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婦科常用方

瘀血是生命的隱形殺手,很多疾病的出現,與瘀血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清代名醫王清任為活血化瘀開創了不少治療方法,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經驗。

一、活血化瘀法的作用

瘀血是一種有形之邪,多屬實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血實者宜決之。」決之,即驅除化逐之意,亦即我們常說的活血祛瘀法或稱活血化瘀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以致和平。」此即理氣活血,使瘀滯的血脈恢復其原有的活動流通,以達到治療之目的。根據國內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資料,活血化瘀法有如下的作用:

1改善微循環

有瘀血證候表現的患者,經過活血化瘀治療后,發現其毛細血管脆性明顯改善,間接提示能增加微循環毛細血管的張力和降低血管壁通透性,不同程度地解除微循環障礙,從而改善微循環的功能。

Advertisements

2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

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后,可使血液的濃、黏、凝、聚程度減輕或恢復正常,從而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

3調節血流分佈和改善心臟功能

中藥活血化瘀的藥物,分別有選擇性地擴張血管,開放某一局部的血管網,加速這個部位血液流動的作用,從而調節全身血液和改善心臟功能。「心主血脈」,婦女以血為本,故心的功能與婦產科疾病具有一定的關係。《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素問·評熱病論》指出:「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心主血,脾統血,二臟與血均有密切關係。活血化瘀法能調節血流分佈和改善心臟功能,這對於某些月經病是有調整作用的。

Advertisements

4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

這是由於使用活血化瘀法后,血液流變性改善。血流加快,紅細胞解聚,毛細血管網開放增多,在局部血流增加的基礎上,加快了壞死組織的吸收及血液的供給和營養的改善,從而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因此對婦科各種炎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5促進增生性病變的轉化和吸收

活血化瘀法能減輕組織增殖和組織粘連,對於腫瘤細胞的生長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活血化瘀法對於婦產科此類病變某一階段,具有一定療效。

6對代謝、免疫、抗凝和纖溶的影響

實踐證明,不少活血化瘀藥物對體內物質代謝有一定作用。有些活血化瘀藥物對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病人,服藥以後可使尿中所含17羥升高,這說明它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活血化瘀法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值得今後深入研究。又某些活血化瘀藥物能糾正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故對某些月經過多或出血不止的病人,可以達到減少出血及止血之目的。

以上幾點,是近年來國內研究活血化瘀作用原理的初步認識,這些可喜的探索,值得我們今後進一步從各方面繼續加以研究。

二、活血化瘀的常用方葯

導致血瘀的原因不同,由此而產生的疾病甚多,故活血化瘀法應用範圍很廣,但運用起來其中亦有差異,現僅就婦產科所常用者概述如下:

1行氣活血

適用於氣滯血瘀之證。如肝氣鬱結的痛經、經前緊張症、慢性盆腔炎等,常用方葯如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方:烏葯、延胡索、枳殼、香附、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丹皮、五靈脂、甘草)、香棱丸(《濟生方》方:丁香、木香、小茴香、三棱、莪術、青皮、枳殼、川楝子)、丹梔逍遙散(《古今醫統》方:丹皮、梔子、柴胡、當歸、芍藥、茯苓、甘草、薄荷、煨姜)等。

2活血止痛

瘀血內阻的特徵往往出現疼痛,在婦產科中更為常見。常用方葯如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蒲黃、五靈脂)、金鈴子散(《太平聖惠方》方:川楝子、延胡索)、活絡效靈丹(《醫學衷中參西錄》方:丹參、當歸、沒藥、乳香)等。

3祛瘀散寒

寒凝則血瘀,根據《內經》「溫則消而去之」之理,治宜溫經散寒以祛瘀,或通陽逐瘀,常用方葯如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方:乾薑、桂枝、小茴香、沒藥、川芎、當歸、芍藥、王靈脂、延胡索、蒲黃)、金匱溫經湯(《金匱要略》方:吳茱萸、桂枝、生薑、川芎、當歸、人蔘、半夏、阿膠、丹皮、麥冬、芍藥、炙甘草)、生化湯(《傅青主女科》方:川芎、當歸、煨姜、桃仁、炙甘草)、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方: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等。

4攻逐瘀血

血瘀明顯而形成瘀積,同時體質尚壯盛者,可採用攻逐瘀血之法。常用方葯如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方: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芍藥、地黃)、桃仁承氣湯(《傷寒論》方:桃仁、大黃、桂枝、芒硝、甘草)、下瘀血湯(《金匱要略》方:土鱉蟲、桃仁、大黃)、抵當湯及抵當丸(《傷寒論》方:水蛭、虻蟲、桃仁、大黃)等。

5清熱化瘀

血內蘊熱,煎熬津液,使血液濃、稠、黏、聚,成為瘀熱在里的病機,治宜清熱化瘀。常用方葯如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方:連翹、葛根、柴胡、生地、赤芍、當歸、桃仁、紅花、枳殼、甘草)、消乳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方:丹參、乳香、沒藥、穿山甲、金銀花、連翹、知母、栝樓)、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方:生地、赤芍、歸尾、川芎、桃仁、紅花、柴胡、牛膝、甘草、桔梗、枳殼)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