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開課了,眾道妙方小兒推拿師教您認識上肢部穴位(一)

我們眾道妙方小兒推拿李文老師,帶領大家認識上肢部主要40個穴位,本節先認識其中10個。

一、脾經

1、位置:拇指橈側,赤白肉際處,由指尖到指根。

2、操作:補脾:從指尖推向指根;清脾:從指根到指尖;清補脾,從指尖到指根,從指根到指尖,來回推。

3、主治: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痢疾,咳嗽等症。

4、臨床應用及功效:補脾能健脾胃、補氣血,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面黃肌瘦、四肢不溫、大便溏稀、睡喜俯卧、露睛、唇淡、眼瞼浮腫、消化不良等症;清脾能清利濕熱、便干、化痰止嘔,用於濕熱瀉痢、皮膚髮黃、噁心嘔吐、食積腹脹、熱痰咳嗽等症。由於小兒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過,在一般情況下,多用補法,體壯邪實者方可用清法;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推補本穴,可使隱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補脾需配補腎。

二、胃經

1、位置: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處,拇指根部至腕橫紋。

2、操作:用拇指或中指從腕橫紋推至拇指根部,稱清胃經。

3、主治:嘔吐、呃逆、衄血等症;胃氣只能降,只清不補。

清胃主治:嘔吐,食積,腹脹,口氣臭穢,消谷善飢(吃完又吃,消化太快)。

4、臨床應用及功效:臨床中補胃經具有健脾胃,助運化,清胃熱、降逆等功效;清胃經能清中焦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亦可用於胃火上亢引起的衄血等症;特殊情況可用補法,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為完谷不化指胃中無火反胃症。

三、肝經

1、位置:食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2、操作:食指指面,由指根推至指端,是清肝也叫平肝;從指端到指根是補肝,但是肝常有餘,肝是不能補的。

3、主治:急慢驚風、泄瀉、目疾、脾虛證、貧血症、發熱、一切外感等證。

4、臨床應用及功效:清肝經能平肝瀉火、解郁除煩、息風止痙,用於驚風抽搐、煩躁不安、五心煩熱等症;肝經宜清不宜補,若肝虛應補時則補后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為滋腎養肝法,臨床中,肝穴只清不補。

四、心經

1、位置:中指指面,由指根至指端。

2、操作:從指根推至指端,稱清心經;反之為補心經。

3、主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瘡、貧血、小便短赤、泄瀉等一切熱證。

4、臨床應用及功效:清心火,補氣血,利尿,清心經能清熱退心火,常用於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熱神昏、面赤口瘡、小便短赤等症;本穴宜清不宜補,恐動心火,若氣血不足而見心煩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補法時,可補后加清,或以補脾經代之;臨床上常與平肝清心同用。

五、肺經

1、位置:中指指面,指根至指端

2、操作:清肺由指根推至指端,補肺由指端推至指根(如果要補肺的話,用補脾代替,培土生金)

3、主治:感冒,咳嗽,氣喘痰鳴,自汗,盜汗,遺尿,脫肛等症

4、臨床應用及功效:清肺能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用於外感發熱、咳嗽痰多、便秘等;補肺能益氣,用於少氣懶言、咳聲無力、自汗、易外感等;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宜輕宜忌重濁,故多清少補。如需補,可用虛則補其母——補脾益肺。

六、腎經

1、位置:小指指面,由指端至指根 。

2、操作:從指端推至指根,稱補腎陰,反之為補腎陽。

3、主治:補腎益腦,益氣養神,納氣定喘,溫下元,先天不足,遺尿,小便短赤,腎虧骨軟。

4、臨床應用及功效:指端推至指根為補腎陰,補腎經能補腎健腦、溫養下元、培補元陰,能制五臟之熱;常用於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虛喘、遺尿等症;指根推至指端為補腎陽,能培補元陽,能制五臟之寒;清腎經能清利下焦濕熱,常用於膀胱濕熱、小便短赤等症。

七、板門

1、位置:手掌大魚際平面。

2、操作:用拇指揉大魚際平面中點,稱揉板門;用拇指橈側從拇指根推向腕橫紋,稱板門推向橫紋,反之稱橫紋推向板門。

3、主治:止嘔,降逆。

4、臨床應用及功效:常用於治療食積,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氣喘,噯氣等;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運達上下之氣,常用於乳食停積、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等症。板門推向橫紋,功專止瀉;橫紋推向板門,功專止嘔。

八、小天心

1、位置:腕橫紋上,大小魚際交會處。

2、操作:揉、搗、掐,用中指端揉,稱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稱掐小天心;用中指尖搗,稱搗小天心。

3、主治:夜啼、眼疾、急驚風。

4、臨床應用及功效:掐揉小天心能清熱、明目、利尿,常用於心經有熱而致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驚惕不安、小便短赤等症;掐、搗小天心能鎮靜安神,用於驚風抽搐、夜啼、驚惕不安等症。

九、肝頂穴

1、位置:食指尖端。

2、操作:三棱針點刺。

3、主治:肝火旺引起的諸症,如目赤、嘔吐、驚風、火眼、厭食、泄瀉、咳聲。

4、臨床應用及功效:疏肝降逆。

十、分陰陽

1、位置:掌心向上,掌后腕橫紋(腕部第一橫紋)。靠近拇指端為陽池,靠近小指端為陰池。

2、操作:用兩手拇指同時往外推,為分陰陽。一般單獨分陰或者分陽,有平衡陰陽,調和五髒的功效,在疾病的過程中就是陰陽平衡的失調,陰少陽多,應該分陰,陽少陰多,應該分陽。

3、主治:一切臟腑之寒熱虛實證。

4、臨床應用及功效:分推陰陽,調和五臟,主要用於陰陽不調、氣血不合而致的寒熱反覆、煩躁不安、乳食停滯、腹脹、腹瀉、嘔吐等症,還可以用於治療痢疾。

快快收藏起來吧,請關注我們下一節的其它上肢部穴位。

溫馨提示:為寶寶推拿一定要配合使用小兒專用推拿精油或者使用小兒專用橄欖油等;避免傷害寶寶皮膚噢。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