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謀攻之屢戰屢勝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強調,最高明的戰爭就是不打仗,最好的境界就是上兵伐謀,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全勝。全面的勝利,不打仗而使敵人投降屈服,這才是用兵最高的理想境界。

孫子的「全勝」思想包含兩個主要層次:一是追求「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境界,二是在不得已而用兵作戰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損失,實現破中之全。前者是高層次的「全勝」,而後者則是相對低層次的「全勝」,然而兩者互為關係,相互彌補,相得益彰。要達到「全勝」,謀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630年,晉文公因為鄭國國君曾經對自己無禮,於是以鄭國與楚國私下交好為借口,約同秦國一起圍攻鄭國。弱小的鄭國自然不是兩大強國的對手,鄭國局勢危在旦夕。在這種危急情況下,燭之武前去拜見秦穆公,向秦穆公分析了秦晉之間的利害關係,以及圍攻鄭國對於秦國的不利之處。秦穆公聽信了燭之武的話,於是撤兵,晉軍也隨之而去,鄭國於是轉危為安。

Advertisements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在謀攻篇中對如何取得戰爭的最大勝利作了充分闡述。首先就是兵力的運用問題,不同的敵人對象,實力對比的不同,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

擁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擁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擁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分割敵人,兵力與敵人相當就要努力抗擊敵人,兵力少於敵人就要設法擺脫敵人,實力弱於敵人就要努力避免決戰。總之,是要根據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根本原則,針對敵我兵力對比不同而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分別主客,指畫攻守」,迫使敵人在我的凌厲打擊下喪失抵抗的意志,搖白旗投降。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除了兵力的巧妙運用,孫子還提出了預知勝利的五個條件。預知勝利的情況共有五種:知道可以同敵人打或不可以同敵人打的,能夠勝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夠勝利;全軍上下意願一致的,能夠勝利;以有備之已對付無備之敵的,能夠勝利;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的,能夠勝利。

Advertisements

將帥在實現「全勝」戰略過程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那麼協調處理好將帥與國君的關係,使之輔車相依、緊密合作也就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孫子認為,在將帥和君主這一對矛盾關係中,占矛盾主導方面的是君主一方,所以要協調處理好君將關係,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將從中御的問題。

孫子指出君主過多地牽制將帥的行動必然會導致敗軍禍國的嚴重惡果,這種惡果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第二,「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第三,「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要力爭「全勝」,就必須克服這些弊端,而克服的途徑,在於君主能真正賦予將帥指揮戰爭的實權,使將帥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以追求「全勝」的理想結果。應該說,孫子這一立足於「全勝」戰略的重將任將思想是非常高明的,對後人也有啟迪。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孫子把所有的謀攻講完了以後他的一個最精鍊的、最深刻的一個總結。

孫子認為要駕馭戰爭,爭取「全勝」的理想結果,就必須全面了解和正確把握敵我雙方的情況,預知勝負,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確保自己牢牢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任何戰勝敵人的機會,這樣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無論是「全勝不鬥」,還是「破中求全」,它的基礎都在能否做到「知彼知己」。戰爭指導者最大的愚蠢,就是「情況不明決心大,計劃不周幹勁足」,這樣的決心越是大,這樣的幹勁越是足,帶來的災難便越是可怕,受到的損失便越是巨大。所以,孫子一再強調「知彼知己」的重要性,「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據此以力求「全勝」,爭取「戰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