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淮安漣水學霸,今成骨科專家!

昔日淮安漣水學霸,今成骨科專家!

個人簡介

何一成,江蘇淮安市漣水縣梁岔鎮何圩村人,1983年在漣西中學以總分第一(501分)考入徐州醫學院。現任武警江蘇總隊南京醫院骨科主任,享受技術5級待遇。曾先後任武警江蘇總隊南京醫院急診科主任、副院長等職。2002年,他的先進事迹被中央二套《人民子弟兵》欄目專題報道;2014年,被評為江蘇省第三屆"名醫民選"百姓信任的醫療專家。

一個普通人,當他穿上軍裝成為軍人的時候,他就多了一份情感,也多了一份責任,對父母、對妻兒、對國家、對人民,這些責任構成了軍人複雜的情感世界。

何一成,1963年11月出生於淮安市漣水縣梁岔鎮何圩村。1977年在鎮上的漣西中學上中學,1983年以學校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徐州醫學院醫療系學習。在大學期間,歷任校廣播站校報編輯,班長等職務。1988年8月大學畢業后參軍入伍,來到武警江蘇總隊南京醫院任外科見習醫師。見習期間,他以醫院為家,認真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很快完成了一名大學生向武警軍人的角色轉變。1989年8月正式成為武警江蘇總隊南京醫院外科的一名住院醫師,從這一天起,何一成決心為武警部隊衛勤保障服務貢獻出自己畢生精力。

Advertisements

在漣水縣人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徐長明博士(何一成曾經的同事)眼中,何一成敬業、樸實,在醫術上精益求精,做手術時一絲不苟,對病人充滿愛心。這些優良品質,正是多年的軍醫生涯養成的。

在199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中,何一成積極請戰,曾先後四次參加醫療隊深入災區,克服交通中斷、炎熱酷暑等困難,忘我地為災區人民和參加抗洪救災的官兵巡診治病送醫送葯。平均每天診治患者上百人次,跑遍了九個參戰部隊,為此榮立三等功一次。1998年何一成再次帶領救援組投入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他不顧個人安危,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沖在前面,處處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出色地任務了完成,再次榮立三等功一次。1999年9月何一成考入第四軍醫大學軍隊中青年人才基金班骨科專業學習,2001年6月學成歸來,旋即被任命為武警南京醫院門診部主任,2001年12月任骨科副主任醫師。

Advertisements

作為一名軍人,尤其是一名軍醫,能夠處理好國家與家庭的關係與責任,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往往不能兼顧,正所謂忠孝不能兩全,每當需要作出取捨和選擇的時候,軍人往往帶著父母妻兒的挂念,義無反顧地去履行自己對國家、對人民的職責。

2001年7月,何一成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參加科技支邊。此時,他面臨著愛人股骨頸骨折住院、年邁的老父親患面神經麻痹和眩暈症、孩子尚年幼的窘境,但他毅然報名去青海支邊。在歡送會上,何一成說:"我作為武警部隊的一員,支邊有我的一份責任,我也要盡一份義務。所以,我將用最好的醫術和責任心,為青海省醫療衛生做一點貢獻。"在青海支邊的一年中,他經常到環境艱苦的格爾木、海南州、玉樹等高原地區為武警官兵和當地藏牧民診病治病,深受好評,並再次榮立三等功一次,其科技支邊的事迹被中央電視台《人民子弟兵》、江蘇電視台《東線長城》、揚子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何一成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開展科研工作,總結臨床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多年來已在國內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經皮注射骨形態發生蛋白複合自體紅骨髓治療骨不連》獲2002年武警部隊醫療成果獎三等獎,《自體紅骨髓經皮囊內注射治療孤立性骨囊腫》獲2003年武警部隊醫療成果獎三等獎,《脫鈣骨基質骨粒骨水泥複合自體紅骨髓修復犬股骨缺損的實驗研究》獲2003年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何一成說:"醫務工作就是要救死扶傷的,這個職業要求做人誠實、正直、忠厚、謹慎、任勞任怨,對病人富有同情心,對自己不計較得失。不是每個好人都能做一個好醫生,但一個好醫生必須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高尚的人。"

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行醫。這就是何一成的職業信條。(張玄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