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大全——膻中穴:豐胸、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豐胸美乳等

膻中穴:豐胸、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豐胸美乳等

膻中穴位位置圖

圖解膻中穴位的位置

【膻中穴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胸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時,患者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人體的胸部人體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平第4肋間,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解剖】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按摩膻中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舒緩胸悶、咳嗽、咳喘、吐逆,心悸、氣喘、氣短、咳唾膿血、肺癰、提高性功能等。

2、治療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絞痛、呃逆、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呼吸困難、過胖、過瘦、支氣管哮喘等。

3、治療產婦少乳、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縮等。

膻中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合谷穴(瀉法)治急性乳腺炎;

配內關穴、三陰交穴、巨闕穴、心平穴、足三里穴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

配中脘穴、氣海穴治嘔吐反胃;

配天突穴治哮喘;

配乳根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少澤穴、灸膻中穴治產後缺乳;

配肺俞穴、豐隆穴、內關穴治咳嗽痰喘;

配厥陰俞穴、內關穴治心悸、心煩、心痛。

心臟不適時,可有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頭暈目眩等,此時按按膻中,可以提高心臟工作能力,使癥狀緩解;工作、生活壓力大,難免煩躁生悶氣,按按膻中就可使氣機順暢,煩惱減輕;女性朋友按此穴不僅能防治乳腺炎,還可豐胸美容;產婦灸膻中則可催乳。

治療心絞痛的第一個穴位:膻中穴,刺激膻中穴能讓心胸開闊,來緩解心臟的收縮功能、血液的供應狀態,直接是跟心臟聯繫在一起。用膻中穴治療心絞痛的時候,不用灸法,用拇指頭的力量比較重的按揉,可以寬胸理氣,調節心肺。心臟的功能與肺氣密切相關,心血要肺氣推動。也可以捶打膻中穴,提高身體免疫力,對心肺功能都有好的作用。還可以用皮膚針反覆地敲打兩百次左右。

膻中穴的作用之一:寬心順氣

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是氣會穴(宗氣聚會之處),又是任脈、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陽、手少陽經的交會穴,能理氣活血通絡,寬胸理氣,止咳平喘。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刺激該穴可通過調節神經功能,鬆弛平滑肌,擴張冠狀血管及消化道內腔徑等作用,能有效治療各類「氣」病,包括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病證,如哮喘、胸悶、心悸、心煩、心絞痛等。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按摩膻中穴的方法:兩手作護胸狀,用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肚由下至上按摩膻中穴17回。

按摩手法: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溫馨提示:膻中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針灸療法:沿皮刺0.3-0.5寸。艾灸療法: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現代針灸學一般認為:可平刺0.3~0.5寸,可灸。韓瑞紅等治心痛採用向心前區平刺,進針1.5cm,並用艾條熏灸針柄;向下平刺約2cm治呃逆;沿皮向下平刺到中庭穴處治哮喘;沿皮向右或左側乳房橫刺1~1.6cm,配針期門穴治缺乳。盛生寬治療高原反應病例38例,共有癥狀為心慌、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還可見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高原反應或不適。主穴取氣海,膻中。並隨症加穴。操作按針灸常規先針膻中穴,噁心嘔吐者針尖迎經脈向下平刺,吸氣時進針,得氣后較大幅度捻轉,令針感擴散至脘腹部,呼氣時出針,不閉其孔,用瀉法;眩暈,呼吸困難,心悸動,心律不齊,脈結代者,針尖順經脈向上平刺,呼氣時進針,行九陽數(拇指向前,食指向後,輕輕捻轉9次)使針感擴散至咽部,吸氣時拔針,急閉針孔,用補法。再刺氣海,得氣後行針,針感放散於胸部。5次為1療程。結果痊癒28例,好轉8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4.7%。另有指針、拔罐、雀啄灸法、穴位埋線、穴位割脂等用法。

膻中穴的操作手法很有講究,歷代醫家論述不一,《甲乙經》云:「刺入三分,灸五壯」。《銅人》則云:「其穴禁不可針,不幸令人夭折」。《資生經》亦云:「灸七七壯,禁針」。後世醫家多依其說。明·汪機《針灸問對》曰:「心為一身之主,至貴不可犯,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心之宮城也。……夫針三穴,犯真心,死不可救」。可見,古代醫家對該穴一般只灸不針。這主要是因為該穴近於心臟,過去採用的金、銀針針體粗大,古人又不熟悉解剖層次,刺激過當,耗散心氣,易造成意外傷害之故。

全新正版 取穴定位按摩保健標準圖冊 經絡穴位按摩大全 穴位按摩書 穴位速查圖冊 經絡穴點陣圖

¥23.5 京東
購買

更多穴位知識!請關註:頭條號【扁鵲日記】,歡迎轉發收藏!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