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時代的北京影像 百年前的煙火氣息

民國初年,北京妙峰山的廟裡,磕頭送紙錢的男子。進入民國已經7、8年了,他還保留著大辮子。時代是新時代,但生活方式還一仍其舊。本組照片拍攝於1917-1919年間的北京,拍攝者西德尼·甘博。

新婚的夫妻,看上去年齡比較大。那時候男女結婚一般比較早,這一對可能是重組的家庭。據甘博調查,當時北京15歲以上男性中未婚者佔比33%。學者諾克斯對4000名男性調查發現,16歲以下結婚的人佔比10%。

婚禮的儀仗。甘博發現,一位滿族女性30多歲還沒結婚,結果她的生活很悲慘,沒有固定的住處,也沒有分到家族的財產,她必須依靠親戚生活,在這家住一陣,又到那家住一陣。

舊式監獄里的囚犯,不足30平方米的牢房裡,關押著20人。這裡擁擠、昏暗、骯髒,犯人受到的待遇非常粗暴。監獄管理人員告訴甘博,因受折磨、飢餓而死的囚犯人數遠遠高於被判死刑的人數。

Advertisements

北海公園的乞丐。1917年,河北、山東等幾個北方省份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約300萬人無家可歸,大量百姓淪為難民、乞丐,湧向北京討一口吃的。北洋政府向外國銀行借了300萬元來救濟災民,幫災民重建家園。

小乞丐,討到一口吃的。在1917年的洪災中,政府的救濟遠遠不夠,很多民間機構也伸出援手,在北京街頭設置粥棚。當時,乞丐一天能討到3分錢,便能活下來。

北京的生豬市場。北京的商業非常發達,當時有近9萬人從事小買賣,其中有大量的外來人口。

盲人學校,兩個做椅子的學生。這是一所由外國人參與創辦的公益學校,教學生點讀法和文學知識,並教一些織手套、做椅子等實用技能。

男子手持旱煙,推著嬰兒車。

Advertisements

朝陽門附近的教堂,信奉基督教的婦女們。資料來源:美國杜克大學網站、甘博《北京的社會調查》。【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