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各種變異類型的不同預后

大家好,病友們都叫我東姐。

接著前一篇文章說說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變異類型,文獻記載有16種之多,昨天介紹了5種,今天繼續!

6、柱狀細胞變異型

比較罕見,女性常見,平均診斷年齡是44歲。診斷時甲狀腺外侵的有27%,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有50%。平均局部複發、遠處轉移和腫瘤相關死亡分別為33%、36%和29%。大部分研究認為此型侵襲性高、預后差,但當腫瘤有包膜或局限時,文獻報道的所有患者在平均隨訪5年後仍然無瘤生存,暗示柱狀亞型本身可能不是一個獨立的差的預后因素。

7、瀰漫硬化型變異型

特點是病變瀰漫累及甲狀腺一葉或兩葉,女性常見,平均年齡27歲,約70%的患者發現頸部淋巴轉移,大約50~70%的患者在診斷時能檢測出甲狀腺球蛋白和微粒體自身抗體升高。局部複發率50%,遠處轉移率達到60%,但總體生存率仍然較高,根據當前的研究表明,它與典型的乳頭狀有同樣有利的長期預后。

8、嗜酸細胞變異型

本型大部分產生於橋本甲狀腺炎的背景下,絕大部分患者是中年女性。多數學者認為其臨床行為與典型的乳頭狀類似。

9、篩狀-桑椹胚變異型

非常罕見,多半出現在年輕女性,通常為多灶性,血管和包膜侵犯常見,也有淋巴轉移,但多數學者認為與典型乳頭狀結果相仿。

10、乳頭狀癌伴局灶島狀成分

是一個中間分化、生物學行為上有侵襲性的癌,包膜和血管浸潤,常有壞死灶,有區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傾向。女性常見,診斷年齡多在50歲左右。複發率和腫瘤相關死亡率分別是64%和32%。

其它的組織學類型還有透明細胞變異型、乳頭狀癌伴鱗狀上皮細胞癌、乳頭狀癌伴粘液表皮樣癌、乳頭狀癌伴梭形和巨細胞癌、乳頭與髓樣癌混合型、乳頭狀癌伴間質結節筋膜炎樣,均罕見。文獻多以病例報道形式出現。

點開閱讀相關文章

甲狀腺癌術后控制TSH值不是千篇一律的

身體虛弱,甲狀腺癌術后應該怎麼補?

甲癌女病友注意,要多關心一下乳腺

謝謝讚賞!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