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到底有多神奇?手術醫生治病 麻醉醫生保命

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手術室監護儀音量為啥要調高?

麻醉到底有多神奇?手術醫生治病 麻醉醫生保命

浙江在線-健康網4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尉潔婷 通訊員 魯青周祥勇)「我們解放路院區手術間的監護儀的音量是5;而在濱江院區,音量要調到8。」浙醫二院麻醉手術部主任嚴敏忽然停下來,面對好奇的記者解釋道:「由於濱江院區的空間大,所以音量得大一點,因為麻醉醫師通過聆聽監護儀心電圖聲音的變化,來監測手術患者生命體征的改變,一個麻醉醫生就是一個病人的『海陸軍總司令』,每時每刻都要調動視覺、聽覺、甚至嗅覺來觀察病人術中的種種變化。」

今年的3月27-4月2日,是中國麻醉周,對於麻醉和麻醉醫師,很多人停留在:手術時打一針、生孩子時剖腹產打半身麻醉的階段;而對於麻醉醫師,我們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

Advertisements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點,都曾和麻醉醫師打過交道。

唯一能控制你意識的醫師:麻醉到底有多神奇?

手術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浙江省麻醉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浙醫二院麻醉手術部主任嚴敏給記者講了美國一個非常有名的小故事。

十多年前當時有許多美國人都認為,麻醉科醫生的工作不過就是給病人打一針,讓其睡一覺,那麼簡單怎麼拿的薪水卻是美國醫療行業最高的呢?應該減薪。

於是就有了一場非常熱烈的電視辯論。絕大多數嘉賓,一邊倒地支持給麻醉科醫生降薪。這時,出席這次辯論會的麻醉科醫生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我收的費用和我拿的薪水,不過是打完針后看著病人,不要讓他(她)因為麻醉或手術出血而死去,並保證他們在手術結束后能安全醒過來。如果你們認為我錢拿多了,也沒問題,我打完針走就是了。」從此美國不再爭論麻醉科醫生工資是否太高的問題了。

Advertisements

在日前浙江在線健康網微信中,我們做了一個關於的局麻和全麻的調查,有58%的人選擇局麻,30%的人選擇全麻,而關於手術中的麻醉經歷,也是五花八門。

網友@老朱:「2016年在市二醫院做咽喉囊腫切除,全麻手術。醫生拿個面罩讓我深吸的時候我還在想,這個面罩還不如我的hn95防霧霾口罩呢,漏風,跟面部不夠貼合呀!特么的下一秒已經是護士在跟我打招呼:你這一覺睡得好長啊。已經兩個多小時過去了。」

網友@鹹蛋:「局麻,醫生聽說我學日語的灰常興奮,因為他在日本讀的博,一直用日語和我聊天。但是我是學渣啊,分分鐘要穿幫的,簡直比手術還惶恐。」

那麼,手術中的麻醉是怎麼選擇的呢?

「麻醉,主要分全麻和神經阻滯兩種,而神經阻滯里還有硬膜外、腰麻、臂叢、局麻、等類型。」浙醫二院麻醉手術部主任嚴敏,既是浙江省內麻醉領域的權威專家,也是浙江省麻醉質控中心的負責人,她解釋說:對於手術中選用什麼樣的麻醉形式,不僅與手術的類型、病人的基礎疾病等多因素相關,而且和醫院的麻醉團隊的水平也是十分相關的。好的麻醉方案不僅是幫助醫生更順利地進行手術、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手術后合理的鎮痛方案也能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而且術中的麻醉管理也直接影響病人的近期和遠期轉歸。「所以現在有許多歐美日本等醫學發達國家的醫院直接把『麻醉科』更改為『圍手術醫學科』,以確定和發揚麻醉科在圍手術期發揮的重要作用」。

麻醉不僅可以讓你失去意識,還可以讓你減輕痛感。「在浙二,我們在門診、手術、病房都有系列的疼痛管理。我們根據不同的疼痛量表會針對性地給予鎮痛的方案。」

如何制定麻醉方案?

首先要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術前檢查,了解基礎疾病和身體狀況,對可能影響生命的危險因素進行預先診斷和治療,達到手術標準;術中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時調整麻醉方案,監測生命體征;術后麻醉復甦時更是要時刻監測防止術後手術併發症和麻醉復甦期的併發症;而在術後進入病房后,適當的鎮痛方案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減輕術后的痛苦,對於早期進行一些康復活動也是非常有利的。

其實麻醉的應用遠不止手術。除了產科剖腹產的腰麻、順產的無痛分娩外,現在很多醫院推出的無痛胃腸鏡、無痛纖支鏡下的診斷和治療以及一些心腦血管的介入診斷和治療,也是需要麻醉醫師的配合。

而無痛胃、腸鏡,對麻醉醫師的經驗、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麻藥劑量的配備是麻醉醫師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重要臟器及全身情況等制定個體化方案,讓患者在短暫的睡眠狀態下安全地進行胃、腸鏡檢查。無痛狀態不僅可以減少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覺躁動引起的機械損傷,同時也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經,造成屏氣、血壓、心率改變等帶來的機體影響。

還有許多醫院開設的疼痛門診,也是由麻醉醫師坐診,對所有的急、慢性疼痛(包括創傷疼痛、腰腿痛、神經痛、癌性疼痛、中樞性疼痛等),都可以求助於疼痛科的專業醫師。

元首出訪的保健醫師為什麼是位麻醉醫師?

去年,G20杭州峰會讓杭州刷出了強烈的世界感,而杭州也見識了不少世界級的配置。浙醫二院濱江院區是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的指定保障醫院,「我們發現一位重量級的國家元首的隨行醫生是一位麻醉醫師。」嚴敏主任透露,國家元首出訪時帶麻醉醫師其實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做法。

「其實麻醉醫師在心肺復甦、危重病人搶救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氣道開放。」嚴敏主任解釋,能在第一時間挽救生命的一定是麻醉科醫生,因此帶上麻醉醫師,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所以,麻醉醫師不僅是手術時的減少痛苦的「安撫者」更是患者生命的「護航者」。

那麼麻醉醫師是怎麼工作的呢?

7:00:浙醫二院麻醉科住院醫師進入手術間開始準備;

7:30:例行晨會,內容包括專業知識學習,病例討論,交班,當天病歷彙報等,當日手術中的病人信息及病情一一做彙報,如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對藥物過敏的特殊和危重病人都要及時提出來全科討論;

8:20:麻醉科醫生開完早會,住院醫生進入藥品間領取一天需要的藥品和器材;

8:30:手術間第一台病人開始準備,抽葯、監護、檢查儀器設備,術前病人再次評估,動靜脈穿刺等;

8:40:三方核查后第一台病人開始麻醉誘導,主治醫師在手術間工作;

9:00:外科醫生開始切皮手術,麻醉醫生嚴密監護圍術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並進行記錄;

10:00:第一台手術結束,送回蘇醒室,主治醫生需要隨時關注病人蘇醒情況,並及時和外科醫生溝通;

12:00:手術室內醫生和護士輪班吃飯;

14:00:第二天手術排班,開始在手術間隙抽空查看病情,安排進行會診;

16:00:接班醫生開始接班,住院醫生輪換去病房會診病人;

18:00:大多數白班醫生陸續下班,主治醫生聽取住院醫生會診彙報后對特殊病人再次會診,和外科醫生協調;

22:00:大部分當天手術結束。

從以上的這份工作日程表我們可以看出來,醫院手術量有多大,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醫院的麻醉醫師——除了部分局麻可以由外科醫生直接完成,絕大部分的手術都是需要麻醉醫生配合的。

嚴敏主任坦言:「培養一個麻醉醫師很不容易,5年醫學本科、3年研究生再加上5年臨床醫師的經歷,才能培養出一個主治級別的麻醉醫師,在浙醫二院,要能夠獨立負責手術室還需要通過院內的考核評定。」試想下,在手術台上的患者一方面接受著外科醫生的治療,另一方面依賴著麻醉醫師維持生命體征,心跳、血壓、臟器運作一旦不夠穩定,哪一項都可能致命——這對麻醉醫生的心理是非常大的考驗。

當我們覺得麻醉醫生可以左右我們意識而驚嘆時,他們更希望的是你能平安醒來,一切無恙。

關於麻醉的冷知識

Q:全麻是一次性麻幾個小時嗎?全麻多了會不會變傻?

「麻醉不是一次性『麻倒』幾個小時,而是持續給葯,根據手術的情況隨時調整。」嚴敏主任強調,這也就要求手術中的麻醉醫師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情況,及時給於適合的麻醉方案。

麻醉后變傻的情況的確會發生,但這種「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有限定的條件:老年人、特殊的骨科手術、特殊的麻醉藥物,而大多數的手術和麻醉藥物都是安全的,並不會發生「變傻」的情況。

Q:生孩子那麼痛,有沒有辦法減輕?無痛分娩是不是就完全不痛了?

椎管內低濃度局部麻醉藥的應用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分娩鎮痛辦法。椎管內鎮痛是將低劑量局麻藥或鎮痛葯加入椎管內產生鎮痛作用的方法,從20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開始普遍開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實踐性的反覆驗證。目前美國、加拿大的順產產婦中分娩鎮痛比例達到85%以上,而英國更是超過90%。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的名詞是「分娩鎮痛」,這是一項安全成熟的技術,國內很多醫院均已開展無痛分娩,有的已經佔了順產的60%-80%的比例,但無痛分娩並不是完全、馬上不痛,而是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

關於出生時的Apgar評分

我們每個在現代醫院出生的人,在他出生時都有一個Apgar評分,滿分為10分,是根據每個人出生時的身體狀態評出的,包括:皮膚顏色、心率、呼吸、肌張力及運動、反射等。有了這個評分標準,有效提高了新生兒出生前後的醫療質量,為提高整個人類的素質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而這個評分體系發明者是美國一位麻醉科女醫師Virginia Apgar醫生的傑作。

心肺復甦技術(CPR)發明者

是的,心肺復甦的發明者還是一位麻醉醫師——美國麻醉醫生PeterSafar,他後半生的事業,主要致力於心肺腦復甦的研究,以及在全美消防員、計程車司機以及國家公務員、教師、學生中普及野外條件下的心肺復甦技術。

他制定了標準化的心肺復甦步驟,並用ABCD(開放呼吸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按壓、除顫)來概述心肺復甦的基本步驟,使得心肺復甦在全球推廣,從而挽救了無數生命。他也是外科ICU(重症監護病房)創始人。由於他的貢獻,人們將他譽為腦復甦之父。

美國國家醫生節

每年的3月30日是美國的國家醫生節,而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第一位實施乙醚麻醉的醫師CrawfordLong。他在1842年3月30日為一位手術患者實行了全世界第一例乙醚麻醉,為此1993年,美國總統簽署總統令,宣布這一天成為美國國家醫生節。

有成就的醫生很多,為什麼會選他?美國麻醉發明家莫頓的墓志銘或許可以說明原因: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酷刑,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尉潔婷 通訊員 魯青 周祥勇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