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之為何三國時期人才輩出

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總能出現形形色色的能人志士,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管仲、白起、孫臏、伍子胥、張儀、蘇秦。隋唐時期的魏徵、徐茂公、薛仁貴、郭子儀、袁天罡、李靖、房玄齡、長孫無忌、狄仁傑。明朝也湧現出過如徐達、劉伯溫、胡大海、李善長、常遇春、解縉等高人。宋朝也有岳飛、狄青、包拯、龐吉、蘇軾、司馬光、楊繼業、呼延慶。還別忘了漢朝時期的張良、陳平、韓信、蕭何。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但是不論是翻史書還是看演義,中國人依然是最願意拿三國時期的名臣勇將來說事兒。

那麼第一個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三國時期的人才質量真的完爆其他朝代?還是單單隻是藝術誇大?說到這裡,關於前者我們可以和歷史其他時期的人物進行一次對比就可以得知。

Advertisements

其實從人才的貢獻來看,對文化推進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其實還得屬東周。學究派的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莊子、墨子對學問的研究成果絕對是空前的。而且善於變法創新的人才也有商鞅、伍子胥、管仲等高人,可謂是推進歷史性的創新。但是三國時期前期群雄逐鹿共計三十一年(189年~220年)、三足鼎立共計60年(220年~280年)、也有說法是四十三年(220年~263年,蜀國滅亡且司馬炎登基),而春秋戰國時期則達到了五百四十九年(前770年~前221年)。而且兩個時期所處的環境也大不相同。所以單一的從歷史推進貢獻點來判定春秋戰國的人才質量遠遠高於三國時期是不公平的。

三國時期有他的歷史特殊性的原因也在於當時東漢末年漢朝已經是千瘡百孔、百姓因為災禍或者瘟疫且戰爭不斷,人口數量極具下滑,在三足鼎立時期,全國戶口僅僅一百三十餘萬戶、人口約2300萬人(魏蜀吳總和)。而春秋戰國時期人口數量最高時達到了3000萬人。其他朝代西漢鼎盛時期達到了6000萬人。經過隋唐的戰亂初唐時期也達到了2500萬人。盛唐更是達到了9000萬人。后雖有安史之亂,和五代十國等連年戰爭,但是到了宋太祖初期,人口同樣超過3000萬。之後北宋在最鼎盛時期人口首次實現過億。明朝時期最鼎盛時期達到了2億。可以說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時期本身就是一個時間相對短而且人口十分凋零的時期。所以根據這個情況,對於人才的定義也同樣會發生變化。

Advertisements

其實自古以來,關於身材也有著其等級屬性。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才俊、俊傑、俊逸、那麼關於人才的定義古人是這麼總結的:最低的又略帶諷刺稱謂為庸才,稍稍高於一般人又具德的為中庸,百里挑一的為俊、千里挑一的為傑、萬里挑一的為賢、十萬里挑一的為聖。

所以結合當時東漢末年人口極具下降的指數,三國時期還能湧現出諸如十三歲拜水師都督的周瑜、當時鬼才的郭嘉、毒士賈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薄雲天的關羽、天下無雙的呂布、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還有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可謂史學家也對他們青睞有加而且能力被後世肯定。同時我們也可以看看他們的對手或者隊友,諸如荀彧、荀攸、陸遜、呂蒙、程昱、徐庶、龐統、張飛、典韋、許褚、田豐、沮授、張遼、魯肅,同樣和他們以同等級別的身份活躍在同一個歷史舞台上。

但是三國演義又是否又被藝術誇大的成分呢?其實有,而且成分很足。雖然三國演義是到了明朝時期才編纂完成的,但是不論民間流傳故事還是戲曲都早就開始流傳。人們更多的也是只能間接的從故事中來了解評斷三國的人物。比如關羽在虎牢關正史中關羽並並沒有溫酒斬華雄,而且正相反關羽是被華雄打敗了、而後孫堅擊敗了華雄。

但是雖然三國時期人才質量有被藝術誇大的成分,但是對於其人才輩出這個主題同樣影響不大。因為在當時來講,生存的條件十分的惡劣,如果想要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立足也是需要比盛世時候付出多很多的努力才可以,整個時期少年成名的人才也不在少數比如郭嘉、周瑜、夏侯惇、姜維、鍾會、曹彰、曹植、陸遜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知名人物。而且前期群雄逐鹿時期各家主公也是挖空心思去深度發掘人才、重用人才、培養人才。比如註明的三顧茅廬同時還有曹操赤腳迎許攸等都說明了對人才的重視各家主公都紛紛的放低姿態。

除了武將的驍勇善戰,謀略在三國中所起到的舉足輕重作用同樣堪稱歷史之最,歷朝歷代都會有一些謀略方面的閃光點比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圍魏救趙」、「直搗黃龍」等。但是在三國時期短短的九十多年時間諸如「聲東擊西」、「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水淹七軍」更是精彩絕倫。這比同樣是以正史為背景再結合演義題材的《隋唐演義》、《明英烈》、《楚漢爭雄》要精彩的多。

所以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看來說的真的沒錯,在那樣的特殊環境下,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共同馳騁在同一個舞台,有悲有喜的故事,也有令人惋惜的英雄逐個殞落。更給我們的今天留下了這麼多可以去探討、研究、學習的資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