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史話》河湟雄鎮河州城

今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包圍,中間一馬平川,呈盆地狀。境內紅水河、牛津河、大夏河交匯,田疇連綿,人煙輳集。

遠古時,這裡河流匯集,形成巨湖。現在的東川、南川、西川都是一片汪洋澤國,湖光山色,無邊無際。中有龜魚游弋,水禽飛翔;湖邊古獸出沒,恐龍嬉戲。相傳在大禹治理河川時,測量地勢,踏勘走向,從東北低凹處鑿開水道,使方圓兒十里的湖水泄出,竟成平地。泄湖峽的地名留至今日,大禹疏鑿痕迹斑斑,舊志多有記載。湖水泄出,出現了大片牧場、肥襖的農田,先人在這塊土地上修築了城市。從那時起到現代,先後建有枹罕城、河州城、鳳林縣、導河縣、臨夏市。人們甚得其利,受惠無窮。

古代的河州是西通青藏和西域、東連中原要道上的重鎮。自古以來,這裡就是許多民族之間往來和接觸頻繁的區域,是各民族之間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的旱碼頭,也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控馭西北少數民族的橋頭堡。歷代王朝視為國防重地,設藩鎮,築邊牆,派大員,駐重兵。《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自昔西陲多釁,枹罕嘗為戰地。」豪強控弦躍馬、疆場鋒鏑飛鳴,戰火瀰漫。河州統治權多次易手,河州城池多次興廢變遷;屠城毀城事件屢屢發生,遷徙重建也相應隨之。迭廢迭興,循環往複。

河州在舊石器時就有人類生存,到新石器時開拓發展已具規模,文明成果輝煌燦爛。在甲骨文中,就有眾多的有關當地羌人的記載。

河州在遠古時代為西羌地,雍州之域。詩曰:「背有成湯,自彼氐羌。」周武王伐紂時,羌人作為生力軍參加了滅商的戰鬥。春秋戰國時,境內有勢力強大的羌部落,罕羌侯就活動在枹罕一帶,置侯邑(今臨夏縣雙城),為枹罕最早的城市雛形。秦置隴西郡,滅罕羌侯,置枹罕縣,縣治就在罕羌侯邑(仍在雙城)。雙城地處今臨夏市西40里,位於三河四山的交匯之地,大夏河(古稱灕水)、槐樹關河、老鴉關河相交,戰略地位十分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

西漢建國,設枹罕縣,仍屬隴西郡。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枹罕縣改屬金城郡。後來從枹罕縣析出白石縣,亦屬金城郡。東漢、三國時,枹罕又屬隴西郡。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枹罕人宋建割據自立,建元,置百官,號「河首平漢王」。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猛將夏侯淵討伐,屠枹罕。將城池夷為平地,古城淪為一片廢墟。此後,枹罕城東移到距今臨夏市30里的臨夏縣新集鄉古城村。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廢枹罕縣,立枹罕護軍。東晉十六國時,張軌據涼州,建前涼政權,在河湟地建立晉興郡,轄興晉、槍罕等十縣。前涼太元二十一年(344年)初次設立河州,河州之名自此開始,以黃河而得名。前涼之後,河州相繼被前趙、後趙、前秦後秦以及氐、羌族政權所轄。河州、枹罕縣的治所一直在今新集古城村。後趙石虎曾遣大將麻秋攻枹罕不克。石虎嘆曰:「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圍枹罕,彼有人焉,未可圖也。」悻悻而去,枹罕固若金湯。412年,鮮卑族乞伏熾磐由譚郊(今積石山縣劉集鄉崔家村)遷都至枹罕,建社稷,置百官。乞伏氏開業洮、罕以來,苦心經營,在此立都共19年。西魏與隋代設州、設郡、設縣、設鎮,也都在枹罕古城。

隋末,全國各地反隋保境勢力蜂擁而起。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薛舉自稱西秦霸王於蘭州,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於涼州。九、十月間,李、薛交戰,薛舉敗北,「九州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廊皆平,皆為軌所據之地也」。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軌,置河州,領枹罕、大夏二縣。這時河州的治所仍在枹罕。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全國分十道,河州屬隴右道。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至開元二十—年(733年)間,置隴有節度使,領鄯、秦、河、渭、蘭、臨、武、洮、岷、廊、疊、宕十二州。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設鎮西軍於安鄉郡城內,管兵一萬三千人。馬三百匹。

安鄉郡的郡治就在河州城東二里的「東古城」(今臨夏市東的后古城)。《資治通鑒》對鎮西軍的註釋:「鎮西軍在河州城內,兵萬一千人,平夷守捉在州西四十里,兵三千。」平夷守捉」就在今臨夏縣雙城。明代被謫河州的大學士解縉有詩:「河州城東萬壽寺,古塔上有貞觀字。」白塔寺,后稱萬壽寺,唐初建,其中鄂國公尉遲恭修浮屠十二層。

吐蕃和唐王朝的關係從整體來看,友好相處是主流。但松贊干布死後,以大相祿東贊家族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破壞聯盟,不斷發動戰爭,掠奪土地、財物和人口。唐高宗及武則天時,國力強盛,於邊地開屯田,嚴烽邏,重兵設防。至唐玄宗時,設河西、隴右、劍南三節度使以防吐蕃。僅隴右節度使就擁兵七萬多人,佔全國總兵力的七分之一。猛將精兵,雲集西北,軍鎮守捉,駐兵達一萬多人。置屯田、建新城是自然而然的事,將州治從枹罕東遷至今臨夏市后古城村。然而自唐玄宗天寶年開始,唐朝政治趨於腐敗。內部空虛,外強中乾。安祿山叛亂,河隴節度軍東調,吐蕃乘虛而入。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將安鄉郡改為河州。安鄉郡存在了二十年時向。自乾元以後,河州為吐蕃所有,近三百年間,河州州治未改,北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宋延遣王韶收復河州,州治仍在臨夏市后古城村。到南宋高宗紹業元年(1131年),金將完顏宗弼(即金兀朮)、阿盧補攻克定、鞏、河、樂、西寧、積石等州,涇川、熙河西路皆為金所有。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四川宣撫使吳璘遣興州前軍統領惠逢以伏兵取勝,金將溫特梭敗逃,惠逢佔領河州。惠逢以每人十餘錢賞士卒,當時食物昂貴,所賞只可買一餅,士卒擲地大罵:「我等捐軀下河州,今性命之賤,乃不值一炊餅。」一月後金兵聚集數萬反攻,惠逢寡不敵眾,領軍退去。金兵先屠寧河寨(今和政),后合兵萬人圍河州,河州百姓自發守城。「男子升城,女子供餉」,拼力以御。「有木浮圖,高數百尺,因折木為碾械」。這個木浮圖即唐尉遲恭所修,拆為守城器械。金兵不能急下,遂退,兵駐白塔川(即河州東川)。月余,金兵集數萬人馬再圍河州城,城破。金兵屠河州,盡泄其憤,老幼數萬遭難,強壯者征入軍中,毀城堡,焚廬舍,城遂毀,一片瓦礫,僅余城址而已,州城被金兵屠掠一空。州城廢止后,窮兵黷武的金王朝認為建一城不如遷一城,於是州城遷到槍罕(新集鄉古城村)。明《河州 志》載:「西古城,州西三十里,周圍牆垣猶存,乃宋城也。」因此,這個城可以說是宋城,也可以說是金城。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1227年),蒙古軍破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府治設在河州城內,有大量的蒙古軍駐紮。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設河州路,路治也在州城,下轄定羌、寧河、安鄉三縣。明嘉靖《河州志》載:「城隍廟在州城內西北隅,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武靖王卜納刺建。」這說明公元1310年以前新州城已經完全修成。

明代以後,河州開始有志書,有較具體的記載。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河州指揮使徐景和指揮同知何鎖南截元城(北古城)之一半,向南擴展一里。原南城門成為城中心作鐘鼓樓,新城南門是今廣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高其雉堞,深其湟池,樓櫓分佈,更鋪翼然」。「城周九里三分,南北長二里半,東西長二里又百步,四門城樓相對」。城高5丈,厚3丈,有垛口1820個,池深2丈,寬3丈,除北城無門外,東、西、南門均有瓮城相護,湟池有弔橋,城門懸閘板。元城南門城上建三層五間轉角飛檐大樓,高5丈,匾書「安遠」。北城樓制如南樓,匾書「鎮邊」,塑玄武像,旁有解縉詩:「隴樹秦雲萬里秋,思親獨上鎮邊樓。幾年不見南來雁,真箇河州天盡頭。」還有許多文人墨客題。東門匾曰「平秩」。西門匾曰「定羌」。城中鼓樓高5丈,上建3層轉角飛檐譙樓5間,高6丈,南面匾書「河湟雄鎮」,北面匾書「夷夏大防」。明時置懸鐘,銅壺滴漏。元代在河州路設立的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就在元城南門即明代的鼓樓上。明嘉靖年間知州任官重修,有碑記。

在修築河州城池時,傳說發生了一件奇特而動人的故事。坐鎮河州的官老爺,圈起一塊九里三分的地方,要修築河州城。成千上萬的回漢民夫被征來做工。拉土打夯,開窯燒磚。塵土飛揚,濃煙蔽日,人來車往,夯歌震耳。東邊、南邊、西邊、北邊的城牆都築起了,其他的個角也築起來,只剩下西北角,怎麼築也築不起來。民夫們千背篼萬背篼地把黃土送到城上,一寸一寸夯起來,可是到了第二天,夯實的土變鬆了,築起的城牆一大塊一大塊塌下來,頭天築多少、第二天塌多少。人們累成皮包骨,時間用了半年,城牆就是築不成。

怎麼辦?漢族弟兄鎖緊了眉頭,他們說:「莫非這地下有一個害人精?」回族兄弟一臉憂愁:「是不是城腳下有依比利斯(指魔鬼)?」完不成築城任務,他們有家不能回,莊稼爛到地里沒人收。他們一個個愁得吃飯無味,睡覺不香。

這一天,從遠處走來一個拄著榆木拐棍的白鬍子阿爺。他走到城牆腳下,這裡看看,那裡看看,自言自語,默默點頭,然後對眾人說:「這裡果然有一個依比利斯,嘴裡吐著黑水,黑水流過的地方草木不長,蜂蝶不來。」眾人將白鬍子阿爺的話報告給長官。長官說:「既然如此,打個缺口,往裡縮進五丈,避開它。」於是改圖紙,往裡縮進五丈,再築,還是築不上去。

這一天,白鬍子阿爺又來了,說:「這個依比利斯太厲害,要想在這裡築起城牆,除非城牆裡面埋上一個活人,才能鎮住依比利斯。」他向大家又望了一眼,說:「我老漢年歲已大,又無牽無掛,不像你們有地有家、有老有小,就埋了我吧!」

可是誰也不忍心埋他,只是更加起勁地築牆。可是夯了塌,塌了夯,就是築不上去。民夫們累斷了肋骨也是無用。

過了幾天,白鬍子阿爺又拄著榆木拐棍來到眾人面前,懇切地說;「回漢鄉親們哪,你們還猶豫什麼,聽我的話,快把我埋了吧!」可是誰也不忍心埋他。老阿爺再三請求,說:「眼看官家的期限到了,如果城牆打不起來,就要殺頭:犧牲我一個,救了回漢民眾,也值了!」接著從容地走進自己帶來的大缸里,叫人們快填土打夯。漢族群眾向老阿爺深深地鞠躬,回族鄉親們做了「嘟哇(祈禱)」,說了「賽倆木」。說也奇怪,原先怎麼也夯不起來的西北角牆像長了腿,迅速地完成了。民眾們高興地笑了。

突然看見白鬍子阿爺的榆木拐棍從半牆上戳了出來,上面長上了小枝枝綠葉葉,迎風長大,轉眼間,好像一把綠茵茵的大傘,懸在半虛空。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白鬍子阿爺就是德高望重、人人敬仰的榆巴巴。這裡的回族百姓為了表示對他的懷念,便在緊挨城牆的西北角上,修了一座拱北,叫「榆巴巴拱北」。拱北至今尚存,敬仰憑弔的人源源不絕。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貶河州的蘇寒村謫守此地,將州治北面台地闢為枹罕園,種花種菜。涼亭小榭,綠樹成陰,成為河州勝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州樊相見城池狹陋異常,街道曲曲扭扭,路向偏拐,自西轉東,不符體制;民居、局廠自由發展,擁擠不堪,於是決定重修。「移居民於隙地,移局廠於廢站」,「改曲為直,變偏為正,巷道洞開,體面軒豁,昔日之側陋、一旦釐正矣」,對州城進行總體規劃,進行了較大規模改造,使街道肅正,河治改觀。州府所在地以舊都督府公廨改建,明、清沿襲,歷有修茸,今為州液壓件廠廠址。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州劉卓在蘇、樊二公修建的基礎上,對州衙全面修葺。道砌磚石,植以槐柳;南首新坊,題匾「古枹罕郡」;築南堤,修州倉。知州劉卓「澡身而浴德」,以不是「曠官」而自慰。

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年一1572年),河州知州聶守中對州城進行擴建,在城門外建立城外關廂,延袤7里5分,以護重城。南門外關廂長5里,城高3丈,厚2.5丈,沿城砌有垛口500個,設稍門3座。南門擴展到三道橋廣場,修樓一座,稱「稍城門」。門額上鐫有「古枹罕」三字,字大盈尺。城南關廂一帶又稱八坊。東西城門外亦建有關廂。各設三座稍門,規模較小,東門外關廂長僅百步,西門外關廂長2里。

明末,城西北處湟城已平,東西關廂廢棄。清初,築攔馬牆圍護城北。清世祖順治五年(1648年),在當地反清鬥爭中,原城樓被損壞。順治十五年( 1658年)重修。

清聖祖康熙末年,王全臣任河州知州時,對河州州城的一些重點設施進行重修。在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年中,重修了演武廳、監督府、譙樓、禹王廟、城隆廟、文廟等。王全臣和副將李鳳翔在東門外二里處重修了演武廳。演武廳為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建,明孝宗弘治年間都指揮蔣昂重修。康照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高大為昔日三,築月台、吹台、將台,棟樑欄循,克稱巍煥」,「傍植榆柳千株,循浚溝池為環繞之」,風凰環其左,牛脊抱其右,后則高原萬頃,前則夏水千曲,「把盞臨風,覺山水以為之改觀矣」。同時,王全臣與郭朝佐重修了專理茶馬互市的河州監督府(府治在今風林小學東首),將昔日之榛莽荊棘、臺梁腐桷、頹垣斷壁、荒墟廢址變為重門洞達、烏草惲飛、訟堂書舍、倉儲馬廄了,改善了茶馬互市的條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移修文廟,文廟舊址在今郵電局之旁,王全臣移到今鳳林路,即鳳林小學址。改善教學條件,「建文廟,立義學於四鄉,延名師於遠郡」,授課執教,培養人才。州城歷史在風風雨雨中又過了二百多年,由於戰爭頻仍,加之自然侵蝕,至清末民初時,城池已是殘垣斷壁,破爛不堪,「城樓半圮,女牆傾頹尤甚」。導河縣知事張華林提交預算,打算維修城池,上報未批。於是「撙節核減」,壓縮開支,節儉維修,「選正紳,佣壯夫」,自民國5年(1916年)至6年(1917年)冬,近兩年時間,恢復舊觀。

到了解放前夕,城區道路泥濘,房屋破爛,鋪面陳舊,陳設簡陋。專員公署設在原東嶽廟舊址,解放初為行政幹校,現為黨校校址。

解放以後,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州治仍在臨夏市(即明代以來的河州城池)。歷屆政府不斷地進行城市建設,進行了多次規劃,並付諸實施。無用的舊城牆逐步拆除,路面不斷加寬、硬化,各種公用設施和各種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並不斷改善。1950年拆除解放路和團結路沿街2000餘間鋪面,路面由5米擴展到8米。1956年拆鐘鼓樓,1969年拆南城。大什字至大夏河橋的2000多米大道貫通市區。東西向的民主路,長2963米,與蘭郎、劉臨公路相接,逐步從4米、6米、12米加寬到20米。縱貫東西的慶勝路、紅園路與環城東西路相接,長1500米,加寬到10米、15米、25米。還有西關路,新西路,環城東、西路,濱河路,不斷更新和加寬。至1996年,共拓寬新建道路26條,長12.27公里,鋪設路面21.92萬平方米,主要道路加寬到20米-34米之間。硬化路面22條,98%以上鋪成瀝青石子路或混凝土路面。群眾集資硬化小巷街364 條,總面積20.35萬平方米。

臨夏市區的13座橋樑,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全部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樑。1986年修成新西路北端后,河上新建一座長133.5米、寬15米的平梁平板橋,名為大夏河第二大橋。

公共設施,解放初只有國民黨臨夏專署、縣政府、警察局、各中小學、會館劇院及寺廟道觀、四座城樓及鼓樓。20世紀60年代后公共設施增加,1985年市區內分佈300處,佔地200公項,佔全城面積的23.16%;樓房尚無10層以上建築,4層-6層的樓房佔90%以上。1986年-1995年,借三十周年、四十周年「州慶」的兩次東風,進行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十年中共搬遷安置居民1749戶,拆遷房屋21954間,計19.78萬平方米。原主街兩側的破舊平房被風格各異的樓房取代,在三十周年「州慶」的1986年,投資1100萬元,新建樓房39幢。1987年後,許多州、市機關單位,金融單位,商業服務設施次第落成。至1993年底,解放南路汽車站候車大廳、水泉賓館、市政府招待所、市絲綢廠修成;解放路高層建築接踵而起,有毓貿大廈、友誼商場、市公檢法辦公樓、市醫院住院部大樓、市農行辦公樓;三道橋廣場有民族賓 館、工 貿大廈、金融服務中心等;團結路有新華書店、市工商行、保險公司、市人行、市建行、州財政局、州農行等;市區還有許多建築,如州電力總公司、州人行、州水電局、市財政局等。1987年-1993年,市區房屋總投資8397.6萬元,總建築而積2393萬平方米。1994年為迎接四十周年「州慶」進行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建成2層以上建築物205幢,群眾集資和投資2.37億元,其共中生產經營性項目佔90%以上。建成千萬元以上的大型建築有河州商城、商貿大廈、金融大廈、河海大廈、臨夏飯店、金穗大廈等,其中金穗大廈樓層高達18層;百萬元以上的有市房產局綜合服務樓、恆生有限責任公司等38處。1986年-1995年,商品房建設投資2593.98萬元,建築面積79472.4平方米,先後開闢建成太陽能實驗小區等5個住宅小,建成4個城鎮居民住宅,有樓房121幢,建築面積226465.06平方米。水暖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旅遊最點有紅園、東郊公園、萬壽山公園、南龍山森林公園。十年間,城區載植風景樹8.5萬株,經濟林木6.02萬株,公共綠地栽植花卉、灌木4000餘叢。衛生面貌煥然一新,曾三次被評為全國「縣級衛生城市」。

兩千年的歲月漫長而凝重。如今的臨夏市一改歷史舊顏,換成嶄新面貌。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平整寬敞,商店櫥窗里琳琅滿目,貨架上商品種類豐富,馬路上車流穿梭,市場中商販如織,叫賣聲、汽車聲、「邦克聲」交響。中西合璧的禮拜寺遍布全城。遠眺雪山掩映,近觀夏水彎流,背靠萬頃北塬,周圍群山環枹,好一座壯美的高原古城!昔日絲綢之路重鎮,正在變成一座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經濟發展、民族風情濃郁的隴上名城。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