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12月13日,80年前的今天,南京淪陷,30萬生命屈辱地死去

12月13日,80年後的今天,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0年過去了,

現在,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年近九旬的夏淑琴老人是戰後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

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倖存者

老人說:

我每年都來到哭牆跟親人講

我希望能做到這些

希望能講到日本承認南京大屠殺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

日本政府始終不願承認這段歷史

夏淑琴老人無奈地說:

我還能做些什麼呢,已經89歲了

所以我只有對青年人講你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我們要珍愛和平,世界和平

享年86歲的李秀英老人已經逝世13年

1998年日本作者松村俊夫

出版了《南京大屠殺的大疑問》一書

在書中污衊李秀英老人是南京大屠殺的「假證人」

1999年,李秀英老人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訴訟

要求松村俊夫、出版社以及發行人

在日本主流媒體公開道歉

2004年,李秀英老人在南京逝世

始終未能親眼看到最終勝訴

然而李秀英老人留下的同樣是:

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雖然我們至今未看到日本政府承認南京大屠殺暴行

但歷史絕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事實也絕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南京大屠殺是國恥,更是國難

這場慘無人道的暴行不只是中國人永不磨滅的記憶

也是全世界都不可迴避的歷史

因此除了國人以外

還有很多外國人同樣致力於還原這段歷史——

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是第一部以見證、親歷以及探尋南京大屠殺浩劫的外國人視角來表現的作品。

紀錄片以曾經在南京的西方親歷者、侵華日軍老兵、日本普通民眾及歷史學者為視角,利用大量親歷者的原始資料和珍貴歷史文獻檔案還原歷史,揭示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每集一位外國人物,共十集。

約翰·馬吉 屠城影像記錄者

馬吉是一位美國牧師,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期間,以馬吉為主席的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隨即成立,全力救助難民與士兵。

不止如此,馬吉牧師在此期間一直用16毫米攝影機秘密地將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拍攝下來,這組影像被稱為「馬吉默片」。

當時年僅19歲的李秀英老人

「馬吉默片」現有的膠片,總時間為105分鐘,這些真實的鏡頭是留存至今的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

2007年11月初,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反訴日本右翼作家名譽侵權案一審宣判,日方敗訴,審判中有一件重要證據就是馬吉牧師的這些膠片。

1946年馬吉牧師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出庭作證

遺憾的是,馬吉牧師所拍攝的剩餘膠片,至今未被發現。

明妮·魏特琳 生命孤島中的守護神

魏特琳,美國人,1919年應聘中國南京女子金陵大學,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魏特琳拒絕了大使館的撤離通知,選擇挺身而出,保護了大批婦女兒童。

從1937年8月12日,到1940年4月,魏特琳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下在南京發生的一切。

當年在安全區避難的孩子們,至今還能記得魏特琳與日軍抗爭的場景。

「魏特琳不再是以前那個說話柔軟溫文爾雅的華小姐(中文名華群),她像衛兵一樣守護在學校大門,奔波在大門口、小門、南山和宿舍,拚命驅趕伺機闖入校園的一批又一批日本兵,內心迸發出的憤怒,化作無畏的力量在呼喊。」

喬治·費奇 暴行真相的揭示者

費奇,美國人,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擔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幹事。

費奇出生在中國蘇州,辛亥革命期間曾暗中幫助革命黨人,1932年,日本發動了一二八事變,費奇不僅撰寫了很多中國十九路軍抗擊日軍的報道,還親自驅車,積極救援閘北戰區的中國友人和他們的親屬。

1937年7月,全國抗日戰爭爆發,費奇將家人送回美國,自己卻不顧大使館的警告,返回南京,戰爭爆發期間,他聯合多名人士一起向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發出電報,希望美國絕不要辜負中國。

喬治費奇窮其一生都在為中國服務,甚至以身犯險將馬吉牧師拍攝下來的膠片偷偷帶到上海。

戰爭期間,他用盡各種辦法呼籲美國譴責日本抵制日貨,並且立即停止向日本出售戰略燃料和裝備。

約翰·拉貝 南京浩劫的見證者

約翰·拉貝,德國人,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

今天,越來越多人通過拉貝當年所寫的日記來了解1937年日軍攻佔南京后所犯下的暴行以及國際安全區委員們救助難民的義舉。

《拉貝日記》內容記錄詳盡,排序工整,很多簡報和照片整齊的粘貼其中。

1997年《拉貝日記》出版,並被譯為中、英、日、德四種語言,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

約翰·拉貝所著「南京卷」《拉貝日記》是二戰時期日本的同盟國——德國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視角記述,是證明南京大屠殺的最有力證據之一。

羅伯特·威爾遜 為南京縫合創傷

美國醫生威爾遜是當時南京城裡唯一的外科醫生,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威爾遜在金陵大學鼓樓醫院任職。

和大多數在南京的西方人不同,威爾遜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戰爭爆發后,威爾遜送走了妻子和女兒,自己一人孤身返回了南京。

在南京,威爾遜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戰爭下的手術,隨後,大量醫護人員撤離,鼓樓醫院成了南京僅有的一家還在收治傷者的醫院,威爾遜成了這座城市裡唯一的外科醫生。

12月14日,僅是南京淪陷的第二天,威爾遜一天之內就做了11台手術。

貝德士 為歷史作證

1938年6月,英國出版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是最早向世界揭露侵華日軍南京暴行的書籍,這本書里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提供者就是當時在南京的美國人貝德士。

貝德士是金陵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主席。

1937年秋天,為了躲避戰火,保護學生,金陵大學決定西遷成都,當時正在日本和家人度假的貝德士立刻返回南京,作為負責人留守南京保護學校財產。

戰爭期間,貝德士開放金陵大學作為難民營,竭盡全力保護戰火中的平民,安全區保護了25萬平民。

作為一名歷史學家,貝德士同樣認為自己有責任將在南京發生的一切記錄下來,這些資料後來成為人們了解南京大屠殺最重要的文獻之一,被稱為「貝德士文獻」。

辛德貝格 在南京的106天

辛德貝格來自北歐丹麥,17歲開始浪跡天涯,1937年,辛德貝格來到了中國上海。

在上海,辛德貝格遇到了英國記者史蒂芬斯,史蒂芬斯雇傭辛德貝格作為自己的司機以及助手,從此以後,辛德貝格就開始了自己穿越在戰火中報道採訪並且運送受困中國傷兵和平民的生活,直到史蒂芬斯遭流彈襲擊身亡。

史蒂芬斯犧牲后,辛德貝格接受了丹麥一家公司的高薪工作,自願簽下生死狀,前往南京的水泥廠保護公司財產。

在南京期間,辛德貝格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並且在照片後面寫上了說明,這組照片現在被收藏在美國哈利瑞森中心。

戰爭爆發后,辛德貝格在水泥廠附近建起了難民營,收留了成千上百的中國平民,日軍每天都來廠里騷擾,每一次辛德貝格和同伴京特都給予難民門不遺餘力的幫助。

東史郎 一個人的懺悔

2000年4月,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長跪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石碑前,久久不肯起身。

這位老人叫東史郎,他是極少數敢於向中國人民公開懺悔的原侵華日軍老兵。

1937年8月,25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4個月後,他跟隨部隊,參與了南京大屠殺。

1987年,他整理出版了自己戰時所寫的《東史郎日記》和《東史郎戰地日記》,真實記述了自己和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1999年,東史郎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節目,向人們坦白了他所犯下的罪行。

東史郎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和子」,是「謀求和平」的意思,1987年,時年75歲的東史郎抵擋上海,開始了他在中國的謝罪之路。

東史郎的女兒和子說,我想這是父親人生的全部。

松岡環 與受難者同行

1982年,松岡環考取教員資格,開始擔任小學歷史老師,在為學生們準備更豐富的歷史教材時,她發現了一組製作於1937年的戰時連環畫。

這些連環畫上是一支日本軍隊像神一樣為了天皇英勇戰鬥。

但在更深入地了解后,松岡環發現,日本教材中大多數書籍對南京事件都是「暫無定論」,為了給學生們準備更充足的資料,松岡環跑遍了日本圖書館,卻所獲無幾。

松岡環認為,如果孩子們只知道日本作為受害方的歷史,就不會真正明白戰爭與和平。

既然資料里找不到真相,她決定親自尋找,從1988年開始,20年間,松岡環90多次往返中日兩國之間,收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侵華老兵的證言。

這些年,松岡環希望,能夠帶領更多日本年輕人到南京來看一看,與親歷者對話,真切地了解這段歷史。

松岡環明白,從下決心探尋南京大屠殺真相的那一刻起,就走上了一條漫長、艱難的取證之路,但為了漸漸離去的受難者,也為了那些不了解戰爭的日本年輕人,能夠銘記歷史,永不再戰,松岡環一直堅持,與受難者同行。

笠原十九司 還原歷史的人

在日本,笠原十九司被叫作「賣國賊」,作為大學教授,笠原十九司一生都在致力於還原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為日本學生講述真實歷史與教科書上歷史的區別。

笠原十九司說,日本人對日中戰爭的認識非常差,但他認為,理解事情的真相,是做人最基本的。

笠原十九司的愛人,原本是英文高材生,在與笠原十九司結婚後,便辭去了日本國際關係研究所工作,與丈夫合作翻譯了首部日文版《魏特琳日記》。

在過往的歲月中,笠原十九司和愛人,將大量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外文資料翻譯成日語。

他說,他理解日本人為什麼不相信這個事件,但事實就是事實。

這部珍貴的紀錄片現在可以在B站上看到全集。

不過我們之所以在今天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加深大家的仇恨,而是希望每個人能銘記這些為和平、正義、人性堅持奮戰的前輩,也願我們都能像李秀英老人所說的那樣——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原圖作者@朱-彥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

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的血債

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

但是,我相信

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梅汝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