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防治痛風,不止是要管住嘴!

貪嘴惹出的毛病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是有個小哥吃螃蟹吃進了醫院,細看報道,才知道是痛風發作,禍從嘴入,吃出了大毛病。

所謂痛風,是由於長期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增高,尿酸鹽沉積於關節中,從而導致關節局部炎症,引發紅腫熱痛等臨床癥狀,嚴重者還可導致關節畸形致殘,甚至威脅生命。

因此,有痛風的人就應避免進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特別是痛風急性發作期。而螃蟹正是屬於高嘌呤食物的一種,心疼痛風患者,螃蟹這麼好次的東西都次不到。

關於「痛風」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障礙所致的一組異質性慢性代謝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反覆發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間質性腎炎和痛風石形成;嚴重者伴關節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結石

Advertisements

本病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臨床上稱為代謝綜合征。高尿酸血症和痛風僅為本綜合征中的表現之一。

痛風分佈在世界各地,受種族、飲食、飲酒、職業、環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響。

在我國,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普通人群患病率約1%-3%,痛風的發生與性別和年齡相關,多見於中老年人,我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48.28歲,逐步趨於年輕化,男女比例約為15:1。

痛風發作的病因

原發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由先天性嘌呤代謝障礙引起,其發病機制有以下兩個方面:

1、多基因遺傳缺陷引起的腎小管尿酸分泌功能障礙,尿酸排泄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症。

2、嘌呤代謝酶缺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酶(PRS)活性增加、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缺陷、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APRT)缺陷症及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均可導致尿酸增高。前三種酶缺陷屬於X伴性連鎖遺傳,後者可能為多基因遺傳。痛風患者中因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者僅佔10%左右,大多數均由尿酸排泄減少引起。

Advertisements

繼發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1、某些遺傳疾病,如I型糖原累積病、Lesch-Nyhan綜合征;

2、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及惡性腫瘤化療或放療后,因尿酸生成過多致高尿酸血症;

3、慢性腎病,因腎小管分泌尿酸減少而使尿酸增高;

4、藥物如呋塞米、利尿酸、吡嗪醯胺、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臨床癥狀

痛風的臨床自然病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無癥狀期、急性關節炎期、間歇期和慢性關節炎期。臨床上一般僅在發生關節炎時才成為痛風

1、無癥狀期

僅有血尿酸波動性或持續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至癥狀出現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僅有血尿酸增高而不出現癥狀者,稱為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症。

2、急性關節炎期

急性關節炎是原發性痛風最常見的首發癥狀。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

3、間歇期

多數數月發作一次,有些患者終生只發作一次或相隔多年後再發。通常病程越長,發作越多,病情也越重。

4、慢性關節炎期

多見於未經治療或治療不規則的患者。其病理基礎是痛風石在骨關節周圍組織引起的炎症性損傷(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此期發作較頻,間歇期縮短,疼痛日漸加劇。

5、腎臟病變

病程較長的痛風患者約1/3有腎臟損害,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

1)痛風性腎病:為尿酸鹽在腎間質組織沉積所致。早期可僅有間歇性蛋白尿和鏡下血尿;隨著病程進展,蛋白尿逐漸轉為持續性,腎臟濃縮功能受損,出現夜間增多、等滲尿等;晚期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腎石病:以尿酸性腎結石為首發表現。細小泥沙樣結石可隨尿液排出,較大結石常引起腎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

3)急性腎衰竭:由於大量尿酸鹽結晶堵塞腎小管、腎盂甚至輸尿管所致。患者突然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如不及時處理可迅速發展為急性腎衰竭。

常規治療

原發性痛風缺乏病因治療,尚無根治方法。治療痛風目的:

①迅速控制急性發作;

②預防複發;

③糾正高尿酸血症,預防尿酸鹽沉積造成的關節破壞及腎臟損害;

④手術剔除痛風石,對毀損關節進行矯形手術,提高生活質量。

1、一般治療

進低嘌呤低能量飲食,蛋白質輸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1g左右,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

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

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當尿H+濃度在1000nmol/L(PH6.0以下)時,需鹼化尿液。如口服碳酸氫鈉1-2g,每日3次,使尿H+濃度維持在630.9-316.3nmol/L(PH6.2-6.5).晨尿酸性時,晚上加服用乙醯唑胺250mg,以增加尿酸溶解度,避免結石形成。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緩解72小時後方可恢復活動。儘早治療,防止遷延不愈。應及早、足量使用藥物,見效后逐漸減停。急性發作期不開始降尿酸治療,已服用降尿酸藥物者發作時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動,延長發作時間或引起轉移性發作。

中醫灸法

中醫灸法對痛風的治療有著顯著的效果,但因其治療的特殊性,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體現治療效果,使用灸法治療痛風,要能長期堅持。

取穴:痛點、中脘、神闕、關元、命門

灸法:治療痛風主要以痛點和腫脹部位為主,同時加上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腎俞、腰陽關等穴位,取鎮痛灸對痛點及穴位敷灸,每日一貼,每帖8-12小時,或取健康灸對痛點及穴位敷灸,根據自身對痛感及腫脹程度貼敷。灸法治療,需持之以恆。

疾病護理

1、低嘌呤飲食,控制蛋白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多食鹼性食物,鹼化尿液,避免酒精飲料。常見食物含嘌呤情況:

(1)含極大量嘌呤的食物:羊心、胰、濃縮肉汁、肉脯、鯡魚、沙丁魚和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鵝肉、牛肉、肝、腎、扇貝肉、鴿肉、野雞、大馬哈魚、鳳尾魚、鮭魚和鯖魚等;

(3)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葷食:雞肉、鴨肉、豬肉、火腿、牛排、兔肉、腦、內臟(胃和腸)、牡蠣肉、蝦和大比目魚,及酸蘋果、菜豆(腎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類食品、豆製品、青豆、豌豆、菠菜和花生等;

(4)低嘌呤食物:茶、咖啡、果汁、汽水等飲料,玉米粥、麵條、空心面、麵包等穀類,除以上提到的含中等量嘌呤蔬菜以外的各種蔬菜水果及堅果,蛋類、乳製品、奶油製品、黃油、巧克力等。

2、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及劇烈運動、損傷。

3、減輕體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