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死後,他就接過了衣缽,割地賠款一心求和

公元1155年,一代奸相秦檜病逝,但是主戰主和的爭議並沒有結束。此後的朝廷,雖然宋高宗也有振作之心,雖然宋孝宗被認為是「南渡諸帝之稱首」,也主持了隆興北伐,但這時候主和派中又出現一名領袖,他就是湯思退。

也許權臣奸臣都有極高的天賦,湯思退年輕時非常聰明,讀書天賦很高,28歲就考中進士。在同年的博學宏詞科考試中,他豪取第一,從此踏入仕途。客觀的來說,他為官的能力不錯,也比較廉潔,逐步升為端明殿學士。

這個時候,正是秦檜權傾天下之時,朝中百官無不畏懼,甚至連宋高宗每次召見他都藏著匕首防身。湯思退就是秦黨中人,但他考慮到秦檜名聲太臭,大張旗鼓倒向他遲早要倒霉,所以處於隱蔽狀態。秦檜臨終之前,召見的就是參知政事董德元和湯思退。

Advertisements

秦檜對他們的囑託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等他死後,依舊力主和議,絕對不能向金朝開戰,並以兩千兩黃金相贈。董德元接受了黃金,表達自己和秦檜一條心,然而湯思退的腦筋比較活絡,他擔心自己接受了黃金,秦檜以為是希望他早點死,怎麼辦?(「慮其經我期其死」)

於是,湯思退涕淚橫流,長跪不起,沒有敢接受黃金。宋高宗聽聞此事,誤以為湯思退不是秦檜一黨,對其倍加信任。此後,湯思退的仕途一片光明,最後升任宰相左僕射。真可謂是「一檜死,一檜生」。

誰知道,湯思退不僅接過了秦檜的官職,同樣也繼承了秦檜的衣缽。他當權時期,就是力主向金國乞和。他陷害抗金派的張浚,使得人心盡失,但金國仍然在不守承諾,多次南侵。特別是宋欽宗的死訊傳來,南宋國民悲憤異常,而湯思退卻固執的推行妥協政策。

Advertisements

朝野忍無可忍之時,金軍又以三十萬大軍壓境。和在於金,戰也在於金,南宋方面完全失去了外交的主動權。侍中御史陳俊卿憤怒彈劾湯思退誤國,他擲地有聲地罵道:「挾巧作之心,濟傾之術,觀其所為,多效秦檜,蓋思退致身,皆檜父子恩也」。朝中大臣也群起而攻之,直接導致湯思退被罷相,貶為崇安(福建)縣尉,不準其再踏入首都臨安一步。

宋孝宗即位之後,馬上主持了隆興北伐,他為岳飛平反,重新啟用了張浚,意氣風發的出兵抗金。但是不久,南宋遭到了符離之潰,北伐剛剛開始,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為了平息金國的怒火,為了兩國能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宋孝宗只好又將湯思退重新請出山,再次主持大局。

然而湯思退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堅決懲處主戰派;二是量南宋之物力,交金國之歡心。對於第一條,他主要矛頭是指向死敵張浚,這位最堅決的抗金派,也因此被他遠謫,最後死在途中。張浚的死,既為金人解了氣,又給自己除去一個政敵,湯思退的心中一定是美滋滋的。

關於第二點,他就做得更絕。南宋好不容易在這次戰爭中佔領了海、泗、唐、鄧四郡,也算取得了一些成績。宋孝宗表示,與金人談判,可以把這四郡的稅收作為籌碼,打下來的四郡不能吐出去。然而湯思退不同意,他認為那四郡本來就是咱們搶來的,不給金人,實在是說不過去啊。

最後,南宋只好按照湯思退的條件與金人進行談判。令人跌破眼鏡的事情發生了,為了表達談判的誠意,這位宰相馬上命人拆除軍備。誠意表達得十足,也天真得十足,這引發了金軍的野心。他們馬上發兵南侵,毫無守備的宋軍敗退,楚、濠、滁等州相繼陷落。

其實宋孝宗對湯思退已經憤怒到了極點了,但還是給了他最後一個機會:帶上人馬,去前線督軍去!不知道是不敢、不想對抗金人,還是自認能力不夠,湯思退推辭了這份差事,他寧願在後方嚼舌根。

隨後,朝野上下,湯思退受到千夫所指,群臣都在譴責他議和與撤掉守備的責任。這位奸相第二次被罷免,並且發配到永州。但是輿論依舊不放過他,太學生張觀等人聯名上書,要求以『姦邪誤國』的罪名立斬湯思退。

此時他正途徑江西上饒,聽說此事,又懼又憂,竟然暴卒,時年48歲。湯思退的一生,可謂是完美接過秦檜衣缽的一生,是把國家的底線一退在退的一生,更是將賣國進行到底的一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