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病人需要吃藥進行治療嗎

抑鬱症在社會患病率近年來開始上升,據不完全統計,抑鬱症發病率很高,幾乎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患者。的確,城市的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演激烈;加之近年天災人禍的發生率越來越大,面對不幸的事情及情感失敗等精神刺激事件,人們承受能力有限,若然不能做好心理輔導,很可能由最初的睡眠障礙,情緒低落,興趣減低,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等等的精神癥狀甚至轉向最嚴重的念頭和行為——自殺。

其實,抑鬱症的出現主要與中樞系統中的五羥色胺或者去甲腎上腺素的降低或升高有關,一般來說,五羥色胺或者去甲腎上腺素的降低直接表現為情感低落、性趣和愉快感缺失甚至厭世與自殺;某些患者也會相應併發強迫症或焦慮症。有些患者在初期一方面可能由於缺乏對抑鬱症的正確認識,另一方面身邊的朋友家人也缺乏相關認識誤以為患者只是鬧情緒,患者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心理情感支持,導致耽誤診斷病情,有些甚至產生自殺行為。

抑鬱症有別於一般的心境惡劣。後者是一種短期的、輕度的情感障礙,有自愈性,一般的心理調節或心理輔導即可,不需用藥治療。而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疾病,目前認為其發生機制與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有關係。它一般是由於個人的一些負性事件如失學、失戀、失婚、疾病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電抽搐治療等。

根據抑鬱症的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如:輕度的抑鬱發作可以單獨使用心理治療,但中度以上的抑鬱發作必須藥物治療。早期進行藥物干預,對患者的整個病程式控制制有較大意義。藥物治療能迅速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預防複發。患者個人的心理調節有助於疾病的治療,但並不可以逆轉病情,而藥物治療則是抑鬱症治療的重要方法。

很多患者對抗抑鬱葯的治療效果都是肯定的,但很多患者因擔心抗抑鬱葯的副作用而對其望而生畏。其實,疾病治療需權衡利弊。確實,抗抑鬱葯的潛在副作用會比普通的藥物較大,但病人所獲得的治療效果遠比所承受的副作用大,利大於弊,不能因噎廢食。而且現在新型的抗抑鬱葯比傳統抗抑鬱葯的副作用小了很多。

目前,類似小關這樣的病人太多了。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要戰勝抑鬱症,堅定的意志、家人朋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但請不要忘記正確使用藥物對抑鬱症的治療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人們往往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容易在使用抗抑鬱藥物時發生錯誤。錯誤的情況主要有:

沒有獲得專業的診斷。抑鬱症必須由專業的醫生去診斷。

害怕用藥。一般確診為抑鬱症,即應該進行藥物治療。

用藥不規範。包括用藥斷續、隨意更換藥品、用藥時間不夠等。

其實,抑鬱症患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病情、以往的治療情況、藥物耐受性、經濟情況制定規範的用藥計劃。如果所選藥物一旦有效,則應堅持用藥,不能隨便停葯或換藥。因抑鬱症是一個高複發率的疾病,長期規範用藥可降低複發的機率。抑鬱症的療程分急性期、恢復期(鞏固期)和維持期。抑鬱症首次發作治療時間最好持續在1年以上;多次發作的則需持續2到3年,甚至長期治療。

一般來說,抑鬱症分三期治療,急性期需要治療至癥狀消失,再用治療量治療4周左右,再改用維持量連續服用6個月。對於不是首次發病的患者或多次發作反覆發作患者一般藥物維持治療至2-5年。在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其實更多的還是身邊朋友的心理支持和理解,我們要正視和支持這類型的患者,幫助其認知並發現導致抑鬱的一些促發因素,如幫助認識一些自身信念的錯誤或緩解情感壓力。這些溝通都會令患者服藥依從性大大增大從而提高病情的預后率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