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應用的前世今生

「拐杖」,古稱「杖」,又稱「扶老」,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廣西平樂銀山嶺一座西漢墓中發現一根鳩杖,由此可見,杖至晚在我國漢代就已出現,這種「鳩杖」是我國古代尊老敬老一項重要習俗。

漢代曾發布《王杖詔書令》的法律,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年滿70歲以上的老人,都要由朝廷「賜之以王杖」(也就是杖端刻有斑鳩形狀的手杖,稱為鳩杖)。凡持有這種「王杖」的老人,在社會上享有優待照顧。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做小本生意可不納稅,誰若侮辱持王杖的老人,按蔑視皇上論罪。他們的社會地位相當年俸六百石的官吏。

關於鳩杖還有一個歷史典故,東漢學者應劭所撰《風俗通》一書載:「漢高祖與項籍戰京索間。遁於簿中,時有鳩鳥鳴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脫。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賜老人也」。從這裡可以看出鳩杖是安全吉祥的象徵。

Advertisements

到唐宋時,手杖盛行民間。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歸來倚杖自嘆息」。可見,手杖自古就是老人的伴具,旅遊者的寵物。在歷史上,手杖還曾是傳播中華民族文明,開拓對外貿易的商品。據《史記》載,張騫通西域,曾在東亞各國見到了川蜀生產的邛竹杖和蜀布。我國養蠶業又是如何傳往西方國家的呢?

有一則軼聞說,應當歸功於手杖。按照東羅馬歷史學家們的傳說,查士丁尼皇帝曾於公元550年或551年,依靠一位修道士將蠶種藏在手杖的隱孔中,帶出中國國境,從此以後,養蠶業擴展到了東羅馬的領地。

一、拐杖的選擇

拐杖的構成要素

一般有手柄、桿、橡膠頭。手柄是指使用者手握的地方,有很多形狀和不同材質構成的。由於人手掌的大小不一,所以要選擇容易使力,大小合適的。握的時候,一般認為在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個關節附近,兩個手指一起使用的話,易於使力。

Advertisements

另外和桿的角度也很重要,小拇指一側稍微高一些的話,(走路時)拐杖自然地落在腳的前面。但是,這個角度,嚴格地說因為人的身體、步幅等的不同會出現差異,現在開發出了能夠改變手柄和桿之間角度的拐杖。

桿是筆直的,帶有適當重量(自重)的話,落地的穩定性會更高。有一根的拐杖,也有像松葉杖那樣分成兩根的拐杖。製作拐杖的材料也有很多種,也有人覺得材料帶有適量柔韌性的話會更容易使用。

橡膠頭在接觸地面時,必須承擔所有的重力。防滑尤其重要,因而產生了各種各樣防滑形狀的橡膠頭。有專門開發橡膠頭的專業製造商。一旦出現磨損,就容易摔跤,例如防滑的紋路(花紋)磨沒了,單側磨損過甚,因此必須提早更換橡膠頭。平時在使用前先進行檢查很重要。

二、拐杖長度的測量方法

當把身體的重量壓到一定高度的拐杖上時,如果拐杖沒有合適的著地點,使用起來就會很困難。

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決定桿的長度:

1、自然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手關節(橈骨點狀突起)到地面的距離。

2、把胳膊伸向(自然垂直時)常用手臂手指尖的前方15cm,再向外側15cm的位置,將胳膊彎曲大約30度,握住筆直地立在地面上的拐杖。

3、地面到股骨的大轉子的距離。

這三種方法測量出的長度是一樣的。在拄拐杖時,主要出力氣的肱三頭肌,使胳膊輕微彎曲30度時,可以使出最大的力量,這是我們的依據。

圖-拐杖長度的測量方法

4、確定腋拐長度的方法:身長減去41cm的長度。

拐杖的長度,嚴格地講和穿的鞋子也有關係。以平時穿的鞋子測量為佳。另外,與姿勢也有關係,對於因彎腰或駝背導致身體稍微前傾的老年人,測量時就以現在的樣子,測得的結果除以2再加3。為了確定這樣的姿勢使用拐杖沒有困難,最好觀察下走路的狀況。

三、拐杖的種類

1、拐杖

它是最普通的拐杖類型。樣子美觀,可以平時拿著到處走。根據把手的形狀,稱為U字拐杖,J字拐杖。因把手是圓的,可以把它掛到手腕上。

因為單手就可以用,所以既能拄拐杖,又可以買票,也能扶扶手。對於半身不遂的殘疾人來說很方便。因為把手太細的話,很難使用,所以還是選擇把手粗一點的。使用拐杖不是為了讓它承受身體的重量,而是為了幫助我們走路。

圖- 四腳架拐

圖-可換左右手柄請

2、T型拐杖

與西式拐杖相比,在使用T型拐杖時,人們更容易把身體的重量壓在拐杖上。把手和支柱間有一定的角度,這樣手腕能夠更好地發力。把手比較直,握起來比較輕鬆。

從整體外形來看,稱為T型或L型。支柱(桿)在把手中央的話,容易使力氣,但是這樣的話,支柱剛好在食指和中指之間,不是自然握拐杖的姿勢,不易使用。重約200-500克,重心在把手的三分之一以內的位置的話,使用時會感覺更輕便,更容易使用。

3前臂支持型拐杖

在把手的延長線的上方,有前臂支持套口,胳膊穿過套口,固定前臂。因為有把手和前臂兩個點來承擔體重,所以前臂也可以出力。當握力不好時,這個拐杖是很有用的。在放開把手(握柄)的時候,因為有前臂支持套口,可以防止拐杖掉地,手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步行輔助器具是面向下半身麻痹者、下肢不能承擔身體重量的骨折者、扭傷者、有髖關節症者、截肢(下肢)者、半身不遂者等。

圖-前臂支持型拐杖

4、肘支持型拐杖

也叫做風濕症專用拐杖在拐杖。在拐杖的上端,有一塊橫木,在橫木的前方有一個豎著的把手(握柄)。把握把手的胳膊放到鋪著有彈性的墊子的橫木上,用魔力帶固定,使用整個胳膊的來支撐身體。材質為輕金屬,橫木的高度和把手的位置都可以調節。

該拐杖主要面向,因風濕性關節炎,手指和手關節不能承受強負荷的人,或者因手腕、胳膊有殘疾,肘關節不能自由地伸展的關節炎患者等。

圖-拐杖

圖-T型拐杖

圖- 肘支持型拐杖

圖-前臂支撐拐

圖-掖拐

圖-多腳型拐

一般使用一對拐杖,即2個為1組。丁字形的2根拐杖的上部有腋下支撐桿,在中間有握柄。它是承重能力最強的拐杖,比前臂支持型拐杖更具有穩定性。

因骨折,單腳不能支撐身體的重量時,或者腳的肌力衰弱時,使用松葉杖可以使走路成為可能。在使用時,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好握柄的高度和腋下支撐桿的高度。調整腋下支撐桿的高度時,腋下不單指腋窩,還要預留出能在腋下放一個雞蛋的距離。該拐杖面向下半身麻痹、骨折、扭傷、髖關節症、截肢(下肢)等殘疾人和患者。

5、多腳拐杖

多腳拐杖與單根拐杖相比,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該拐杖有1個把手和4個支撐腳(一部分是3個)。因著地面積廣,穩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即使把身體的重量壓到該拐杖上也不會摔倒,適用於難以站立的患者進行步行恢復訓練。因重量比較輕,胳膊力量比較弱的人也可以使用。多用於因腦卒中後遺症而半身不遂時,初期的步行訓練,也用於老年人的變形性髖關節症,關節風濕症等。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蝸牛故事」

ID:yanglao737

推廣與商務合作:anjun75 (微信)

投稿:wingchuihk (微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