帶來的想象空間也更大,產生的意義和價值也更多。因為,集團和控股股東層面的改革,才是最重要、最徹底的改革,也是其他所有制資本最感興趣和最具吸引力的改革。否則,改革的效率會比較低,改革后企業的市場主體性也會比較差。對國企來說,「混改」的最終目的決不是引進多少資金,而是能否實現體制機制的轉換,能否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雲南省國資委能夠轉讓一半股權給其他投資者,應當可以看出,是真心想讓企業獲得一次新的發展機會的,是給予企業轉換機制很大的空間的。轉讓一半股權,就意味著突破了1/3「否決權」的底線,就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控制力」,這在有的地方是做不到的,是不願放棄控制權的。而一旦控制權不放,企業也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這就是國企改革中的矛盾所在,也是突破的難點所在。為什麼有些民營企業不願參與國企改革,或者說參與的熱情不高,原因就在於,對改革后企業的自主權期望較低。對雲南白藥的「混改」來說,第一步邁得還是比較好的,力度也是很大的。邁出這步以後,能否真正按照股份制企業要求,用股權來說話,讓企業董事會成為真正的決策者,也是值得期待和關注的。

Advertisements

而此次「混改」的另一個主角——新華都集團,在投入了巨資以後,也明確表示將鎖定6年,也可以說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體現出其對雲南白藥發展前景的信心。如果雙方都能按照「新婚」時的感情和認知,那麼,此次「混改」將有助於雲南白藥建立市場化治理體系,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並在今後的發展中釋放出巨大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期待,企業在一、兩年內就能實現市值突破千億的目標。這對市場和投資者來說,也將提供更多的機會。

由於「混改」不是一件新鮮事,在此前的國企改革中,實行「混改」的企業也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並不多,多數都是換湯不換藥,其根源,就是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不開明,政府不願放棄對企業的控制,無時無刻不在干預和干擾企業決策。最典型的,就是對企業經營者的選聘、任命、考核、獎懲等,都是由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說了算。甚至有的地方,對企業下屬企業的人員選聘,都要由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同意。如此一來,企業也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不可能有靈活的機制和規範的體制,不可能真正地參與市場競爭。也正是因為政府對混合所有制企業也象國有企業一樣管制,從而對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留下了陰影,擔心參與到國企改革中來以後,至多只能做財務投資者,而不能成為真正的股東。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就明確表示,參與國企改革必須要控股,否則,就不參與。

面對雲南省國資委在雲南白藥的股權轉讓方面的開明之舉,在表示讚賞的同時,更希望在管理上也能夠象轉讓股權一樣,更開明、更寬鬆一些,讓企業能夠真正以市場主體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讓企業董事會能夠具有市場化權力,具有符合市場化要求的決策權,尤其是對企業經營層的選聘權。一旦企業董事會具有市場化權力了,能夠自主決策、自主管理了,「混改」的目的也就真正達到了,對投資者來說,也能夠予以關注了。更重要的,它能夠為其他國有企業的「混改」提供有益的參考。畢竟,雲南白藥的「混改」是發生在控股股東層面、集團層面,是比較徹底的改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